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这个名字是不是周朝杜撰的?网友神脑洞正逐步被考古证实

聚立说历史 2023-05-07 02:42:01

夏朝作为商朝之前的一个政治实体,其最尴尬的地方在于,所有关于它的记载最早都只能上溯到西周时期,时间上间隔了至少600年以上。

虽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事件发生时间距离史书成书时间太久远就否定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但由于武王伐纣在战国时期就被指斥为“人臣弑其君也”,加上古人历来有托名著书和篡改记载的“前科”(比如伪《古文尚书》,今本《竹书纪年》),那么西周传下来的关于夏朝的内容,就不可避免的会被怀疑添加和修改了利于巩固西周统治的内容。

比如,夏朝这个朝代名字。

现有的考古发现早已证实,我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国家文明曙光,在早于二里岗早商文化之前,浙江的良渚遗址、山西的陶寺遗址、陕西的石峁遗址、河南的二里头遗址都已经颇有规模,内部有明确的贫富等级,外部则发现有从属于中心的二、三级附属聚落。

其中,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中晚期都邑,也基本得到了国内学者们的一致认同。所以,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政权,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问题在于,商朝前面的朝代,究竟叫不叫夏朝?

之所以会有此一问,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再发生“曾随之谜”这样的事。曾、随两个西周诸侯国困扰了史学界多年,史书记载当中的江汉地区的随国,考古发现中却不见蛛丝马迹。直到曾侯乙墓的出土,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古国真实的国名叫曾国,所谓的“随国”是史书的它称,曾、随实为一国两称。

上文已述,现有的关于夏朝的记载,都是西周以后传下来的,那么夏朝有没有可能也并非夏朝人的自称,而是周人的它称呢?又或者周人也不知道商朝前面的朝代叫什么名字,而只能杜撰出“夏”这个名字呢?

这种推测不是没有根据。

首先,在西周传下来的《尚书》《诗经》这些典籍中,周人对商朝的称呼分别有“商”、“大邦商”、“殷”,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周人甲骨中,称呼商朝君主为“衣王”(衣通殷)。

所以,商朝又被后人称作殷商或殷。但实际上,翻遍所有甲骨卜辞,都没有见到商朝人自称为“殷”的,只能见到“大邑商”、“天邑商”、“中商”等称呼,其中:商是国号,而大邑、天邑是美称,“中”则是中心、中土之意。

可见,殷(衣)原本是周人根据商朝中晚期都城在殷而自行拟定的它称,只不过随着周人入主中原,这一称呼也影响了后世。

其次,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甲骨文,比甲骨文更早的,有陶寺遗址发现的扁壶朱书以及河南二里头等多地发现的刻画符号。朱书和刻画符号在字形构造上已经有了后来甲骨文的雏形,但却未能连字成句表达完整意思。甲骨文中虽然已经发现了“夏”这个字,但早于殷墟甲骨文的刻画符号中,并没有找到代表族徽或王国称号的“夏”字。

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邑的二里头遗址,之所以至今还有不少争议,根源也在于二里头至今也没有找到关于夏的自证性材料。

事实上,就连甲骨文和商代金文中传下来的“夏”字,字形构造也是一个跪坐的人,最上方则是太阳,就象形文字刻画的形象来看,很难认同它除了表示夏日炎炎外,还能表达政权的意思。

第三,西周以来的资料对于夏朝的称呼也并不固定,秦公簋铭文称“鼏宅禹迹”,叔夷钟也称“咸有九州,处禹之堵”,《易纬》记载“禹四百三十一年”,这里的禹并不是指“大禹”本人,而是指代整个夏朝。

另一本儒家典籍《礼记》称夏朝为“西邑夏”,并且这一称呼得到了战国竹简《清华简》的佐证。而在甲骨文中,也发现了一个名叫“西邑”的地方。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西周以来对夏朝的称呼除了夏以外,还有禹和西邑。

大禹作为个体,本名叫文命,但如果作为群体,禹这个称呼就可以用来指代整个政权,这种用法颇有点像“尧”一样,是陶唐氏部落每一代首领的共同称谓。

而“西邑夏”这个称谓对应了“大邑商”,如果“西邑”是和“大邑”一样是本国人赞美自己国家所用的形容词,那么既然大邑商=商朝是自称,那么西邑夏=夏朝也是自称似乎看来就很合理了。

