当前,联接、计算、云服务、智能终端等ICT技术融合交织,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于ICT行业而言,我们正迈入一个“新大航海时代”,前方既充满无限新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比如,当前尽管5G、AI、云等技术被公认为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但这些技术要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流程深度融合,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商业价值,仍需行业各界通力合作、持续创新。
再比如,面向更远的未来,一方面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社会不断推进,联接、计算、存储等能力需求将呈指数级提升,另一方面,ICT产业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发展,理论界和产业界开始遇到了发展瓶颈,这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技术突破。
大家都知道,过去三十余年来,华为从自主研发程控交换机起步,不断创新突破,一路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迈入了ICT技术的“无人区”,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奋斗史和创新史。
那面对“新大航海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作为ICT行业的引领者,华为是如何把握当下、思考未来的?又将怎样肩挑起时代重任勇探前人未至之境?
2022年4月27日,一年一度的华为分析师大会如期到来,在这里我们得到了答案。
持续强化创新能力
不久前,华为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其2021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2.4%,研发费用额和费用率均处于近十年的最高位。在如此困难时期,华为研发投入不仅不减,反而增加,这不禁让人感叹这家企业的眼光与魄力,以及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
这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身处通信行业的人应该都熟知,过去三十多年来,伴随着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华为之所以能不断推出引领业界的突破性产品,都要归功于其大胆创新的基因,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让华为的创新动力得到了持续增强。
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创新环境。在本次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演讲中表示,一方面,由于当前支撑ICT产业发展的香农定理、冯·诺依曼架构等理论基础已遇到很大瓶颈,亟需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架构,加之华为在先进器件获取困难的情况下单点技术领先也遇到困难,因此,华为正通过基础理论、软件和架构三个方面来进行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创新也高度依赖人才,华为还希望用世界级的难题吸引世界级的人才,来共同迎接挑战,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
具体而言,落实在当下,面对当前ICT技术正驱动一场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加速到来,华为正从联接、计算、云服务、终端等领域齐头并进,持续强化创新能力。
在联接创新方面,面对工业场景下的工业控制对带宽、时延和可靠性等网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人们从超高清视频到VR/AR甚至全息通信的不断追求,华为率先提出并定义了5.5G和F5.5G,以实现未来10Gbps无处不在的愿景。
在无线领域,华为在2020年就提出了5.5G,既增强了过去5G的三大场景,又新增了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互)、HCS(通信感知融合)三大场景,以实现上下行速率体验、定位精度、联接密度等网络能力10倍提升。在固网领域,华为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提出了F5.5G产业愿景,目标是将固网带宽、覆盖和体验提高10倍以上。
在计算创新方面,面对万物智联时代下数据海量增长,对算力需求必将爆炸式增长,对计算形态要求也更加丰富多样化,华为几年前就提出了重新定义计算架构的核心战略,以突破计算瓶颈,让算力更充裕更经济。当前,华为正从计算节点、数据中心和软件架构三大层面持续破解现有异构计算架构面临的挑战。
在节点架构层面,面对当前异构计算遇到的性能瓶颈,华为推出革命性的全对等互联模式,可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在基础软件架构层面,面对未来融合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种计算模式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华为正持续打造多样性计算融合架构,把不同XPU专属的加速库、编译器等基础软件进行重构,提升应用软件开发效率和实现性能倍增;在数据中心层面,正致力于云、计算、存储、网络、能源整合在一起,把数据中心打造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显著提升性能和能效。
在云服务创新方面,华为云以“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为使命,持续创新,已围绕云原生2.0在AI服务、数据服务、媒体服务等方面发布多项产品。以媒体服务为例,面对未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在进一步加快,高品质的数字内容生产成为刚需,华为云打造了MetaStudio云上数字内容生产线,拥有百万核渲染资源,将影视制作的拍摄、剪辑、建模、绑定、驱动、渲染、合成到分发等全流程在云上进行了重构,并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
过去一部90分钟的3D电影,渲染需要6个月时间,现在通过MetaStudio云上渲染,只需两周时间即可完成。同时,由于MetaStudio将影视制作的全流程都搬到了云上,让即使身处世界各地的影视创作者们也可以无缝协作,可将一部电影大片的内容制作周期从几年缩短到几个月。
