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未知路,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自己纠错的空间
如果本该属于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独揽了,那孩子缺失的那一部分,也将是他们一直没有学会的东西
有一个妈妈,前几天给我打电话诉苦
她说,她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一直比较注重女儿回家后的坐姿、错字等问题矫正
特别是孩子平时一走神,她就会连忙出声纠正错误
比如,背挺直、姿势要坐正,再趴在桌子上小心一会抽你
又或者,字太丑了,擦了重新写,字迹一定要写整齐、端正,如果今天的作业写不完也不准吃饭睡觉
可结果呢,女孩在妈妈的严厉管教下非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无精打采
以前放学回家,女孩都急不可耐地找到妈妈分享学校发生的各种新鲜、和有趣的事情
现在呢,女儿对她爱搭不理不说、一听到她的声音都烦躁不安,每次回答最多的话也是“知道了”、“别说了”
听完这些,我忍不住叹了叹气,反问妈妈:
“如果你老板现在给你分配一个任务,你也马上尽心尽责地投入你的精力和时间,可你的老板却一直在背后监视着你,稍有不满意就出声提醒、纠正错误,那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妈妈听后一时语塞起来,我猜她在这次举例中也渐渐明白了“坚持=不信任”的道理
是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信任,更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性信任
像那些经常环绕在孩子耳边的“纠错型”教育,看似在提醒孩子哪里做得不够好,实则却是一场教育灾难
这一点不改,那孩子就很难在批评打压环境中开窍、成才
特别是“纠错型”教育里产生的以下三种伤害,基本上个个都是灾难性影响01
打击自信心
我们都希望孩子带着阳光、带着积极性去成长,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父母才是扼杀孩子自信心的元凶
女儿刚读一年级那年,我带她去一位亲戚家玩儿
亲戚家里还有一个读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女儿刚进门就很快和她达成共识,两个人快乐地玩起了老师教学生的互动小游戏
当时,女儿年长一些,理所当然地成了“小老师”,也自告奋勇地给小妹妹讲了一些童话小故事
可听着女儿有些词不达意、和情节颠倒的内容,我总是忍不住纠正她,提醒她“讲错了”
没想到,女儿听到这些话后就开始大哭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哪里不舒服,或者被椅子不小心压到脚才哭的
可直到问了好几遍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在纠正错误的行为中打击了她的信心,女儿也因此感到挫败感十足,再也不愿意张口讲故事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纠错型”教育的自信心打击
纠正孩子的错误,在成年人看来,也许是再正常不过的指点提醒,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承受能力外的自信心打击
这不是玻璃心,而是直观上的自我认知
还有这样一个朋友,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低着头走路,和人讲话时也完全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胆小畏惧,做事情也一点主见都没有
直到有次去他家里吃饭,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喊叔叔阿姨,就听到厨房那传来批评的声音:
“都跟你说过了,回家关门的时候轻一些,你怎么就是记不住”
“还有啊,回家要换鞋,你是不是又没有换鞋”
阿姨说完这句话,就转头看向我们,刚好也看到我们没有换鞋的样子
讲真的,那时候尴尬极了
尽管是朋友一而再强调“不用换鞋,我们都没有换鞋”,尽管阿姨突如其来的批评声音也不是针对我,但内心还是紧张地慌了一批
再后来,吃饭期间,阿姨也是一个劲儿地批评指错,一会儿说朋友的坐姿不端正,一会儿说朋友的吃相难看
总而言之,在阿姨的眼里似乎永远都看不到朋友身上的优点
也就是那一次,朋友受不了了,他当着众人的面就诉说多年来的委屈
特别是声声质问下的:“你能不能给我留点面子,我朋友还在呢”,让我的心也跟着揪疼起来
是呀,一个经常遭受批评打击、还有压迫性格的人,又怎能积极开朗的起来呢
所以,“纠错型”教育的本质就是一场灾难,你看到孩子身上的瑕疵越多,那他们对自己的存在性、价值感就越低
02
破坏专注力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喜结良缘的日子里,有两兄弟同时娶得貌美如花的妻子
而新婚燕尔的情意浓浓下,俩兄弟也把各自妻子捧在手心里呵护,每天早上都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等着妻子起床
可没想到,两位妻子的态度也决定着她们日后下厨的频率
第一位妻子,就是典型的完美型主义风格,每次早上起床看到丈夫把厨房搞得一团糟,就忍不住上手各种批评指导
这让本来就不擅长做饭的丈夫感到不知所措,再看着妻子忙忙碌碌的背影,他只好默默地退出厨房
再后来,丈夫为了不给妻子找麻烦,就再也没有进过厨房,可妻子在日渐一日的打鸡血生活下总是抱怨连连,觉得丈夫根本就是一个摆设,除了在外面挣钱、在家里什么也不是
两夫妻在日渐一日的争吵下,感情也慢慢进入了冰点
而第二位妻子呢,她不管丈夫把早餐做成什么样子,都乐呵地当着丈夫的面把早点全部吃完
有一次,剪的鸡蛋饼里有鸡蛋壳、还有没有化开的盐巴,在嘎嘣脆、和咸得发苦的情况下,她还是喜开眉梢地把煎蛋全部吃饭了