但问题在于,一个自居正统的政权,怎么会赞美自己的王朝为“西边的国家”,这跟商朝人自称“中商”“大邑商”的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导致了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夏朝人由夏后氏部落所建,所以王朝国号自称为“夏”,只不过商都地处夏都以东,故而在夏之前冠以了“西邑”这个地理方位;第二种可能是“夏”并非夏朝人自称,而是像“殷”一样,完全是第三方所杜撰的名字。

所以,如果想要弄清楚“夏”究竟是夏朝人的自称,还是后人的它称,就需要首先弄清楚“夏”原本意指什么。

早在周文王时代,周人就时常以“夏”自居,比如“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过去,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夏”指的是夏朝,因周文王毕生致力于推翻殷商统治,自称“夏”,被视为打出夏朝后裔旗号来为自己即将推翻宗主国的统治而营造合理性。

不过,周人自称夏朝后裔的用意,恐怕并不准确。最直接的证据是:周武王起兵灭商的誓言《牧誓》中罗列了一大堆伐纣的理由,甚至连“惟妇言是用”这个借口都用上了,但唯独没有提过类似“我们是夏朝后裔,灭你是为了复仇”,反而明确自称是“西土之人”。

而在更多的文献中,“夏”也常常与“西土”挂钩。

比如《管子》“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淮南子》“西北方曰大夏”,《太平御览》记载:“伯禹夏后氏,长于西羌,西羌夷也”。山东莒县出土的《莒叔之仲子平钟》铭文上同样有“戬戬雍雍,闻于夏东”,古文字学家裘锡圭释读其中的“夏”为“西”的含义。

如果“夏”在商周时期还有“西”的古义,那么周人自称“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就可以通顺的释读为“(文王)开创了我西土周邦与一二友邦的局面,来共同修治我西土”,也能解释为何甲骨文为何称夏为“西邑”了。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周人以“有夏”自居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周文王至周朝前期,到周成王以后,周朝文献中便不再出现自称“夏”的情况,反而开始强调自己是天下之中,“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而这一时期,又恰恰是西周平定商遗民叛乱,洛邑建成,西周统治进入稳固的时候。“夏”再次以政权的含义出现在文献当中,已经是春秋时期,为了区分四方夷狄和中原地区姬姓为主、杂居其他从属于周王室的同一文化圈的诸侯国,便产生了“诸夏”“华夏”等词,这时候的“夏”已经没有了“西”的含义,更不是指代“夏王朝”,而是指广袤的中原地区。

那么究竟是先有了夏朝,因夏朝统治中心在商族以西,故而产生了夏=西的词义,还是因为先有了夏=西的词义,后世把商朝之前的政权笼统的概述为“西边的国”呢?

一位自称是理科生但爱好历史的网友提出了一种脑洞大开的设想,他说:“春秋开始,以为夏朝起始于大禹,其实夏朝这个国名应该远在大禹之前”。

这个看似臆造的观点,却意外得到了考古的逐步证实。

首先,从文献记载来看,《国语·周语》记载,“帅象禹之功,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大禹因治水有功获得了姓氏,此后所建立的政权便被称为夏。这说明,在周人的认知体系当中,“夏”的确要早于禹,只不过我们无法根据这段记载得出“夏”来源于地名还是国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逸周书》的记载:“昔者西夏性仁非兵,城郭不脩,武士无位,……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这里的唐氏指的是尧帝的陶唐氏,时代上不仅早于夏朝,也早于大禹,而被灭亡的“西夏”明显可以看出是一个政权,而绝非地名。

所以,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大禹之前,已经存在一个叫“夏”的政权,被尧帝所灭。此后,大禹因功获得了“夏”这个氏,意味着他对“夏”故地的所有权得到了部落联盟的认可。

其次,我们再从考古发现来看。徐旭生先生在寻找传说中的夏朝都城时,拟定了两处地方,一个是被称为“夏墟”的晋南,另一个是被称为“有夏之居”的伊洛平原。而考古工作者也先后在晋南和豫西发现了多处介于龙山文化和早商二里岗文化的大型遗址。

