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度始于1402年明建文四年,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明亡。
它是由明成祖朱棣设立的,解缙、胡广、黄淮、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进入文渊阁,为皇帝提供参谋建议,史料记载为"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明成祖朱棣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入直,并预机务。”(明史 本纪.卷五)
它之所以会成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皇权得以空前的集中。但这也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
朱元璋是个强人,乐在其中,但其后代可受不了这种罪,所以必然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代劳。
内阁成立之初只是皇帝咨政机构,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很少有参决的机会,皇帝就看看他们建议作出决定。
内阁辅臣的人数并不固定,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旨外出办事时多自称阁部。此时内阁的主要作用是“拟票”,对于六部和地方上呈各种奏章阅审,给出合理化的建议,用小纸条写好贴在奏章上,再由通政司汇总,司礼监太监呈报给皇帝批阅。
皇帝在票拟上再批红
内阁阁员品级都不高只有正五品。内阁大学士全部从翰林院选拔。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出身的考生,才能进入翰林院,由此可见内阁阁员全都是高素质人才,而且阁员一般还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
后来就逐渐形成了"非庶吉士不能入阁"的惯例。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内阁地位日益尊崇,权力也逐年增大。明仁宗时升杨荣为太常寺卿,金幼孜为户部侍郎,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黄淮为通政使,分别为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四人全权掌管内阁。此时内阁阁员为正三品。
明仁宗朱高炽
宣宗时,杨溥及礼部侍郎张瑛兼华盖殿大学士、户部侍郎陈山兼谨身殿大学士先后入文渊阁供职。
明代宗景泰年间,内阁第一次有六部尚书进入。景泰三年(1452年)正二品的吏部尚书王文进驻入内阁,被称为内阁大学士,由此内阁成员开始主要从六部尚书及有实权的官员之中选拔。
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明史·王文传》)
此举让内阁大学士成了实权职位,内阁地位至此高于六部。形成了六部向内阁负责,然后由内阁直达皇帝的模式。
明英宗首辅名产生天顺初,英宗复辟后,李贤加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二度入阁,明英宗命其“掌文渊阁事”。从此他在内阁地位独尊,遂有了首辅之名。
明武宗正式选首次辅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由于皇帝贪恋游玩整天嬉戏,常年不呆在宫中,这时的内阁权力又得到极大的扩张。内阁总领朝政,这时从内阁大学中选拔一个资历和威望最高的大学士为首辅,地位次之为次辅。用现在的话来说,基本可称为首辅负责制。
“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明史》本纪·卷十六)
随后的嘉靖、隆庆两朝,出现了几个权倾一时的首辅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此时的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而且权力较前朝之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阁不再局限于“拟票”,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员、领导六部、监督各级地方大员、决策国家各种大事等权力。
明世宗嘉靖
万历朝达到顶峰经过嘉靖、隆庆两朝,到了万历早期,内阁权利达到了历史上巅峰。首辅张居正真正掌握了朝政,内阁成为了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通过内阁的推动明朝最有名的改革。此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实际上是朝堂第一人。
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的权力逐渐衰落,但该称呼仍延续至明亡。
万历后,内阁遂成为太监的附庸明朝万历后,经济衰退、财政困难、社会矛盾的加剧导致了内阁的无力应对,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削弱了明朝政权的统治能力,内阁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且在这段时间由于太监权力不断扩张,内阁实际上已为太监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