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先要跟大家解释一下昨天的文章,胖胖昨天写的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揭露骗术,江湖上骗术千千万,写了一个又会有人发掘出新的模式,而思维模式,我觉得往往会比一个个骗术写出来更有价值,当然,这些思维模式,可以代入很多行业。
今天聊聊一些互联网上我见到的一些扭曲的教育观,如果用一个词来聊聊当前一些互联网主流价值观,我个人觉得是“拧巴”。
这是一种刻意的拧巴价值观。为什么这么说?
这两天刷短视频时,我注意到一些亲子类账号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
“大号练废了,再生一个,再重新培养一个。”
这种话术是为了博眼球,还是真的反映了一种物化、商品化孩子的价值观?
孩子好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不能满足他们的控制和欲望,好像就被定义为“垃圾人”一般。
难道孩子在这些父母眼中,就只是投资项目?
像股票一样,就像买的时候必须不断一直上涨?稍有“下跌”,就开始骂骂咧咧了?
这些孩子真的“废”了吗?我并不这么觉得。
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的好不一定是显示在学业上,而大人们竟然都没有尝试要去理解他们的好,和接受他们的不完美。
当然,胖胖不喜欢拿个例来评判整体,这种个例现象又存在不少,而此类现象的归因又很多,不仅仅只是一方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在现在的社会,分层现象极其严重,许多父母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他们受过一定教育,经济状况中等偏下,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实现向上的跃迁。
这种渴望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为什么许多家长会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
因为我们的社会规则本质上就是一片达尔文主义的丛林。
在这个丛林中,如果不拼命努力,如果选择的工作不够赚钱,那么想要在社会上体面地生存几乎是很难的。
这可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老了很难有什么福利可以兜底。
当然,还有一些资本还在想尽办法对人们进行盘剥,进一步压榨每个人生活空间。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像我们几千年的大环境和那些被传承的糟粕文化,这种现象贯穿了不知道几代人,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来看,父母其实也是受害者。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好像都很少给予个体感受和独立精神应有的重视。
像《红楼梦》中隐约透露了一点对个体感受的关注,但其整体基调却是悲观、消极,甚至有些逃避现实。
而很多大行其道的传统糟粕,和种种毫无道理却被奉为圭臬的价值观,却明明是反人类、毫无人文精神的东西!
比如“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百善孝为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些观念,都未曾真正考虑过子女的感受。
这种几千年扭曲的传统教育,甚至出厂设置都要用各种无耻的谎言去做迷失的自我调适。
传统文化和社会规则持续地在进行PUA,剥夺了每个人作为“人”的自尊和存在感。
父母们在这种传承下,根本无法给孩子施以真正的关爱,周而复始,只能一代又一代地将这些糟粕传递下去。
之前见过一些小时候被视为“乖孩子”的人,长大后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并且习惯于制造焦虑。
这种现象与他们小时候受到的极端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父母那一代人喜欢制造焦虑,没苦硬吃,找苦吃;
而这些乖孩子们长大后,也难逃重复这种悲剧的命运。
这种思维框架一旦形成,人就会被驯化成“绵羊”。
当然,我们不能全怪这些父母,因为社会规则和结构本身就是这样设计的。
很多时候在这样传统文化影响下,很多人都会感到窒息。
有人说,“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疗愈。”
的确,许多行为习惯的形成,源于过去的阴影,不断循环于深渊,直到走向光明。
鲁迅一百年多前就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像“养儿防老”这种我觉得有点像传统奴隶制度,以“孝顺”等所谓的道德标准为手铐和锁链,将孩子捆绑一生,供其吸血。
孩子的意志和情绪被彻底压制。
很多传统教育灌输给孩子的思想类似于种姓制度,家长是上位阶级,孩子是下位阶级,下阶必须绝对服从上阶,不能逾越半步。
又有谁希望受控的奴隶逃跑呢?
每个人都身处在这些糟粕的传承之中。
要想觉醒,抽丝剥茧地剥离这些糟粕确实不容易啊。
内心被奴隶意识控制,已经失去了自我,一旦想抽离,那就只能用尽全力挣脱层层枷锁,学会如何真正做人。
把责任推给孩子,才能掩饰家长自己的无能
客观来说,家庭教育观有点错位了。
父母这个职业几乎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
开车需要驾照,操作无线电设备需要执照,但成为父母却不需要任何资格。
不过,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远比开车和操作设备更复杂。
现实是,只要没有生理缺陷的人都可以成为父母,甚至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生理缺陷也不是障碍。
有些父母把生养孩子看作一种投资,甚至是一场豪赌。
他们的想法是投入一百万,未来孩子能回报一亿,这样所有生活上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是一种教育观念错位。
当然胖胖仅是针对个别现象,但在现实中却不乏其例,像有些父母要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准备好承担父母的责任,而是为了给自己打造一个“未来的父母”,这样在他们年老时,可以依赖孩子,自己安心做回小孩。
但孩子不是父母的资产,更不是养老保险。
对于这类父母而言,子女不只是资产那么简单,而是某种“救赎”,反而像像宗教信仰。
他们在下一代身上期望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回报和未来的保障,还有他们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甚至是心灵上的补偿。
如果在一个没有经济保障、心灵无处安放的背景下,无神论不过是表面的认知。
很多人内心深处仍渴望平安和拯救。
于是,有些父母选择“创造”一个可以依赖的对象:
一个从一开始就由自己控制、随时带来满足、未来带来安稳,且永远属于自己的“绝对信靠对象”。
在这种观念下,孩子成了他们的对象。
这种亲子关系里没有真正的爱——人们无法给予自己没有、甚至不理解的东西。
这些孩子如果成长顺利,将来也许会结婚生子,但不幸的是,他们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所害怕、甚至厌恶的那种父母,继承并延续“原生家庭的魔咒”,继续形成一种可怕的传统交易。
这与时代无关,只要潜意识里仍然认为子女是自己的附属品,那些以“爱”之名进行的打压、控制、PUA就会继续存在。
最可怕的是,那些曾经是孩子的人,自己成为父母后,不仅没有反思,还重复了上一代的角色。
这样下去,代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匮焉……………
如果一个人生养孩子只是为了填补自己对老年孤独的恐惧,这既是孩子的不幸,更是他自己的不幸。
说到底,大多数人生孩子时,并不会以孩子为主体考虑价值问题。
他们默认的思维方式是:
生孩子对我的生命有什么价值?
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孩子为主体真正反思这个问题,那么可能就没多少人会选择生孩子了。
我觉得好像唯一的正当理由应该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但有多少人是抱着这样的初衷去生孩子的呢?
看到那些短视频上的教育价值观的错位,有时候会想:
一个工厂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不应该取决于工厂的质量吗?
做父母的还是先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再来对孩子提出要求吧。
那些对孩子要求高如天的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的,虽说有时坏竹也能出好笋,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稀少了,就像鬼故事一样难以置信。
大多数还是成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