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旺|霜露之思(连载二)

大院文化 2024-10-31 04:01:51

文/霍俊旺

文/靳坤尧

四十多年前,在开封寺后街一温馨小院,我和俊旺邂逅。他不远千里从广州来汴看望陈延成诸位战友同连战友,其重情重义之举让我感动,逐对他心存敬意。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也在广州军区后勤部服役,俊旺家居广州,所以跟他也有了许多共同语言。穗汴相距千里,山水相隔,但彼此通讯从未中断。

2020 年防疫期间,俊旺居家笔耕不辍,数月成书。

感谢他适时电传作品,我得以先睹为快,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子情,父子情,同学情,战友情,故乡情,军旅情……充盈着对往事深沉的回忆…… 感谢作者为我们留下了真情,真景,真人,真事!

《礼记,祭义》曰:“ 霜露既。降,君子履之……” 相信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会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俊旺嘱我为序,雅意难拂,不揣固陋写了上这么些文字。

2020年 6 月23 日,

 〰️〰️〰️〰️〰️

题记

不守寂寞,岂见繁华。

岁月静好,随我所意。

心存瑞宝,时光不老。

一方净土 ,倾尽一世。

宅家数月,完成拙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一道风景。一个转身,光阴便成了故事。不是一切都会忘记,而是一切都会过去。过去是一杯陈酿,历久弥香。过去是一本书,尤为珍惜。

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纹理,我们所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构成那个独特的年代。举目低头间都是往事,不论往事或深或浅,却久久扎根于心底,一世不能忘,不舍忘。走过了半生,读懂了一生。人生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清醒,一半释然。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感动和经历。致曾经,致当下,致未来,致自己。

笔耕不辍,墨染夕阳,执笔写下点点往事,在故事里寻觅最初的自己。

本书收集了三十篇文章。

作者:霍俊旺

2024年10月5日

〰️〰️〰️〰️〰️

 五

『缅怀前辈』

南下实录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如巨龙启动,群情激昂。于是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一幅 “ 百万雄狮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 ” 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解放军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仅一个月,南京总统府青天白日旗抛落。一面火红的旗帜冉冉升起,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南京及苏、淅、浙、赣、鄂、陝相继解放。

同年3月23 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北坡,前往北平,周恩来亲自制定路线,终于抵达了北平。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随着湖南省委在天津的筹备成立,《南下工作团》(1)冒着战火硝烟,浩浩荡荡的入湘序幕拉开了。

 他们和来革命老区的三千多名干部在石家庄集结,认真学习了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多次告诫全党同志:“ 革命就要胜利了,决不能学自成农民起义,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要继续保持发扬共产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 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南下工作团》上下斗志昂扬,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直驱江南,为了切断这支解放军的后续部队,国民党调集了所有的美军援助的战机沿线狂轰滥炸,公路,铁路,船只,桥梁全被摧毁。

《南下工作团》一路高歌,勇往直前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追剿国民党残部的隆隆炮火中急行,他们或是步行,或是坐车,或是乘船,或是骑马,车辆在途中中弾瘫疫,他们就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风雨兼程。他们开展了 “ 五比活动 ” 即比行军,比学习,比纪律,比做群众工作,他们发挥了大无畏的精神, 马不停蹄,昼夜兼程,一鼓作气跨过了波涛滚滚的长江 。6月30 日,毛主席收到了程潜起义的 “ 备忘录 ”,8月4 日,湖南和平解放。《南下工作团》到达湖南境内这天正是10月l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经历了千山万水的战士仿佛看到了鲜红的旗帜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他们眼里涌起了激动的泪水,惊喜若狂地高呼:“ 前进!向前进!”

湖南境内一道道险关要塞,是强盗响马出没之地,许多国民党散兵游勇带着武器入了匪窝。有的甚至配了小炮,轻重机枪,他们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暴露,时而潜伏,十分猖獗。

《南下工作团》经过一个 “ 鬼门关 ”,这里地势险恶,盗匪凶悍,百姓闻之胆寒,有民谣:“ 要过鬼门关,手脚都发抖,不是丢钱财,就是掉恼壳。” 但是,《晋中南下干部工作团》硬是大踏步闯过了 “ 鬼门关 ”。他们非但没有手脚发冷,反而把盗匪吓得闻风丧胆,魄飞魄散,这是一支不可抵挡的队伍。

《南下工作团》于10 月下旬到达长沙,队员们带着战争的硝烟,衣服上留下了炮弹烧焦的窟窿,手肘和膝盖伤痕累累,有的头部还缠着殷殷血迹的绷带,《南下工作团》成员大多是北方人,对南方的潮湿阴霾和酷暑气候不适应,有的战士被蚊虫叮咬得一块块红斑,有的战士得了一种 “ 绣球风” 疾病。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吓到无畏的战士,他们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气宇轩昂地迈着坚定的步伐,从春走到夏,从夏走到秋,山一程,水一程,征途漫漫,这支中华儿女最优秀的共产党人,在解放全国南下大军的史册上创下了历史奇迹。

《南下工作团》到达长沙,正逢湖南和平解放,此时在天津筹备湖南省委时,原安排省级的干部要往下压为地委级,原安排地委级的干部要往下为县委级,父亲在《南下工作团》里负责粮财工作,在七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中,没有一个战士受冻挨饿,他为保障全团的物质和南下将士们的生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他被任衡阳专区专署粮食局局长,这位昔日的米行商人成了衡阳人民的当家人。