其中:晋南的陶寺遗址经李学勤等专家学者多年考证,认定为尧都遗址;而豫西的二里头遗址(包括新砦期)则被认为是“夏都”。

梳理从公元前2300年(陶寺建立)再到前1900年(陶寺消亡)这一时间跨度内的晋南地区考古学文化,仅有东下冯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存在渊源,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出土文物,都不能与二里头遗址呈现出的王都气象相提并论,所以,不少考古工作者把东下冯遗址视为夏王朝在晋南的直辖地,又或者是二里头被商汤攻破后夏遗民的逃亡地。

不过,让人困惑的是,东下冯遗址有着明显源自二里头文化的诸多因素,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李伯谦认为东下冯文化是二里头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晋南传播的产物。但同时,二里头的一些主要文化因素却是源于东下冯,考古界泰斗王克林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炊盛器如鬲、甗、斝等,发现的时间都晚于东下冯类型。

换言之,东下冯同时呈现出“祖居地”和“新拓展领地”的矛盾属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时间序列上看,晋南的考古学文化经历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夏文化二里头类型、商文化二里岗类型的发展脉络。

但接续庙底沟类型的陶寺文化,却在晋南地区显得“格格不入”。陶寺文化流行猪骨随葬,在贵族墓葬中往往会出土猪下颌甚至整猪骨架,这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典型特征。而整个晋南地区在陶寺文化兴起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都没有该墓葬习俗,更没有任何城址。

考古发现结合“尧受封于陶,年十五改国于唐,故又号陶唐氏”以及“唐伐西夏”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陶寺文化是东夷族群进入晋南,驱逐了被称为“西夏”的本地族群后所建立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晋南素来被称为“夏墟”和“禹都平阳(今山西临汾)”,但却始终没有任何疑似是夏朝都城的考古发现。正如那位网友脑洞大开的设想一样,既然在大禹之前,已经存在一个“夏”,那么“夏墟”或许指代的并不是夏朝的故地,而是早已存在的另一个“夏”的故地。

从地理方位讲,晋南地处洛阳、郑州以西,被叫做“西夏(西边的国家)”理所当然。在其灭亡后,尧舜将这一夏故地赐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夏后氏由此而来。所以,周朝称大禹所建的政权为“夏”,有真实的来源根据,并非凭空杜撰。

52 阅读:18343
评论列表
  • shsj 23
    2023-05-24 12:06

    某些人就想把中国文化搞死,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汉奸有个亲爹,还得去认个美国干爹,自己是个二姓娃三姓娃,自然想着别人也是这样,他心里就平衡了

    东门吹水 回复:
    嗯,你继续愚昧
    shsj 回复: 东门吹水
    对于某些汉奸,中国人都是愚昧的,也是,汉奸们要追求美国爹的自由嘛,在汉奸眼里,美国的自由当然是无比进步文明的
  • 2023-05-20 20:37

    说来说去就绝口不提石峁遗址。如果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那么石峁就是夏朝早期都城。而且石峁和陶寺有两百来年的重合时间,舜封禹就有了冲突。陶寺毁于战争,石峁在陶寺灭亡后主动废弃迁移,然后才有二里头的出现。

  • 2023-05-21 21:59

    虞夏商周,中国不止5千年文明史,而应该是7千年到一万年的文明史。虞朝的历史在秦汉文献里还有痕迹

    不求闻达于诸侯 回复: tyrone114
    我在讲楔形文字存不存在,你非要来谈破译的对不对,你告诉我谁的逻辑有问题?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不像有些人胡乱装B。还质疑,你有资格质疑吗?一个大字没写过几个的人有资格质疑王羲之的书法吗?别拿你的道听途说和自以为是去挑战人家的饭碗。国内的专家都没有质疑,就你在这质疑,显你了?
    tyrone114 回复:
    说不出所以然还在这里逼逼一堆……连基本逻辑都搞不懂。首先说泥板是新的是质疑它的存在,其次退一万步就算承认它存在,即文字断档,这都能猜出意思,造假的可能性更大。最后大家都没见过,西方造假又不是一天两天,没必要在这里扯。
  • 2023-05-25 18:46

