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三座决定希特勒命运的城市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8-13 02:32:21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什么才是纳粹德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今天的人们谈论起围攻城市的战斗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会立即联想到两个可怕的名字: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在古代的战争中,攻克了敌方的某座重要城市往往等同于宣告战争胜利。即使来到了20世纪,二战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列宁格勒、伦敦、马耳他、莫斯科或或者斯大林格勒的结局。

在那场燃遍全球的战火中,攻城战的次数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一是因为钢筋混凝土被广泛运用于工事建造,极大的提升了防御能力;二是被围困的军民往往可以通过海运、空运来持续获得补给,围攻的一方如果没有空中优势,反而可能会被拖垮。

在二战期间大大小小数十次的围攻战役中,英国人无疑创造了一个纪录,他们接连两次因为无能的指挥官,而让自己的士气遭到了空前的打击:一次是在新加坡,另一次则是在托布鲁克。而且这两个“要塞”还都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投降的。

而唯二两次可能改变战争走向的攻城战,都发生在东线——如果列宁格勒在1941年8月迅速陷落,或者第6集团军在抵达斯大林格勒后在1942年底就攻占了这座城市, 那么东线的命运,德国和苏联命运都将大不相同。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庞大计划,目标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其实都不太清楚,这个答案就是:在英国充分恢复实力,能够帮助到苏联之前,在美国人最终参战之前,让苏联失去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

不要被希特勒发表的那些“夺取东方生存空间”的言论误导了,也不能将元首简单的定义为一个战略水平低劣的“波西米亚下士”,他和德国最高统帅部制定的奇袭苏联战术计划其实非常高明,只不过制定的最终战略目标超过了德军的执行能力而且过于急于求成了。

德国的计划从来都不是要占领整个苏联——这明显不可能做到。同样,德国也没有打算去占领整个苏联的欧洲地区(不到苏联国土面积的1/4),元首只是打算夺取苏联西部的主要战略地区,从而对苏联的经济形成致命的打击。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德国人就必须要将自己的东部边境推进到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线(如下图,阿斯特拉罕是伏尔加河流经最后一个大城市,靠近里海。)

为什么说占领这些地方对于苏联经济会形成致命打击呢?因为在这片区域里,集中了苏联发展度最高的工业中心,铁路枢纽,最重要的港口,主要的农业区、矿业区和对苏德双方都至关重要的产油区。

尤其是高加索地区,这里当时供应了苏联全国90%的石油,巴库一个地方就供应了70%。

而德国最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并不是占领苏联上述的几个城市,而是要占领苏联排在第一位的战略地区——高加索——因为除非苏联丧失了大部分的石油,否则这个红色国度仍旧是一个可怕的军事大国。同时,德国缺乏石油也是同样重要的原因。

但是对于德国来说,想要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先大幅削弱苏联红军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无法在下一步对德军形成威胁。这才是德国必须完成的前置战术目标。

但是摆在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面前有个无解的难题:时间没有站在他们这边。而且苏联也不像法国那些西欧国家,只通过一两场大型歼灭战役就能够让他们屈服。相反,德国只能通过长时间的消耗战略,在长达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多场战役,将苏联红军的抵抗力量消灭殆尽——同时,还必须充分保存德军的实力。

光通过这段叙述,大家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这对于当时陷入两线作战,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随时可能亲自下场参战的德国而言,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对手只有苏联一个,倒是还可以勉强尝试一下。

于是,希特勒想要在美国参战前,毕其功于一役。打算通过一场大型的歼灭战役来打垮苏联的元首选择的作战计划,最终变成了一锅锅杂烩汤:

首先,德军打算大举进攻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逼迫苏军围绕这两座城市进行防御作战,并在战场上击溃苏军;

其次,德军主力将向基辅、哈尔科夫、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推进,并最终占领高加索油田。

而为了配合上述两条战线的作战,德军将在列宁格勒的北部和芬兰军队协同发起攻势,同时在普鲁特河上游和罗马尼亚军队共同向乌克兰发动进攻。

希特勒毫无疑问的占有战术进攻的主动权,因为在1941年夏季,斯大林仍在倾尽全力让苏联做好防御战争的准备。而1939年苏联在芬兰的惨败,德国军队在1940年横扫西欧的辉煌战绩,无不让元首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德国军队完全可以通过强大的闪电战,在1941年,摧毁这个“有名无实的泥足巨人”。

对苏联的强大攻势,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发布的命令是:“执行作战的方式是摧毁苏联在西部边境上集中的大军,并以高速推进的装甲部队作为攻击矛头,阻止仍有一定战斗力的苏军残部向巨大的苏联内部领土撤退”——德军取胜的关键,就是不能让苏军从容实施“以空间换取时间”的防御战略。

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希特勒的机械化大军越过了苏德边境——就在100多年前的同一天,拿破仑的大军开始进攻俄罗斯帝国。

莫斯科

德军的突袭取得了空前的战果,大批苏联部队在边境线附近被消灭或者投降,开战不到一个月,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斯摩棱斯克城下作战了。但是,从战争一开始,某些事情就超出了希特勒和将军们的预料,尽管在一系列的包围战中损失惨重,但是苏军的指挥官仍然可以一再地组织生力军投入战斗。

而且和波兰、法国不同的是,初期的闪电战表面上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可苏联的后方却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恐慌。相反,苏军在涌现出来的很多优秀军官指挥下,以坚定的决心向侵略者发起了反攻,斯大林也在7月14日号召苏联人民,用包括游击战在内的一切手段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卫国战争”。

