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美韩军事反击的一部分,朝鲜在近期试射了全新的“火星-16B”型高超音速导弹。其乘波体弹头成功在两个不同高度的弹道高度进行了机动,并落在了1000多公里外的日本海海域,证明了这款高超音速导弹确实具备了实战能力。
实际上,早在2021年,朝鲜方面就已经公开展示一款名为“火星-8”的高超音速导弹。只不过当时的“火星-8”是液体燃料导弹,使用繁琐,实战难度比较高。而此次成功试射的“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则是一款固体燃料导弹,具备非常强大的实战能力。
也就是仅仅3年左右的时间,朝鲜就让自家的高超音速导弹,具备了真正的实战价值。
而美国那边呢?
今年3月份,美国空军正式宣布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项目终结。目前美军唯一有希望正式装备的高超音速导弹,就剩下美国陆军的“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了。不过,“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并没有使用“乘波体”弹头设计,而是采用双椎体弹头。这也意味这这款高超音速导弹的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是弱于朝鲜现役的“火星-8”、“火星-16”这两款高超音速导弹的。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方面不满的声音很多。美国《战区》网站就专门刊文表示,朝鲜本身自己根本没有实力研发性能如此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考虑到朝鲜本身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程度不断提升,所以朝鲜的高超音速导弹,是从俄罗斯的手上获得的。
美国媒体说这话,显然就有点不要脸了。因为俄军目前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明显都和朝鲜现有的“火星-8”、“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搭不上边。并且,早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俄罗斯和朝鲜加强军事合作前,朝鲜方面就已经开始展示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了。
不过,朝鲜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对于目前的美国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目前美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朝鲜的高超音速导弹在解决“质”的问题后,接下来是否要开始解决“量”的问题。如果数量上来了,那么美军至少在西太平洋的日子就会更难过了。
从助推段的弹径上来看,这次朝鲜的“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应该是直接使用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的助推段。这样一来,再加上“乘波体”本身的“钱学森弹道”特性,“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的最大射程,很有可能会达到3000公里-5000公里这个区间。
这么大的射程,很明显不是用来对付韩国和日本的。因为朝鲜现有的弹道导弹已经完全够杀伤日韩境内的重要目标了。“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岛链范围内美军的各个主要军事基地。
另一个问题,是朝鲜未来是否准备尝试让“火星-16”高超音速导弹具备打击海上移动目标,也就是反舰作战能力。如果朝鲜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一旦朝鲜半岛有事,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不要说靠近朝鲜半岛了,是否敢继续以日本的横须贺军港作为自家的航母主要驻扎地都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