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大队“利剑”出击,逼退的外机属于哪国?隐身战机空战有方法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2024-05-16 23:02:07

东部战区王海大队“逼退”外军飞机的事迹,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中央电视台在去年9月份也报道过一次,现在又报道了一次,虽然用词全都是“逼退”,但说实话我不能确定这两次是否指的是同一件事。目前来看更有可能是不同的事件,因为我们周边“有想法”的国家不止一个。

其实这次“逼退”外军机的事件一经报道,大家就应该能想到对手是谁,能够值得我们出动歼-20,并且还是东部战区空军任务区附近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三个。而这三个国家,也“恰好”都装备了隐身战机,就是F-35和F-22,如果不是隐身战机的话,那出动歼-10系列、歼-16或者歼-11BS就行了,但是我方出动了王海大队的歼-20,那这就必须要考虑同代机对抗的情况了。

反正话说到这了,大家应该也都明白我说的是哪三个,当然我本人也更倾向于这都是他们当中最厉害的北美鹰酱干的,剩下的“宇宙大国”和大核民族,很少主动派遣军事力量骚扰我国。别的我也不敢瞎说,我只能由这些信息推断,人民空军可能借此积累了隐身战机之间如何作战的宝贵经验。

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以后隐身战机之间的空战,怎么打?还是老规矩,提前叠个甲,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半吊子”军迷,如果讲的有问题还请大佬指出!不胜感激!众所周知,隐身战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就是4S,意为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和超信息优势,或者叫超态势感知。

这套标准,基本可以判定是F-22出现之后才确定的,换句话说,在F-22正式服役的本世纪初,它就是第五代隐身战机的技术标杆,直到我们的歼-20横空出世,目前为止,世界上确定能够同时满足这4S能力的现役战机,其实也只有F-22和歼-20,俄罗斯的“苏飞超薄”苏-57是要速度有速度,要隐身……还是有速度!美帝的另一款隐身战机F-35,主要是它的超机动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还有争议,这里我就不放个人观点了。

另外,正如前文所说,我国周边的日本和韩国都装备了隐身战机,并且美国海军和空军在两条岛链上都有基地,目前我国周边已经聚集了数以百计的隐身战机,而这就预示着我国在未来是很有可能会经历实打实的全隐身战机空战的,当双方都派出隐身战机争夺制空权时,打的就是相配套的作战理论以及装备体系的强弱与否。

曾经有段时间,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会陷入一个思维陷阱,那就是隐身战机之间的对抗,因为隐身技术的存在会导致机载雷达无法在超视距距离发现并锁定对方,进而也就无法发射中程或远程制导空对空导弹,甚至有可能会让双方梦回一战二战,出现航炮互殴的情况。想象着一群体现了人类航空工业最高技术水平的隐身战机,用如此原始的打法交战,我不禁两眼一黑,穿越到了“安东星”……

这种观点虽然逻辑自洽但是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点,那就是现代空战,还有未来的空战形式,不可能是两种先进机型在空中互殴,而是两个国家的空战体系在空中博弈,其实无论是哪个作战域,包括网络空间都已经不再是某两种先进装备之间的“斗兽棋”了,而是整个体系在进行着生死攸关的博弈。所以说,隐身战机之间的对抗必然会有各自预警机、地面防空雷达以及防空阵地、海面防空舰艇以及太空中的卫星共同发挥作用,最起码的,空中的预警机以及地面防空雷达和导弹阵地是要有的。

甚至我认为,在隐身战机之间的对抗中,真正能分出胜负的并不是隐身战机本身,而在于预警机等指挥、预警以及反隐身装备能否发挥有效作用,毕竟隐身战机的机载雷达再强,探测距离也相对有限,大约在150到180公里之间,这说的是机载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

在空战中,隐身战机显然不可能在雷达的极限探测距离上锁定并攻击目标,因为飞行员还要考虑空对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范围,最多大约是80公里,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射出去的空空导弹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能量衰减,对方战机基本不可能逃脱,但出了这个范围之外,导弹能量衰减就会明显变大,对方战机有机会通过机动,消耗来袭导弹的能量然后逃脱。

在这我要提一个概念,叫“杀伤链”。所谓“杀伤链”,意思很简单,按照美军条令中的解释,就是将动态目标的过程分解为“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打击、评估”这6个环节组成的有序链路,根据战争层面,也可分为战略、战役、战术杀伤链,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指示,杀伤链就是指战术杀伤链。