在德国军队闪电般的突破后,西线的盟国军队经常出现精神崩溃和大面积溃逃,但是大部分的苏军遇到这种不利战况后,却没有失去作战能力,还经常试图集结部队,对德军的进攻部队实施反包围。

德国士兵第一次遇见了韧性十足,信仰坚定的敌人,苏联人在竭尽全力地反抗德国人的闪电攻击。

而更加让德国人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

最高统帅部先是发现,苏联人并没有像他们预计的那样将全部军队都部署在第一线;其次,他们对苏联红军的预备部队的兵力判断相当离谱,再加上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并没有西欧那样发达的公路网,和德国同轨距的铁路网可供德军直接使用——距离真的变成了武器——这种武器无法杀死士兵,却成功的干掉了大批机动车辆。

德国军队发现自己居然很快就陷入了消耗战,这种完全陌生的作战模式是由距离、气候、敌后游击队和包围圈里面殊死战斗的苏联士兵共同造就的。

面对苏联巨大的国土纵深,以往在西欧无往而不利的装甲部队突击也失去了往日的效果,因为孤军深入的装甲部队缺乏足够的合围能力,往往要被迫停下来等待被落下的步兵师赶上来。而苏军被包围后并不会轻易投降,而是就地进行顽强抵抗,这就给后方援兵创造了增援机会。

一名布列斯特要塞守卫者在墙上写到:“我就要死了,但是我绝不投降!再见,祖国母亲。”

可能有读者会质疑,苏联红军不是在开战之初损失惨重吗?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包围战中,苏联红军损失惨重,被俘的人数很快就突破了百万。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东线的包围圈和西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东线的包围圈非常巨大:

比如,明斯克包围圈几乎就是个边长400公里的三角形,而基辅的包围圈北侧有195公里,正面96公里,南侧有386公里——如此巨大的面积,几乎都赶上欧洲一些小国家了,即便被包围的苏军作战不利,在这么大的一个包围圈里作战也必然是旷日持久的。

从作战规模来讲,这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条小战线了。

德军想要围歼如此大范围的苏军部队,一是会给自身带来不小的伤亡,二来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最严重的隐性损失,就是补给车辆的损毁。因为德军的补给车大部分是轮式车辆而非履带式车辆,所以对于公路的依赖性特别高,而这也正是德军在1941年11月逐渐失去进攻势头的重要原因——秋季的降雨,让后来令德国人谈之色变的“烂泥将军”充分展现出了可怕的威力。

虽然前线的人力和物力都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但是作战的官兵们对于自己的战斗力和战术优势仍有着充分的自信。但不幸的是,德军指挥高层此时却出现了裂痕:

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对于下一步的作战指导意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高统帅部仍旧以毁灭苏联的军事力量作为唯一目标,所有的指挥官(包括前线的野战指挥官们)都认为决定性的打击应该以莫斯科为目标。

因为莫斯科不仅仅是苏联的首都,同时还是苏联最发达的工业中心,铁路和通信枢纽,遥远的阿尔汉格尔通过铁路和这里连接,船舶通过这里的河流和运河可以直达黑海和里海,从远东出发的跨越西伯利亚的铁路终点站同样是这里。

如果莫斯科沦陷,苏军的行动必然会大受阻碍。同样知道这点的苏联人为此集中了最强大的军队来保卫他们的都城——而这也正是德军想要完成的战术目标,聚歼苏军的有生力量。

但是希特勒却急于南进,以确保得到乌克兰的粮仓、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基地和煤矿;而在北方前线,面对凶猛的抵抗,他却命令距离列宁格勒只有10余公里的北方集团军群在城市周围修筑固定阵地,对城市进行围困。

也许是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空袭、炮击和围困带来的饥荒,让德军在不发起正面强攻的前提下逼降列宁格勒,减少兵力损失,为即将到来的莫斯科会战提供兵力。

苏联人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德国人,东线和西线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座城市没有投降,而第4装甲集群非但无法发挥自己的战斗力,反而在静态围城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随着寒冷的天气愈发恶化,时间也越来越紧迫。1941年11月,第4装甲集群和刚刚加入战场的第3装甲集群奉命撤出,调往东南部,计划参加对莫斯科发起最后的总攻。

但是这次转移意味着“巴巴罗萨”行动实质上已经失败:苏军虽然遭到了重创,但是远远没有被消灭;德军没能占领莫斯科,也没能切断通往阿尔汉格尔的铁路线;列宁格勒的决战被迫推迟到1942年;高加索的油田仍旧遥不可及。

但是,苏联人的确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如果不是当年的冬天提早三周到来,也许莫斯科最终仍会失守。

希特勒总是高谈阔论,吹嘘优等种族、神奇武器、意志力量,但讽刺的是,他根本不了解苏联人民一样具备无与伦比的勇气,苏联人同样能够以西欧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来承受苦难。

到了1941年的12月6日,虽然红军部队已经攻入战线上的突出部并将德国装甲部队赶了回去,但是战场上胜负的天平并没有发生倾斜。

然而,德国人没能攻占莫斯科却为所有那些和侵略者战斗的人们注入了信心和勇气。而对德国军队的影响才是最具灾难性的——在世界各国的眼里,这不再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了,笼罩在德国军队上炫目的光环消失了。

1942年12月6日,在暴风雪中,德军步兵沿着一条道路上被结冻的车辙蹒跚行进,他们在撤离莫斯科前线。

(待续。。。)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5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