华国锋被任命为湘阴县委书记,后任为湘潭县委书记,他成了伟人家乡的父母官,由于历史的机缘,他结识了伟人。

1951年,父母和华国锋调任湖南省委,两年前,父亲和华国锋从晋中地委出发,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湖南,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人民的公仆。今天他们又相聚在一起,为建设新中国共绘蓝图。

历历往事,皆成佳话。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华国锋被选定为接班人自有其根源。父母在回顾时曾深有感触地说:“ 华为人宽厚,作风民主,很得人心。”

历史不可磨灭,华国锋不计较个人得失,宽宏大度,光明磊落的形象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

注解(1)南下工作团全称:《晋中南下干部工作团》

 〰️〰️〰️〰️〰️

『 缅怀前辈』

南下路线

《晋中南下干部工作团》三大队进入衡阳地区的路线如下:

三大队由原晋中三地委和太行区党委调出的两部分干部及工作勤务人员组成。晋中市地委所属地市直机关以及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调出人员先在太谷集中,于1949 年3 月15 日乘火车到榆次,16 日偕同榆次人员一同出发,太行区党委于同年4月组织了山西、河北、河南三省部分地县的所属 5 个地委调出人员集中从河南武安,河北邢台分别出发。两支人马在石家庄汇合,至河南巩县进行整编合并,大队部于1949年10月11 日到达衡阳市,沿途经过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6省,历经211 天。

行军路线和乘坐交通工具如下:

晋中三地委调出人员从山居太谷、榆次—— 石家庄…………火车(运煤敞蓬车)。

太行区党委一地委干部从邢台 —— 石家庄…………马车。

太行二、三、四、五地委从武安 —— 邯郸…………小火车。

邯郸 —— 石家庄…………马车。

两支队伍汇合后从石家庄出发,经邢台—— 邯郸 —— 大名 —— 南乐——清丰 —— 僕阳(在僕阳习城村渡黄河)——东明——考城—— 开封…………胶轮大车。

开封 —— 巩县…………火车。

巩县 —— 郑州…………火车。

郑州 —— 信阳 —— 孝感 —— 灄口…………火车。

灄口—— 汉口…………帆船。

汉口 —— 武昌 —— 咸宁 —— 平江——槊梨(黄花市)…………火车。

塑梨—— 长沙…………步行。

长沙——株洲…………火车。

株洲——醴陵…………火车。

醴陵——攸县…………步行。

攸县 —— 安仁 —— 耒阳 —— 衡阳…………汽车。

此时,以山西晋中区党委为主,太行区,冀中区,察哈尔省干部共同参与和组建的 “ 晋中南下干部工作团 ” 按照中共中央和华北局的指示精神,历经七个多月,行程3000多公里,胜利完成了随军南下入衡的特殊使命。

〰️〰️〰️〰️〰️

『 缅怀前辈 』

 母爱

一声啼哭伴硝烟,

半生动荡惊世间。

愿有岁月可回首,

报恩三生似海天。

1948 年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父母与敌人辗转在深山峻岭中,这年,我出生在这座大山里。四月的荒山野岭,凄风冷雨,母亲双手捂着肚子,实在跑不动了。众位女战士知道她要临产,立即围成圏,为她遮风挡雨,可是谁也不会接生,一位大姐鼓起勇气,掏出小刀在衣袖擦拭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割断了脐带,然后兴奋地把一个小生命捧在手里,高高举起,大家会心的相视而笑,母亲眼里滚出了幸福的眼泪花。

在敌人追击的黑夜,一个挑着我的担夫惊谎失措地把我抛到地上逃跑了。母亲听到啼哭,转身循着哭声奔去,她迎着呼啸而过的子弹,将我从地上抱起,紧紧地搂在怀里,轻声抚慰:“ 孩子,别哭,妈在这里。”

二十年前,我回乡寻找那座山,乡亲们说他们从未去过。但是,他们还是拗不过我一颗执着的心,找了一部重型摩托车,载我去 “ 寻根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座望而生畏,偏僻荒凉的大山,找了许久,也找不到,正在我一筹莫展时,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窑洞,正是:遍野枯草侵寒窑,残门破旧鸟不落。声声啼哭震老山,时光依旧梦牵肠。母亲怀孕我时是否躲进这间窑洞?我恍然感到一丝欣慰,不由自主地驻足留影,也许这就是我苦苦寻找的 “ 根 ”,它在大山深处,更根植于我内心深处。

〰️〰️〰️〰️〰️〰️〰️

『缅怀前辈』

过长江

1949 年父亲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对外番号),在炮火纷飞中渡过长江天险到达湖南。

随后母亲抱着我坐着小木船过江,划船的是两个小战士,一个战士说:“ 大嫂,江上风浪大,担心孩子着凉。” 说着脱下自己的军装,披在我身上。另一个战士说:“ 大嫂请放心,我们一定把你们安全送过江。”

两个战士划着莩快速地划向对岸,小木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颠簸,母亲顶着大风大浪,用手臂遮挡住飞溅的浪花,不让浪花浪浸湿了我,母亲抱着我渡过了长江。

不忘来时江涛滚,

南国河山映艳阳。

(未完待续)

作者

0 阅读:1

大院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