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唐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作为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是历朝历代学者们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对象。按照史书记载,在开元年间安禄山就因兵败获罪,被上司张守珪上书朝廷请求斩首。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曾经在长安接见过安禄山,他认为此人是奸诈之徒且野心勃勃,断定他日后必会造反作乱。于是张九龄上书唐玄宗李隆基,请求处死安禄山,以绝后患。然而李隆基却没有接纳这个建议,反而下诏赦免了安禄山的罪行,这便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留下大患。
对于这段历史研究的人很多,他们认为李隆基赦免安禄山是昏聩无能的做法,所以安史之乱是李隆基自作自受的结果。客观来看,这种说法是非常偏颇的,李隆基赦免安禄山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分析开元年间的历史文献,可以看到张九龄和李隆基在处理安禄山上的不同意见,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在安禄山身上,而是在于太子李瑛的废立问题。安禄山是两人争夺朝廷话语权的筹码,与后来安禄山叛乱只是历史的巧合。实际上两人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么可能提前预测到安史之乱的发生?
安禄山是突厥人和粟特人的混血儿,母亲是突厥的巫师,靠着占卜为生。他的母亲后来改嫁给了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因此改为安姓,与安家的子弟一起长大。长大后安禄山逃离了突厥族,投入幽州都督张守珪麾下,并成为其义子。当时唐朝边患颇多,安禄山在张守珪麾下作战颇有战功,便被任命为平卢将军。有一次安禄山征讨契丹族失利,张守珪大怒,便上书朝廷要斩首安禄山,于是引发了张九龄和李隆基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争论的结果自然是皇帝获胜,李隆基赦免安禄山的罪状,但这与安禄山在未来的叛乱并无太大的关系。
史书上说张九龄有知人之明,第一次见到安禄山就知道他日后要造反,所以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这种说法明显是牵强附会,是史书中常见的以结果推论原因的手法。安禄山拜会张九龄时,他只是幽州军的中层军官,能够拜会当朝宰相,实际上是奉幽州都督张守珪之命。
张守珪是盛唐开元时代数一数二的名将,他多次击败吐蕃军队的入侵,后来又平定契丹乱局,受到李隆基的嘉奖。李隆基亲自赋诗推崇他,将他封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并赐予金银彩绸等奖赏。他的两个儿子因此授予官职,并在幽州为张守珪立碑记功。
由于张守珪平定契丹的大功,李隆基一度想让他入阁拜相,但遭到张九龄的强烈反对。张九龄的理由是,“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李隆基不甘心,又提出“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张九龄还是不同意,“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李隆基说不通张九龄,张守珪拜相的事情只能搁置下来。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张九龄阻止张守珪拜相,显然两人不是政治盟友关系。张九龄的理由虽然很充分,但站在李隆基的角度肯定是有所怨气的。
当时正是开元年间鼎盛之时,李隆基已经产生了骄奢淫逸的情绪,所以在朝廷大事上常常刚愎自用。尤其是他提拔了李林甫为宰相,李林甫上位后对张九龄各种造谣诽谤,使得李隆基对张九龄的信任度降低。于是李隆基和张九龄在政治意见上多次发生争论,关系逐渐变得恶劣。
同时李隆基又宠爱武惠妃,对其言听计从。这使得武惠妃野心勃勃的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便派人联系张九龄,想要谋求废除太子李瑛。张九龄是李瑛的坚定支持者,不但叱退了武惠妃的使者,还在朝中上书劝谏李隆基。这使得李隆基废太子的想法破灭,也产生了将张九龄罢相的意图。
于是围绕太子李瑛的事情,朝廷中出现了两个派系。一方面是以张九龄为首的老臣,这是拥立李瑛为太子的。另一方是以李林甫为首的新贵,他们联合武惠妃,谋求废除太子。此时武惠妃女婿杨洄出了个主意,让武惠妃毁谤李瑛,说李瑛在朝中结党,而张九龄等人都是太子党,这就让李隆基坐不住了。
张守珪以兵败罪名将安禄山送到朝中之时,正是双方争执斗争激烈的时候。张九龄同意张守珪处斩安禄山的意见,是有意的拉拢边将,稳定朝纲,维护现有的朝廷体制和格局。而李隆基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希望通过赦免安禄山的罪名,让军方和边将们不要支持宰相。
这种对立本质上是因太子李瑛而起,实际上是李隆基猜忌张九龄掌握的宰相大权,想要乘机扩大皇权所致。是否处斩安禄山,这本身是不需要通过皇帝的,内阁就有权处置。李隆基故意插手此事,明显是要打压张九龄,顺便打压所谓的太子党,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两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暗中的目标对准的朝廷的军队和驻扎在外的边将。因此这个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安禄山兵败于契丹的罪名,而是关于争夺朝廷话语权的问题。从唐玄宗时代的朝廷变化来看,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只是在张九龄的时候变得更加严重。
开元初年,李隆基任用姚崇和宋璟为宰相,改革武则天时代的弊政,强化的皇权,也成就了开元盛世。但姚崇和宋璟建立起来的朝廷体制格局,却对李隆基个人进行了很大的限制。这一方面是以宰相主政为主的决策模式,扩大的了相权。另一方面李隆基的个人私欲很强,皇权却被朝廷体制所限制,没法为所欲为。后来的宰相张说、张九龄等人都是这个体制的维护者,所以常常有触怒李隆基的事情发生。李隆基虽然跟换多次宰相,但这个体制仍旧存在。而太子李瑛便是在这个体制下诞生的,所以也成为张九龄等人维护的重要目标。
因此在是否废太子的问题上,核心是围绕着朝廷体制展开的,也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皇权孤立的时候,李隆基愿意提拔相权,以收回朝廷大权,加强皇权的力量。可天下承平以后,李隆基就不希望相权太大,影响他的皇帝权威。所以在是否维护旧体制上,皇帝和宰相有着不同意见。张九龄是维护旧体制的最后一任宰相,自然在处置安禄山的问题上以宰相意见为主。安禄山被赦免,也代表着皇权在斗争中的胜利,张九龄罢相进入倒计时。只要张九龄离开相位,李隆基便不再受到监督和限制,皇权的力量彻底压过相权。
因此这件事后不久,李隆基将张九龄罢相,改任尚书右丞,李林甫正式成为唐朝首相。然后安禄山积极与李林甫勾搭,很快在边将集团中崛起,成为了唐朝军队中炙手可热的将领。李林甫上位后彻底破坏了姚崇和宋璟留下的制度,李隆基的皇权失去监督,唐朝衰弱的危机和隐患出现了。
接着在武惠妃的构陷下,太子李瑛和两个兄弟被以谋反罪名处死,唐朝政治再次堕入外戚门阀集团主政的下降通道。李隆基赦免安禄山只是为了和张九龄争夺朝政话语权,是破坏朝廷制度的操作,并不是特别看重安禄山。安禄山后来的崛起是因为他积极投靠李林甫和杨国忠,这就不是张九龄能未卜先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