综上,如果双方都是采取杀伤链攻击过程的话,那么我方空战体系就应该让升空的歼击机,包括隐身和非隐身歼击机,挂载拥有复合制导能力的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在预警机指挥下,利用包括预警机机载雷达在内的多渠道情报,还有卫星定位、制导以及导弹自身的主动/半主动雷达制导等复合制导手段,优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战飞机等高价值但机动能力差的目标,从源头打断对方的杀伤链,这样其实就可以导致对手行动失败。

说起“杀伤链”,我想起了一则旧闻,2022年的3月16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在媒体镜头前说,在那段时期美军的F-35至少有一次,与我军的歼-20近距离相遇,并且还强调自己对如何打破我军超远程空空导弹与空警-500预警机组成的“杀伤链”很感兴趣,当时国内有诸多官媒都报道了这个消息,我们的国防部也做出了回应,用词既坚定又谦逊,突出的就是一个胜者姿态。

我们这期节目讲的是隐身战机之间的空战,实际上,这也是跟杀伤链有关,简单说下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现代空战,基本可以看作是“网络中心战”,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前任海军作战部长J.约翰逊上将,在1997年提出来的,主要做法就是利用极可靠的网络将原本分隔开的各部队联系起来,分享更多情报、战术,提高指挥效能。这种作战理论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得到了初步检验,取得了预期效果。

不过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这套理论仍旧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就比如说空战领域,在这套理论中,空军的杀伤链就是预警机、卫星、战斗机机载雷达或者地面雷达先期发现目标,然后定位、研判并跟踪目标,这个过程就需要有地面指挥部或者空中预警机来完成,同时向随行的战斗机、攻击机下达指令,完成对目标的打击任务。

如果我们能通过技术手段干扰敌人的雷达、卫星,并且击毁敌人的预警机,那么这套杀伤链就没法实现闭合,整个战斗体系的效能会大幅减弱,甚至失能,反过来,有这种技术能力的敌人,也能对我们造成相同的效果。所以,学术界现在对未来空战有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去中心化”。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将决策机制分散到所有作战单位上去,让这些平台全都有可能成为决策中心,一个单位遭到攻击失能了,对整体的影响极小,理论上只要没有全军覆没,那么杀伤链就可以实现闭合,达成战役战术目的。我打一个比方,这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意志顽强、信仰坚定的步兵连,打仗时每一个人都能为决策贡献智慧,一旦碰上硬仗,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排长牺牲了班长顶上,班长牺牲了战士顶上,始终保持着完整有效的指挥杀伤链路,直到拿下胜利。

这样的战斗史实在我军中非常多,主要就归功于部队平时出色的政治工作,我军的这个能力在世界军事史上是出了名的。但是放在未来空战条件下,这考验的也就不只是部队指战员的觉悟和能力,对于装备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以及系统集成水平也要求极高,全世界有能力研究这种打法的国家,注意我说的还只是研究,只有中美两国。美军的F-35系列隐身战机,它的“多功能”指标,就包含要在未来战场上为美军部队承担这种能力,既要当战斗机,也要有侦察能力,还需要承担认知决策中心的角色。而且看美军未来的装备规划,他们也并不打算只让F-35承担这样的能力,地面以及海军装备也要有,真正将单一的杀伤链,变成杀伤网。

这种思路对于未来的隐身战机对抗比较有参考意义,所以我就多说了两句。这种情况下的空战,对于敌我双方的态势感知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甚至双方都无法完全保证自己的预警机和地面、海面防空和指挥单位不会遭到攻击,这也就需要让所有参与战斗的装备都能承接整个体系的决策机制,实现分散部署。

而对于敌军隐身战机的探测任务,反隐身技术这块我们是没问题了,主要仍旧是应当尽可能做到先敌感知,这方面我们的无人机可以一试,不仅仅是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提前掌握战役情报,与有人驾驶隐身战机配合的无人僚机,也可利用体型小、机动性强、隐身能力好等优势,前出至指定空域,向后方作战集群传递敌军动态,必要时也可让其挂载空对空导弹,对敌军机群实施袭扰,增大我军机群交战时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尽最大可能去歼灭敌军所有单位,迫使他们退出战斗。

在这样的战斗中,有人驾驶隐身战机就既是战斗单位,也是情报节点,更是无人僚机群的决策中枢,或许这就是未来打赢隐身战机空战的关键之一。

0 阅读:0

老王的工匠铺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