    商朝的鼎,不可能是几百年就发展出来的青铜文明。

    大多数网友 回复:
    夏二里头遗址有大型青铜器作坊,已经发展了2-300年。
  • 2023-05-25 15:31

    我倾向于,夏朝是一个时代的统称,毕竟以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商朝的统治模式,甚至后面的周朝也只能玩分封制,就是因为受限于交通和通信方式

    凌云 回复:
    我也倾向于这个观点,夏或者我们称之为的夏只是当时部落联盟里最强大的一支,不能称其为朝代。朝代必有定都,有王廷传承文字记载,有供奉朝拜历史。所以可以称为夏时代文化,或者夏时代部落文化,不能称之为朝代。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应该是从商朝算起。
    好名字没了 回复:
    那就不好意思了,根据考古发现来看,城头山文化已经有大规模的稻田分布在城市之外,城市因为人口增长问题不断的扩建,原本的城墙都住满了人,垃圾和排泄物到处在城市堆积,最后可能因为卫生问题带来的瘟疫导致城市毁灭;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良渚古城,原本用作交通的水道网中堆满了垃圾,同样也是城墙上住满了人,最终不得不扩建,当时的城邦对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普遍没有解决办法
  • 2023-05-24 10:28

    想一想,西方人拿诗歌做历史,而我们偏偏要拿历史做诗歌。我觉得,没必要非要求证这个朝代的存在,因为我们不知道的存在太多了。现在看不到遗迹,不等于没存在过,五千年下来,塑料都能被自然分解了,何况并不发达的数千年前古代社会的物件。

    用户16xxx70 回复:
    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商朝出土的物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甲骨文的龟甲在古代叫做龙骨中药的一种,几千年都没有吃完。)夏朝就抓瞎了,基本找不到或者没有。)
  • 2023-06-28 17:03

    西——xi 夏——xia ,读音很相似的!反正要比“商、宋”或者“殷、衣”更接近些吧。

  • 2023-05-24 00:12

    炎帝也是部落历代首领的代称,与黄帝同时代的是末代炎帝,炎朝传了800年

    包罗万象 回复:
    这个炎帝在神农朝也是极其重要的忠臣国,以至于后世很多知识份子把炎帝和神农混淆在一起了,以为炎帝就是神农,神农就是炎帝
    包罗万象 回复:
    事实上,从史书上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出,炎帝并不是神农,神农是朝。史书写的很明白,黄帝要取代的是神农朝。黄帝收服炎帝后,还和炎帝一起攻打蚩尤呢。所以,黄帝、炎帝、蚩尤都是神农朝的方国而已,其中蚩尤最强,次之炎帝,黄帝最弱。黄帝之所以能够打败炎帝,据说🈶九天玄女的帮忙
  • 2023-06-15 12:18

    知道三星堆,是天上哪三星不,三星堆中,有夏也有商,青铜神树就是鸟身龙首

  • 2023-05-28 07:40

    夏朝的标志就是九鼎

  • 2023-05-25 11:29

    晋南原来的夏部落逃到豫西后又发展起来禹部落。

  • 2023-05-24 17:27

    需要自证什么?商以前有一个政权在哪里,后来的人将他称作夏,谁能证明他没有?

    烽火燎原 回复:
    但后人叫夏不代表这个政权就叫夏,文中不是举例了曾随国和殷商的例子吗? 本来就没否认商之前存在政权,只是对这个政权叫什么无法确定罢了,做研究要的就是严谨,既是给外人看,也是给国人看的。
    星浪 回复: 烽火燎原
    怕是要到夏桀、商汤、伊尹的墓去找
  • 2023-06-04 23:03

    我觉得三门峡水库淹掉了部分关键的遗址。

  • 2023-07-15 11:14

    我有种想法,作为商之前第一个朝代,夏无法理解朝代这个概念,毕竟他是第一个,就没想过后面自己会被人替代的事,所以他们甚至只会简单的把自己称为皇、帝,或者其他什么称号,等商朝替代夏朝,也只是觉得我们赢了,现在我做主,但也没想过具体该把前朝叫什么,也没想过该用朝代这种说法来区分,,直到周朝推翻商朝后,第二次干类似的事有了经验,觉得应该把前面的历史分成两段,顺便告诉世人,我们是第三代。

  • 2023-07-23 10:11

    商朝为什么要尊称前朝,西邑是不是尊称。甲骨文都是商朝刻的吧。

  • 2023-07-23 22:36

    会不会史书所说的夏朝,夏朝人却自称虞朝,虞夏或许是一体的[呲牙笑]