在终端创新方面,华为坚持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已在手机、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影音娱乐等领域推出多款大家熟知的创新产品。比如在个人健康管理领域,华为在2021年发布了医疗级手表,可监测血压、血氧、心电图等信息,可对接专业健康平台,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数字健康服务,实现了智能穿戴类设备在核心功能上的里程碑式突破。
深耕千行百业数字化
创新不是为了单纯的提升产品和技术竞争力,而是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点在华为身上已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一直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把复杂留给自己,简单留给客户”等理念,为客户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的确定性发展趋势,是各行各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场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大潮下,一方面ICT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底座,另一方面ICT行业本身也需要走向智能化、绿色化,以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在此背景下,华为将如何集结在联接、计算、云服务和终端等领域的ICT技术创新能力和经验,为客户和社会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胡厚崑表示,华为的角色定位是客户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使能者,正践行三大举措加速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
举措一:让产品适配更多的场景
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市场碎片化、场景多样化等特点,华为已推出多个产品组合方案,以灵活适配不同的场景,满足千行百业的个性化需求。以5G使能煤矿行业为例,地下矿井与地面覆盖场景大不相同,井下基站必须符合井下安全生产要求,需对设备进行防爆改造,将设备发射功率控制在6W以下。而华为通过对煤矿行业场景适配创新,已帮助200多个煤矿在地下安装了3000多个5G设备。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客户不仅面临业务和场景多样化问题,还会遇到IT、CT、OT融合难等挑战,往往需要容易部署、容易安装、预制化的产品组合。对此,华为还将创新向前多走一步,提前做好产品的预集成、预验证,从而帮助客户大大降低数字化改造难度。
举措二:让客户上云不再困难
云是千行百业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上云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但一些企业在上云的过程中,当前还存在“不愿上,不会上,用不好”的现状。对此,华为提出了“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帮助客户解决了这些问题。
比如,针对客户因担心数据安全、投资回报等问题而“不愿上”的现状,华为提供了公有云、专属云等多种选择,灵活满足客户需求;针对客户面对不知道哪些应用可以上云、业务应用该如何平稳迁移等问题,华为建立了专门的咨询服务团队,通过全方位的云咨询规划和人才赋能服务,帮助客户“会上云”;针对客户缺乏专家和云技术,难以将云、AI能力与业务场景结合快速开发出应用等问题,华为在云上开放了AI、大数据、数字内容生产等技术和集成开发工具,让客户随取随用,从而帮助客户“用好云”。
以每年集装箱吞吐量近两千万箱的天津港为例,若按传统方式引入AI来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从购置设备、搭建开发环境到采集数据再到启动算法开发,至少需花费3至6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利用华为云上资源和AI求解器开发环境,只要2至4周时间,大大提升了应用开发效率。
举措三:军团运作,一支队伍服务好一个行业
“华为军团”是近半年来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热词,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华为为什么要组建军团?军团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胡厚崑给出的解答是,在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华为发现很多现有技术还不能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形成落地解决方案。而军团是一个集成团队,不光有销售,还有需求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开发、生态合作等部门,可以在纵向上缩短管理链条,让产品研发更好的响应客户需求,在横向快速整合资源,识别关键业务场景,把华为和伙伴的产品以及能力整合到一起,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到目前,华为已在煤矿、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数据中心能源、智能光伏、电力数字化、政务一网通等领域成立多个军团,一些军团已结出硕果。以最早成立的煤矿军团为例,华为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推出了矿鸿操作系统,让煤矿领域的所有接入设备有了统一的语言,解决了不同采煤设备间的协同、互通问题,大幅提升了煤矿智能化水平。而正是因为有军团机制,矿鸿操作系统从需求调研到商用发布仅用了3个月时间,大幅缩短了客户需求到产品商用的链条。
以数字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与数字化、智能化一样,绿色化、低碳化同样是当前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且数字技术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使能器。那华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有哪些实际行动呢?
