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日本私营航天的新型火箭首次发射,起飞仅仅4秒后剧烈爆炸!
(3、2、1、点火,爆炸!)
大火和浓烟笼罩了整个发射区域,火箭搭载的卫星也被炸飞了。
被炸飞的卫星是日本政府投资研制的,是一颗小型情报卫星,用来给正在轨道上运行的日本情报卫星做备份。
(今天是个好日子,放个烟花)
这个备份,说白了就是如果遇到战争,日本情报卫星被对手打掉了,再快速发射一颗小卫星上去顶替。
考虑到这个军事目的,那我觉得这次日本火箭该炸,炸得不冤。
(被炸飞的日本情报小卫星)
当时是现场直播,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壮观的一幕。简单梳理了一下这次日本火箭爆炸的几个情况,主要有三点:
第一、火箭姿态异常。点火升空仅仅两秒后,火箭姿态就不对了,明显往画面右边倾斜,然后又过了2秒钟就爆炸了,放了一个大烟花。
起飞后就倾斜,然后爆炸
故障原因可能就跟飞行姿态控制系统有关了,比如电子元件质量问题、线路问题、软件问题,都有可能。
这枚火箭音译的名字叫凯罗斯(Kairos),日语意思是“纪伊先进快速火箭系统”,但是看起来不是很先进,爆炸的速度倒是挺快的。
三级固体火箭
凯罗斯火箭长度18米,直径1.35米,采用了3级固体发动机,再加一个上面级,有点像我国的快舟11的构型,本质上是个洲际导弹。
咱们看这一帧爆炸瞬间的截图,先是第三级火箭爆炸,然后顶部的上面级也炸出了火光。这是怎么回事呢?
爆炸瞬间
网上对爆炸原因有一些初步的分析,要么是二级固体发动机出故障自己炸了;
还有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火箭姿态出了问题之后,飞控系统检测到了异常,并且超出了可控范围,于是启动了自毁系统。
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日本这个火箭别的可能不行,自毁系统还是蛮可靠的嘛。
第二,安全管理措施混乱。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注意看火箭发射的时候,有一架直升机悬停在空中,距离火箭发射台非常近,考虑到长焦相机的压缩效果,估计也就两百米的距离。
(爆炸瞬间,直升机非常近)
这个明显是不符合火箭发射的安全规范的,直升机没被火箭击落,只能说是走运而已。
而且这是一个新型号的火箭,第一次发射,不是一个已经成熟了的火箭,出事的概率本来就要高一点,那更要注意安全。
(残骸差点击中两架直升机)
所以已经有很多质疑,认为日本这次发射,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有明显漏洞的。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日本航天在发射组织、流程等其他方面,可能也有问题。
我国最近发射火箭,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完美、壮观的画面,也搞了空中近距离拍摄,但我们用的都是无人机,确保安全。
日本直接派个有人驾驶的直升机上去怼脸拍摄,这总有一种“神风”的感觉。
第三,日本火箭事故频发。凯罗斯火箭首飞失败早就有前兆了,原计划是3月9日首飞,结果两次点火失败,推迟到3月13号发射,结果还是炸了。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炸火箭了,这两年炸了很多,之前是日本国家队的火箭爆炸,现在私企的火箭也炸,一个都不能少。
2023年3月7日,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H-3发射后,二级发动机点火失败,火箭和卫星一起坠入了太平洋。
H-3火箭连续失败后,终于在今年发射成功,它的推力和吨位跟我国长征七号比较接近。
2023年7月14日,日本JAXA研制的新型主力固体火箭“埃普西隆S”点火57秒后爆炸,把试验场的大楼和设备炸毁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爆炸的日本火箭)
凯罗斯火箭是日本太空一号(Space One)私营航天公司研制的,本来想成为第一个把卫星送入太空的日本私营航天企业。
Space One是2018年成立的,名字有点山寨马斯克 Space X的味道,背后的资本是佳能电子、IHI航天分公司,还有两家日本银行占了少量股份。
佳能电子控股比例是44%,火箭爆炸之后,佳能电子的股价已经跌了8%,而且还在跌。
(埃普西隆S爆炸摧毁了日本航天的试验设施)
日本航天这几年表现不太行,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有缺失,很多零部件依赖从美国欧洲进口,所以容易出问题;
二是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资金一直不够;
三是人才流失,人口老龄化,日本青年也不愿意从事航空航天产业,都去搞金融、法律之类的赚钱行业。
第四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日本航天越来越趋向于“准军事化”,比如积极发展侦察卫星、区域卫星导航,自卫队还成立了太空作战队。
凯罗斯火箭名义上是快速、廉价的商业火箭,实际上采用了4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只要装到发射井里,就是快速反应的洲际导弹。
想借着航天的名义大搞军事,那日本脖子上的链条,自然也会被美国收紧,出事也就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