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兵团司令员降为军长,55年拟授少将,毛主席破例:必须是上将

巧儿的历史见闻 2023-09-28 05:28:06

军衔不仅代表着军人在军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对其能力的一种认可,所以军人都很爱惜这个“羽毛”,1955年大授衔时是一场盛典,那些开国元勋都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名将云集之时难免会出现对比,曾有的将领不满意自己的军衔,认为评低了,可有的人却是推辞不受,有一位将领就是如此。他曾是兵团司令员,后被降为军长,按理他只能被评为少将,可毛主席却破例授予他开国上将,他是谁呢?

一、一战成名,屡立军功

1925年,国民革命军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东征,这次东征的进程十分艰难,在攻打惠州时就遇到了攻坚战,当时陈炯明手下也有悍将,是精于防御战的杨坤如,他充分利用惠州的有利地形加固防御,使国民革命军久攻难下、损失惨重。这时有一支冲锋队伍趁着炮轰城墙倒下一角时趁虚而上,有一位军人率先登上城墙,并把青天白日旗插在了上面。

这面大旗为国民革命军鼓舞了士气,将士们一鼓作气拿下了惠州,蒋介石当时是总指挥,急忙问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勇敢之人是谁,有人告诉他,那人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陈明仁。蒋介石一听是自己的学生,顿时倍感骄傲,站在旁边的政治部主任周总理也非常佩服这个人才,蒋介石在庆功会上宣布陈明仁是最大功臣,提拔他为营长,陈明仁为此一战成名。

陈明仁1903年出生在湖南,从小在父母的支持下接受了良好的知识教育,中学毕业后他回乡教书,家里人都以为他会安安分分地做个教书先生,结果他走下讲台、走上了战场,不顾父母反对考上了黄埔军校。经过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后,他成为了一名出类拔萃的黄埔生,接下来就有了他一战成名的一幕。

陈明仁能力很强,只是他的脾气如同他的军事素质一样过硬,他的军职步步升迁,可他在国民党中人缘却非常差,只因他性格过于耿直。抗战时期他担任预备师师长,在多次重大战役中给日军以重创,日军在他的手里吃了不少苦头,陈明仁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有一次他和蒋介石发生了争执,结果明升暗降成了副军长,结果这支看似不起眼的军队在他手里又立下了战功,蒋介石想忽视都不行。

二、屡遭排挤,毅然起义

蒋介石本身就是一个多疑之人,陈明仁在抗日时期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却不得重用,就是因为当年在“围剿”红军时陈明仁不够“卖力”,所以陈明仁时不时就会坐“冷板凳”。抗战胜利后,本就无心内战的陈明仁与蒋介石之间的嫌弃也越来越大,再加上他在国民党内部经常遭受排挤,让他感到心灰意冷,同时他也看出来国民党的路也快走到了尽头。

解放军的队伍频传告捷,眼看着就打到了长沙,都知道长沙是毛主席的家乡,他很希望能够和平解放长沙,但希望是希望,具体还要看国民党守城将领的态度。当时陈明仁恰好就驻守在这里,担任华中"剿总"副司令,看到解放军要攻打长沙时,他就与湖南省主席程潜秘密商议,于是后来有了长沙起义之事,继他之后又有很多国民党将领起义,他为和平解放起到了先驱性的作用。

陈明仁喜爱部队,他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解放后他拒绝了到大军区任职的邀请,自请降级为军长继续在老部队工作,用他的话来讲,喜欢与战士在一起那种直来直去的相处,不喜欢混迹于官场虚与委蛇的样子,可见他是位性格之中,处世实在、为人实在。1955年大授衔时,以陈明仁当时的军职只能授予少将,但是毛主席却记着他的才能和功劳。

要知道毛主席是非常不喜欢搞特殊化的人,可他为陈明仁破了例,在会议上他力挺陈明仁,细数他的功劳,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陈明仁被授予开国上将。有人质疑陈明仁的军衔有“水分”,认为他没有那么高的才能,于是有人举了个例子,林彪当初在攻打四平时败在了陈明仁的手里,而且是伤亡惨重,于是所有人都打消了疑虑。

结语:

陈明仁的后半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军队任职,还曾领导过荆江分洪工程建设,说明他是位肯打、肯干的将军,在他身上能够看到革命军人的爱国精神,还有一心保家卫国的忠诚,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行值得世人称颂。

0 阅读:44

巧儿的历史见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