  • 2023-05-23 08:00

    二里头文字是楔形文字,说明中华文明是从中东地区迁过来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21346265 回复:
    所以中东也是中国的土地,必须归还是吧?
    watch 回复: 21346265
    可以可以[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MUMW 3
    2023-05-24 17:55

    xi a

  • 2023-05-24 19:19

    出土的遗迹和文物这么多,但自甲骨文之前却难以找到更加古老的文字。反过来想,找到了,对西方文明而言是有好处的。找不到,确证没有,那么西方文明那种没什么实物却拥有大量文字的历史就值得商榷了。

    萝莉祭天 回复:
    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多的是,你不知道是你无知,因为甲骨文大部分是可以解读的,甲骨文之前的文字量少难以解读而已
    没有名字的用户 回复:
    有没有一种可能,商以前就有文字了,但是文字更倾向一种符号,刻画山石树木上来告知后来者,而商整理这些符号刻在甲骨上,才成了系统文字,更早文字不是找不到,而是过于碎片化,即便保留了下来人们也容易认知为是什么乱写乱画
  • 2023-06-20 09:49

    古人开口第一句 在下某某

  • 2023-06-27 10:33

    商朝为什么要造假?是知道后人要考古给增加点难度吗?这个猜想就好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说我不要当第一个前边加上一个人,我是第二个统一六国的

  • 2023-07-07 08:36

    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西方通过一切手段拼命的在证明它们的传说都是真的,我们用尽一切手段拼命来证明我们的历史都是假的。

  • 2023-07-20 10:54

    古代吃了那么多年的龙骨,估计夏商周的甲骨大多被当做中药煮掉了

  • 2023-05-18 15:30

    夏后氏,意思是西夏后裔

    包罗万象 回复:
    不是的!是蒙古西征后,蒙古贵族自称契丹人給契丹打的广告
    大多数网友 回复:
    夏王称后,商王称帝,周王称王。
  • 2023-05-24 12:51

    睡午觉了,留个印记晚点再详细看

  • 2023-05-24 20:13

    还有唐虞王朝

  • 2023-06-06 11:06

    上下五千年!怎么一直有人就是不明白呢???!!其实最真实的是一万二千年!!为什么读中国史感觉我们是个早熟的民族??!屁的早熟!!!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来说,如黄帝内经完备成系统??皆因前面已经发展七千多年了!!!

  • 2023-06-19 02:32

    商丘市商朝的占领地并不是发源地

  • 2023-06-25 23:18

    国内专家想着怎么把cn搞死,国外专家想着怎么把别国搞死[呲牙笑]

  • 2023-06-29 03:58

    我是相信 唐,虞,夏,商,周,这样的古代

    包罗万象 回复:
    具体来说应该是在虞字里的吴地的南京。南朝国都都在建康(南京),明朝初年在应天(南京),中华民国初年在南京。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吴越之地。
    包罗万象 回复:
    中原王朝政治中心,北方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变,蛋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基本上在华东的吴越之地
  • 2023-05-24 11:43

    就是商朝有没有,都是问号。专家说有就有?

    用户16xxx70 回复:
    春秋时就已经有夏才的记载了。)周人是被消灭的夏人后裔。)是不是那就不好说了。)商人 周人 秦人 都是处于同一时代。)指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建立朝代的时间不同。)
    用户16xxx75 回复:
    又一个藏头露尾的鼠辈,网名看不懂吗?
  • 2023-05-24 05:01

    用国号纪年,应该是秦始皇开始的吧

  • ptsd 1
    2023-05-24 11:30

    [吃瓜]

  • 2023-05-24 11:44

    “文化部”提醒您,用字不规范,后人两行泪

  • 2023-05-24 08:14

    UC文学 上去就两个比逗子

  • 2023-05-24 10:14

    都还只是部落 就开始叫夏朝,那要不要考证一下虞朝,一帮骗经费的

    一不小心啊嚔 回复:
    你说的是大实话!一群骗经费的骗子,有这个钱干啥不好。万恶的美帝才几百年的历史。不耽误它成为头号强国。反观埃及历史悠久,还不是个三流国家。
  • 2023-05-25 14:02

    檀君五万年[呲牙笑]

    好名字没了 回复:
    这有可比性?就说个最简单的,易经的乾卦实际上描述的是经过岁差计算后约3700年前的苍龙星象运行图,这个是可以和考古出来的绿松石龙摆出的星象图对上的[得瑟]
  • 2023-06-05 12:28

    先从人性上来讲这个事情,前面一批厨师走了,后面一批过来接的,会说前面的厨师做的好?