绿色低碳发展,要绿色发电,也要高效用电。在供能侧,华为正利用数字技术来改变光伏行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比如,率先把无线分布式基站理念引入到光伏行业,提升发电量;把无线专网和电力载波技术率先引入光伏领域,节省部署成本;把云和AI技术用到光伏电站的运维,降低运维成本。
以青海光伏电站为例,在青海戈壁滩,华为助力客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2.2GW单体光伏电站,通过把云和AI技术用到光伏电站,使发电量提升超过2%,运维效率提升超过50%。
在用能侧,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社会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对ICT基础设施的能耗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与全球运营商一道共同履行绿色化、低碳化的社会责任,华为正在站点和数据中心两个重点能耗领域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变革,打造绿色ICT基础设施。
在站点方面,华为一方面致力于在广泛分布的站点上叠加光伏发电,将绿色发电引入全场景,帮助运营商构建无处不在的绿色电力;另一方面,正基于扎实的ICT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积累,通过“以柜替房,以杆替柜”的极简站点和极简机房方案,帮助运营商实现零占地、免租金、免空调,以提升站点用电效率。
到目前,这些方案已在全球多地落地应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在印尼,采用一体化户外机柜将站点室内搬迁到室外,实现了去机房、去空调,减少配套基础设施能耗约30%;在波兰,通过在站点上叠加光伏,实现了太阳能供电比例高达约30%。
在数据中心方面,面对未来对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数量需求将不断增长,面临的能耗挑战越来越大,华为正通过全液冷、AI管理、预制模块、集群计算等创新技术重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降低PUE、提升供电效率。比如,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年均PUE降到了1.12,实现了年省电10.1亿度。
探索未来边界,用世界级人才攻克世界级难题
“我们渴求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您”,几天前,一则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的消息在朋友圈疯转。这不禁让人发问,华为究竟要挑战怎样的世界级难题?又将如何攻克世界级难题?在大会上,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博士的演讲或许给出了答案。
华为预测,随着宽带通信、智能设备、云计算和AI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人类对这些ICT技术赋能的智能世界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未来数字技术将以超过十年百倍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现在支撑ICT发展的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是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提出的,比如通信领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和香农定律、计算领域的可计算性理论和冯·诺依曼架构、半导体领域的摩尔定律等,基于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遇到瓶颈。因此,行业需要通过新的假设和愿景来实现新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否则,未来美好的智能世界可能将被困在这些瓶颈中原地踏步。
面对“十年百倍”和“理论技术瓶颈”,周红提出了4大科学假设与商业愿景,希望与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起共同探索未来。
一、拓展认知的边界,通过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了解世界及规律,使我们能实现发明新分子、催化剂、蛋白质等材料和器件,以及新的装备和新工艺的商业愿景。
二、拓展感知世界和感知自身的能力,从接近到超越人类感知、从替代感知到扩展感知、从人类感知到机器感知,从而实现未来更美好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
比如,基于蜘蛛在物体轮廓计算和运动计算上超越人类的现象,将“蜘蛛眼”应用于自动驾驶技术;通过脑机接口、肌机接口技术实现用思考来交流、用思考来开车、用思考来工作和娱乐的商业愿景。
三、探索适应目标与环境的、高效的新计算模式,实现发明新的计算架构、计算部件。
比如,尽管蚂蚁的大脑只有0.2毫瓦的能耗,但它既不用深度学习也不需要遵循可计算性理论和冯·诺依曼架构,也能做很多复杂的事情,而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则需要几十瓦甚至几百瓦的计算能耗,我们或许可以向生物界学习研究出更高效的计算模式。
四、突破香农定理的假设,在有先验知识的世界、以及更大的时空中探索信息通信,从而跨越空间的障碍,建设全球直达的通信能力,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以及使能机器无处不在。
未来的真人级全息通讯需要近2Tbps的带宽和1至5ms的时延,采用12个摄像头的自动驾驶汽车每天可能产生高达4T字节的数据,目前的网络能力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需求。未来我们或许有可能跳出香农1/2/3定律的限制,将量子级联激光器、高重频纳秒激光器等技术应用于无线和光领域,实现成千上万倍的通信能力提升。
为了打通科学假设和商业愿景,周红还阐述了华为在基础科学与技术上的创新逻辑,即整个创新链条包括假设、愿景、理论、技术和商业五个环节。越靠近后端商业、客户和用户的创新,效果就越明显;而越靠近前端假设、愿景和基础科学,就越需要耐心。周红表示,面向未来,华为要敢于向前端基础研究寻求答案。
科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纯粹由兴趣驱动的基础研究;一类是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纯粹面向应用的研究;还有一类是既受兴趣驱动又面向应用,能受应用研究启发的基础科学研究,即著名的巴斯德象限。
而从华为的创新逻辑看,除了支持以科学家兴趣驱动的创新外,还支持“巴斯德象限”创新,这样既能拓展科学认知,也能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交错融合、相互协同,让科学研究的动机更加开阔,让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更加动态,从而可更好的创造应用价值,更广泛的满足社会需求。
从持续创新赋能数字化、绿色化,到面向未来提出四大科学假设和愿景,在本次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对于如何做好当下和探索未来给出了全面的答案。透过答案,让人感到华为在创新、人才、社会责任和长期愿景等一家伟大企业都具有的共同特质上,不仅表现出色而且风格独特,也让我们对未来美好的智能世界抱以更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