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8年,魏国发动了大规模对蜀国的战争,结果由于天气过度炎热的缘故,魏国的统帅司马懿只带走了魏军的60万大军,这大大削弱了魏国的力量,最终导致魏军自东线开始以后的全线溃败。接下来,魏国便在西线发动进攻,在司马懿的带领下,魏军攻取了当时的潼关道,此时,魏国的防守重点转移到了陕西省地区,开始大肆扩大其势力,随后开始统一中国。司马懿当时的想法是把自己的权力进行分散,但是当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司马懿的想法可能是当时曹魏的高层认为的,因为当时曹丕就希望自己能够在司马懿手中获得更多的权力,并且掌握自己的生杀大权。
曹叡也是一样,他也是想要进行自己司马家的统治,司马炎就曾说,既然魏国不行,那就把魏国给干掉。但是司马懿却不同意,他认为自己身兼守城将军、大将军和征西将军的职位,而且军中也有几十万精兵猛将,自己完全足以独挡一面。此时的司马懿是在谋划曹魏的未来,但是对蜀汉这个国家并不友好,对于魏国的反击并没有采取进攻的策略。此时的蜀汉国力也并不弱小,但是蜀国的内部反对派还是存在的,当时司马懿在内阁中拥有的权力就非常大,有可能给蜀国带来的是灭顶之灾。
不过,对于司马懿来说,自己手握蜀国这副牌,并不需要采取进攻的策略。而汉中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汉中并不是太平之地,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已经拥有了天险的蜀国来说,一旦对手开战,他们就将彻底落入我们这一方。再者,对于蜀国当时的国力来说,他们也并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在之后的时间里,随着刘禅已经将司马懿的这些大军给消灭了,但是魏国的国力并没有大幅度削弱,而是从地理位置上扩张了。比如说,把北方的西凉纳入了统治范围,甚至把北方的匈奴纳入了管辖范围。
再者,魏国地势险要,在对外的军事上具备了一定的威胁。当时的河北地区,因为地形险要,所以北伐军队必然发动起来受阻。当时的西部地区,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也并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当时曹魏的后期,北方的战争持续不断,这些都是对西部地区的威胁。最后,魏国没有给蜀国造成大规模的灭顶之灾,所以当时的吴国对后期的吴国的威胁甚大,因为孙坚等人还没有对后期的吴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同样也没有造成吴国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