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蒿子面:穿越360年的“一面之缘”

草根爱练剑 2024-09-18 14:10:42

资讯来自网络;原文地址:中宁蒿子面:穿越360年的“一面之缘”作者:华希良

中宁蒿子面:穿越360年的“一面之缘”

图文/华希良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是流传于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的一首民歌,歌中描述的就是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美食——中宁蒿子面。

蒿子,学名白蒿,别名白艾蒿,属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果,10月初成熟。因植物枝叶和果实富含白蒿素,而具有清热、保肝、降压、健胃等功效。

在西北地区,面食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因为历史演变,以及地方文化、习俗等差异,会演绎并形成具有各地不同特色的面食美味,同时也赋予其不同的养生功效和文化历史意义。

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它的亲邻有一部分也随之迁移至宁夏,后定居到中宁恩和镇一带,迁移来的亲邻主要是朱姓和万姓,其中有几位是宫廷中退役的御厨,于是他们也将蒿子面的制作技术传给了当地人,从此蒿子面在中宁地区便一直流传至今。

360多年的历史沧桑,使得宁夏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蒿子面赋予了宁夏中宁地区更为显著的美食特色和时代意义。

蒿子面做法简单:主要原料是面粉、蒿子粉、精盐和碱等,首先在面粉里掺入一定量的蒿子粉,和面的水中加入少量盐碱,反复揉搓,然后用擀面杖在案板上擀成直径近2米的亮薄如纸的面张,稍加凉硬后,用面杖卷起,然后来回折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再用锋利的菜刀切成细丝面,放入开水锅里煮熟后,捞出盛碗,再舀上由豆腐、韭菜、土豆或大肉、羊肉臊子做成的浇头,一碗香气扑鼻、色泽鲜艳的蒿子面便已做成。

蒿子面吃到嘴里柔韧爽嫩,因为有蒿子粉的掺入,而具有促消化、健脾胃、清暑热等功效,并成为时下人们健康养生、好奇尝鲜的独特美食。

中宁蒿子面——舌尖上的“非遗”。它不仅记录着一个地区的时代变迁,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难忘回忆和美好憧憬。

欣赏风光、领略风情、品味特产、尝遍美食,是当下人们时尚旅游的主要目的。来到宁夏中卫市,除了领略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观景地——沙坡头、“星星故乡”——金沙海、“苏武牧羊”之地——寺口子等风景名胜外,品尝地道而独特的地方美食——中宁蒿子面,也是难得的体验和享受。

中宁县距离银川140公里,距离中卫市50公里,109国道、福银高速穿行而过,交通便捷,是我国和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而蒿子面是中宁县的独特地方美食。

蒿子,学名白蒿,别名白艾蒿,属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因植物枝叶和果实富含白蒿素,而具有清热、保肝、降压、健胃等功效。

蒿子籽

蒿子粉

于振玲,作为宁夏中宁蒿子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自2001年下岗后,凭借着做蒿子面的好手艺,在丈夫的鼓励下,开始了蒿子面美食的创业之路。

近年来,随着宁夏全域旅游的发展,于振玲通过手工蒿子面的店面经营、制作培训和网络销售,带动了身边和远方的姐妹们,走上了艰辛而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亮薄如纸,直径近2米的面张,你见过吗?

0 阅读:1

草根爱练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