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皇太后:晚清隆裕太后,因为无能,反倒赢得了尊重

天虹科技杂货铺 2024-02-21 01:39:20

民国二年(西元1913年),晚清隆裕太后去世。当时民国的当家人大总统袁世凯为其准备了很高规格的葬礼,还称赞隆裕太后是女中尧舜。其实隆裕太后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原因在于:她无能。

1、婚姻不幸

隆裕太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根据晚清时期见过隆裕太后本人的人回忆,认为隆裕太后是一个丑女。隆裕能够成为光绪帝的皇后,根本原因在于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

慈禧太后有且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同治帝。同治帝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于是慈禧太后和清廷高层经过一番决议,决定让同治帝的堂弟来做皇帝,这边是光绪帝。按照决议,光绪帝有了子嗣,需要过继给同治帝,并在光绪帝过世后继承皇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绪帝属于捡漏皇帝。慈禧太后让侄女做皇后,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

当然光绪帝其实并不喜欢这个皇后,而是喜欢珍妃多一些。毕竟按照光绪帝的个人意志,他更希望珍妃做皇后。

而这一切也就意味着,隆裕在担任皇后期间,她的婚姻是很不幸的。

2、没有主见的隆裕太后

慈禧太后是一个很强势的人。毕竟从同治初年开始,慈禧太后就不断弄权。晚清虽然残败,但毕竟也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大帝国。慈禧太后能够驾驭如此庞大的帝国,也说明了她确实有一定的手腕(当然,丧权辱国的事情她也的确办了不少)。而如此氛围下的隆裕,也逐渐形成了没有主见也不敢有主见,只能唯唯诺诺的性格——毕竟,隆裕害怕自己得罪了姑姑+婆婆,给自己惹来麻烦。

光绪在位第34年,西元1908年,光绪帝驾崩。面对如此变故,隆裕当时除了悲伤,除了六神无主,除了静待天命,几乎没有任何应对行动,还是太监小德张提示:趁着慈禧太后还在,而且没有做出名分决定之前,请求慈禧太后确定隆裕的身份地位——要知道,此时后宫里,还存在同治帝的嫔妃,而同治帝和光绪帝相比,正统性更足,如果同治帝的嫔妃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肯定,隆裕很可能边缘化。

隆裕这才意识到这一点,并找到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拥立溥仪以后,确定了隆裕太后的名分。

从光绪帝之死,隆裕太后的应变来看,不难看出隆裕太后是做不成什么事业的。

3、宣统帝退位

溥仪登基称帝,这便是宣统帝。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

按照慈禧太后的想法,宣统朝廷的大权,依旧自己掌握。但是没曾想确立宣统帝继位的第二天中午,慈禧太后也随之病故。于是此时清廷处于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摄政王载沣(宣统帝生父)摄政的局面。形式上来看,清朝处于二元制模式:太后和摄政王一起掌权,治理清朝。

这种局面维持到宣统帝在位第三年(西元1911年)秋季,就出现了问题:这一年秋季,武昌的新军起来反抗清廷,并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南方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并在西元的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对于这一系列变故,清廷不得不启用袁世凯来对付民军,而载沣也被迫辞职,把大权丢给袁世凯。

很多书上认为,袁世凯通过手里掌握的兵权、财权,一方面恐吓清廷,一方面恐吓南京方面,最终迫使双方让步——南京方面表示愿意让袁世凯担任大总统,而清廷将政权转让给袁世凯领导下的民国,并退位。但实际上,当时的局面来看,这个结果还真算得上符合各方利益底线的最优解。

就这样,清朝统治结束。按照袁世凯和清廷的协议,隆裕太后和宣统帝的生活费,由民国提供,同时民国也愿意按照对待外国元首的标准来对待宣统帝。

4、隆裕太后的软弱

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财富尚且让人癫狂,而权力的价值要比财富更大。因此没有人会愿意主动放弃权力。隆裕太后也不例外。但是,隆裕太后是一个软弱的人,一个没有主见和能力的人。对于民国的成立以及清朝的土崩瓦解,隆裕太后是毫无改变能力的。因此隆裕太后能做的,就是顺应历史潮流,主动让宣统帝退位。

而也正是隆裕太后的软弱,给隆裕太后赢得了好评。倘若隆裕太后“雄才大略”起来,虽然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但也必然不会给自己赢来好评。

因此,有时候,无能未必是坏事儿。

本文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新人文之光”

0 阅读:54

天虹科技杂货铺

简介:这里聚集了所有想要的内容,实用工具和黑科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