  • 2023-06-12 08:22

    甲骨文中的夏与古蜀人似乎存在某种联系,古蜀人纵目、太阳崇拜,这个已由考古证实。如果再结合古羌族的迁徙路线及目前羌族的分布,或许夏就不那么神秘了,商与夏应该是共存的,甚至夏人一直存在至今[笑着哭]至于夏朝嘛,试试用游牧民族部落联盟制国家的形态解读(可参考契丹、蒙古等),别总抱定夏是大城邦国家的假定也许豁然开朗[得瑟]研究及寻找夏,眼光不能局限在中原!

    好名字没了 回复:
    有推测夏被击败后就是迁徙到了蜀地,夏是联盟制不假,但是同样的,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推测夏应该有很高的天文水平,而游牧不需要这么高的天文水平,所以夏应该已经是一个农耕文化了,之所以找不到,很可能是夏存在的时间或者世系表根本就不是春秋以后记载的那样。
    一路向西 回复:
    蚕丛与鱼凫,对应的是颛顼,
  • 2023-06-19 02:31

    周朝的发源地应该在商朝安阳以西或者以北

  • 2023-07-14 21:49

    夏朝的自称应该是“大夏”,当时的发音跟现在不一样,发dai-wo。历史记载,越王勾践是禹之后裔,大禹墓也在古越之地绍兴,所以吴方言发“大夏”音就是dai-wo。同时,夏朝灭亡时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台湾(台窝湾),且一直使用“大夏=台窝”的称号,所以,台湾对面叫厦门也就顺理成章了。

  • 2023-05-23 23:33

    夏朝存在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短,大概200年左右(现在普遍认为四百年),商朝存在的时间比想象中长

  • 2023-05-27 14:51

    文章的意思是,“夏”这个王朝和时期是存在的,文明是存在的,但是到底叫啥咱不知道

    不会开车的老司机 回复:
    对,意思是名称可能不是史书记载的那样,和随国与曾国是一个国家一样,就如同一个人自己叫张明,熟悉的人叫小龙,别人叫小张,跟他不对付的人叫他什么日的一样,就看最后谁把这个名给传下去那就叫这个名了
  • 2023-06-04 09:40

    就文字来说,它应该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甲骨文表现出了很强的系统性,已经很成熟,但甲骨文是怎样诞生的?它之前有什么文字与其接续?

    芬格尔的风 回复:
    结绳记事。。
  • 2023-06-28 07:32

    历史书上写,大禹之子,启,立国为夏

  • 2023-06-28 13:01

    肃慎在东北或者外东北,周人认为是他的北土,可见周人的势力范围已经是现在大半个中国了

  • 2023-06-30 20:03

    用现代定义成熟国体国家形式去推敲一个初始不完全成形的国体国政,这合理吗?

  • 2023-07-05 09:43

    小编九年制都没毕业就来考证历史问题,心太大了

  • 2023-07-08 11:43

    周以前是非常野蛮的时代,人类生活场景相当猛烈

  • 2023-07-15 09:54

    在周之前的政权对国号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所以商朝和夏朝的考证有很大难度,后人虽然把它们称为商朝和夏朝,但他们本身的记录中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号概念,这种概念是沉淀发展而来,就像始皇帝之前的三皇五帝,到了秦始皇才有了皇帝这一固定概念,汉武之前没有年号,都是经过沉淀和发展才成型,夏商没有明确的国号概念,反而证明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不像某些欧洲国家,完全没有任何文化发展的痕迹和轨迹,突然就文化大爆发,中世纪西方连文字体系都没有建立,却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有千万字的思想哲学巨著,从天而降,无根可考没有发展历程,只凭几本小说就说自己有什么文化,而且他们手中的文化很多还是传教士的中文版本,没有自己的古文原本

聚立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