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一民兵深入敌穴贴传单遇险,急中生智道:一班二班快跟上

青史如烟随风散 2023-10-10 12:06:04

1947年5月13日,入夜之后,前沟村(现宝应县前沟村)便开始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

漆黑的雨夜之中,一条乌篷小船沿着蜿蜒的河道,悄悄来到了前沟村南面的水湾处,天平区基干民兵陈锡明将头探出了船舱,随后摆手示意,小船随即缓缓地停靠在了附近的岸边。

陈锡明当晚是受区委书记田洪的指示,前来前沟村内张贴宣传单的。

自打年初国民党军队占了西安丰之后,周遭的老百姓们可就遭了殃,这帮敌人们几乎天天下乡骚扰百姓,弄得大伙儿不得安宁。

再加上地方组织和部分干部们被迫撤离、转移,各村、乡内的群众们,情绪低落,一些别有用心的坏人们趁机开始摇舌鼓噪起来,一时间,人心惶惶、士气低沉。

为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天平区委书记田洪便暗派基干民兵,分头行动,在敌人的据点、驻地附近村庄之内,张贴标语,反击敌人的谎话、谣言。

陈锡明拿起了油纸包裹的标语,走出了船舱,船内留有王发阶、孙得高两名战友,负责在船上接应。

雨夜,道路泥泞,陈锡明摸黑来到了前沟村庄子之内,在村公所的门口,他停下了脚步,然后将手探向腰间。

“嗯?”陈锡明手一僵,忘记待浆糊了,这可怎么贴标语呀。

不过,下一刻,他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现下,这周边到处不都是“浆糊”嘛!

陈锡明蹲下身,随手抓起了一把路上的烂泥糊,将其当做浆糊使用,抹在墙体上之后,将标语粘贴起来。

随后,陈锡明便用此办法,在村内各处张贴了十几张标语。“还算顺利,等粘完这张之后便回去复命。”陈锡明看着手中剩下的最后一张标语——“活捉徐汉文”,心里暗自庆幸着当晚行动顺利,然而,下一刻,他便感觉浑身一僵。

雨夜之中,前面的路口处,闪出了几个人影,对方正向着他所在的这个方向走来。

夜巡队!

陈锡明没有想到,当晚下着雨,夜巡队还会出来巡逻,对方即便现在没发现自己, 待会儿路过村中路口,也必然会发现自己所贴的标语,随即展开对自己的搜捕。

陈锡明想要撤退,但双方距离已然接近,自己转身逃跑的话,必然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人多势众,还扛的有枪,一旦开枪的话,自己肯定是跑不掉的。

不能走,又拼不过!这可怎么办?一时间,陈锡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当中,心里不断地盘算着,该怎么办才好?

对方人多势众,人多势众......陈锡明攥紧了手,心里衡量着敌我力量的悬殊,嘴里不由地默念着,突然,他的脑海中划过一个念头,“人多势众”,那我也凭借这个来吓退对方。

打定主意之后,陈锡明便故意轻咳了一声,然后原地踏步起来,装作很多人经过此处的样子。

果然,陈锡明闹出这么一个动静之后,对面不但没吭声,反而安静了下来。对方这时在判断我这边到底有多少人呐,我得给他添把柴火,让他们的疑心烧得更旺一些。

陈锡明想罢,旋即对着一旁低声喝道:

“悄声些,脚步放悄声。一班、二班,快跟上!”

他这一番操作,让对面那群屏住呼吸的敌人,登时慌了神,对面来了至少两个班的人,自己这几个人,根本还不够对方塞牙缝呢!

“哗啦、擦擦擦!”陈锡明的话音才落下,对面便传来了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刚开始较轻,走出几步之后,便变成了狂奔之声。

眼见对面那几个影子,晃动着仓皇逃跑了,陈锡明这才松了口气,他那一直攥紧的拳头,最终缓缓地松开了。

“老王、老孙,”陈锡明钻进船舱,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心有余悸地看着两名战友,低声吩咐着开船,然后沉声道:

“今晚,差一点儿都回不来了......”

第二天,乡长徐汉文看着满村的标语,强忍着惊慌,心惊肉跳地回到乡公所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都没有吭声......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392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宝应文史资料》,陈锡明回忆

0 阅读:1

青史如烟随风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