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易道茶|茶之道,茗醉千年

君有易道茶 2024-01-16 17:46:3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茶道,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具有千年历史,是一种艺术、哲学、礼仪与日常生活结合的综合体。茶道注重礼仪、雅致、和谐、敬畏、淡泊的原则,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

01

历史起源

茶道起源于中国,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也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也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

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唐朝唐代茶学家,号“茶山御史”。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学家,其也因此而被后人尊为“茶圣”。

02

宋代点茶

中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以及当代饮茶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大观茶论》,此书成为关于宋代点茶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流传于后世。《大观茶论》记载:“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自己饮用亦用此法。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

❥ 以尽其用

茶仙卢仝

卢仝,唐诗人,自号玉川子。才华横溢却不愿仕进,年轻时便隐居茶仙泉饮茶作诗度日,朝廷曾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均不就。曾作《月食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其在茶仙泉隐居时著有《茶谱》和《七碗茶诗》,对中国茶文化乃至日本茶道都影响深刻,其也因此而被后人誉为茶仙。

03

品茶礼仪

客来敬茶,这是汉族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此刻,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

我国汉族还有各种以茶代礼的风尚。南宋国都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作七家茶。这种风尚,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暗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成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亲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

❥ 茶礼有缘

古已有之

—END—

在茶道这个综合体中,我们从穿梭在节奏明快的都市、肆意蔓延的网络文化、匆匆浮华的快餐文化中体验到一种深度沉稳的东方文化思想与独特的方式,以及一种新古典主义的审美秩序。茶道无疑是一种艺术、一种修身方式,也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生活方式。它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美学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与发扬。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