后来,丈夫知道这件事情后颇为感动,还专门去报名烹饪班提升厨技,最后不仅学业有成、还成了妻子一个人的专用厨师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感悟就是:生活如教育,孩子跟夫妻间的情感经营也是一样,你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对方才能在爱的启迪下产生改变
有这样一位妈妈自诉说
她和她儿子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是孩子读初二那年
那时候因为学习偏科太严重,她焦虑不已,想了很多办法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可最终的结果都是只要她一开口讲话,孩子就大声嚷嚷起来
有一次,儿子还直接喊话说:“你滚,我才不要你这样的人当我妈妈,如果可以我真的想立马换一个妈妈”
听到这样的话,妈妈当时就气得青筋暴起
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也只好向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求助
再后来,在心理学朋友的开解下,孩子才慢慢吐露心声
他说,他也不是真的讨厌妈妈,而是不喜欢妈妈跟他讲话的态度,每次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直接通知他,完全不给他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于是,彻底解开心结后,妈妈一改往日包办的强势作风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提前征求儿子的意见,问问儿子“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即便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她也不会打骂,基本上都是先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后,再去分析这件事情的对错
看吧,父母在教育里最高级的领悟,就是克制自己想要纠正孩子的冲动
一方面,嘴巴是通往心灵的窗户
另一方面,也是“纠错型教育”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特别是孩子认真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出言纠正,那他们就势必会拿出一部分精力对抗
03
陷入精神内耗
还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小事上不断消耗孩子
事实上,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小时候的兰妈,是一个留守儿童,经常会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里
长时间的寄人篱下生活,让我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在什么事情上惹别人不开心了
特别是被寄养在大伯母家里的那段时间,大伯母是一个特别爱干净、嘴巴还喜欢唠叨的性格,每次堂哥堂姐的鞋子位置没摆放好、吃饭的时候掉米粒、不小心打碎杯子、写作业写错一个字,零花钱多花了一毛钱…等等问题,都会被大伯母唠叨很久
而我虽然是寄养在大伯母家里,她对这个非亲生的孩子也没有过多的批评指责,但我能从她看到我的唉声叹气中感受到明显的无奈与失望
于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谨小慎微
再后来,堂哥堂姐长大后也跟大伯母经常闹掰了,每次只要被大伯母批评一些什么,他们就会烦躁地躲在一边不愿意回家
小时候不明白这是什么,总觉得是大伯母不喜欢犯错的小孩,可直到长大后才慢慢弄清楚:没有人会喜欢被不停地纠正、否定,孩子也是一样
还有这样一位读高中的女孩,她是亲戚家的一个孩子
记得刚认识她的时候,她正处于一点就炸的叛逆阶段,每次和父母还没说几句话就被气得夺门而出
明明有家,却没有回家的欲望,明明爸爸妈妈也是关心她,但她却格外地讨厌那些声音…
看着女孩如此排斥回家,我就跟她聊了很多,也是在聊天中才慢慢发现,叛逆的背后远不止是厌恶某些事、某些人的心理变化,还有在某事某人中所产生的精神内耗
亲戚家的这个女儿就是如此
她告诉我,她就是那个从小在父母否决中长大的自卑孩子,小时候不管做什么事都能被父母挑出毛病,然后再讲出一大堆道理去堵住你想要解释的念头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掉了几片菜叶、几粒米,他们就会怪你太浪费粮食,写完作业没有及时把台灯关了,也会因为浪费电而指责半天
又或者,早上起床没有叠被子,那当时就会被吐槽成:一个姑娘家家的,起床后连被子都不叠一下,那么邋遢、那么懒,以后谁敢把你娶回家”
于是,在女孩的潜意识当中,她一直都特别自卑、敏感,特别是每次被父母不停地纠正错误、批评指责时,她的内心都会燃起莫名的怒火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父母过度纠正的结果,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精神内耗,所带来的也往往是身心俱疲、如履薄冰的负面情绪
不想孩子做事情越来越消极、陷入精神内耗中无法自拔,那就从“纠错型”教育上早点迷途知返吧
比如,把“唠叨型”的错误纠正,改成“反问型”错误认知,问问孩子“那你呢,能意识到身上存在的问题吗”
这种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的反问式沟通,显然是比连连质问的口气更容易和孩子产生话题可聊
那么,关于有一种灾难叫“纠错型”教育这个育儿新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