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小时候,第一首会背诵的唐诗,你还有记忆吗?相信,很多小伙伴也是张口就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李白的诗歌《赠汪伦》,也成为儿时最美的记忆,而诸多书法家,也都喜欢书写这首唐诗,诸如启功、周慧珺、董寿平、林散之、任政等等大家,对比欣赏,你更加推崇谁呢?
在诸位大家的笔下,这首唐诗的韵味,也表现出不同,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对比欣赏一番吧。
在启功先生的笔下,这首离别诗,也有不一样的韵味特点,整体风格上,是一种隽秀儒雅的格调,,一上眼,就感觉非常清新,那种浓郁的文人气和书卷气,跃然纸上,这幅作品,在书写上,注重了对比效果,不仅有线条上的粗细对比,而且也有墨色上的浓淡对比,强调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再加上字形大小的上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一种视觉享受,层次感更加分明。
周慧珺是当代书坛里的弄潮人,是书坛引领者,她的这幅书法作品,老辣纵横,突出了一种苍茫之气象,雄强大气,尤其是在笔墨上,更加流畅自然,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干湿对比,从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这种速度的变化,在浓墨处彰显出不一样的韵味,在淡墨处见潇洒飘逸。
而董寿平的笔下,这幅作品,写得最为洒脱飘逸,有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在书写中,那种强烈的节奏感表现的也是十分明快的,不仅笔笔连带,而且字字亦是如此,有的还是一种牵丝引带的形式,还有的是断开的效果,但是笔意不断,气韵十分流畅,将这种古朴的劲表现的十分到位,并且还表现出独到的特点,有着不一样的境界,可见,学养滋润下的书法,才更加有魅力。
当代草圣林散之的这幅作品《赠汪伦》,尤其是突出了墨色的变化,浓淡对比、干湿对比,也是相当出彩的,不仅如此,如此纤细的线条,也是他草书的一大特色,将这种圆劲瘦劲的格调,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神采飞扬。
华文行楷的创始人任政的这幅作品,在表现力上,也是相当突出的,洒脱,而且不失端庄,灵动多姿,在结构上表现出一种非常严谨的特点,流畅自然。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炳森就是一位隶书大家,而他的这幅作品,却采用了行书的格调书写,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那种热情奔放的格调,表示的十分完美,大小参差跌宕,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眼前一亮,没曾想,他的行书竟然也是如此精妙,颠覆了我们的审美和认识。
赵朴初书写的这幅作品最为传统,将“二王”之神韵表现的十分完美,而康震老师的书法也是非常独到的,他所书写的这幅作品,不仅有古法的呈现,而且还有“启功体”的神韵,十分难得,对比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感觉还是董寿平的最有气势,也最为潇洒飘逸,你怎么看?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一同交流提高哟。
写在最后
对你的默默支持,表示感谢,你的每一次爱心的转发和点赞,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期待属于你的精彩。
我不喜欢猜别人写的是什么,也不喜欢明明看都看不出来他写的什么还要去赞扬别人
任政丶刘炳森丶赵朴初是书法,有许多可取之处,其他的都是勒屎。
惟启功之字可以一观,鹤立鸡群。周慧珺的最差。
林散之和赵朴初两幅非真品。
我倒是最欣赏任政的作品。
爱老师草书如写楷书
都不错,都好看。
周慧珺的字排第一,启功可以并列第一。
一个比一个丑
只有启、林好,其余差
前四幅都是垃圾
品书法和品茶都有个人喜好,个人喜欢启功与董寿平这两幅作品!
叮当乘舟将欲行。无有岸上踏歌声。莲花潭水半人尺。旧人不欢莲花迎。
此文能诸家同一内容并呈,很好! 但同时忽然感觉到有一个对书法现象的不解!国画讲究表现手法要随内容而变化,书法作品形式亦普通认为也“要由书写内容而定!”那为什么:名书家一但风格确定,无论任何内容皆由一种面目而出?毎幅所蕴含的“既应该具备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种千人一面,是被自己的篱笆圈住了!还是成了造物之神,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是太高明了,还是能量用尽了哪?
这期我喜欢启功先生和周慧珺先生
个人喜好,林字飘逸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