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了51.1%,较去年同期36.1%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乘用车市场上,每销售100辆新车中有超过一半是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突破50%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足足比国家计划提前了11年。这一历史性节点,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迈上了新的台阶,更标志着新能源车正式成为市场主流。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作者: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新能源首超燃油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零售销量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3.9%,豪华车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3%。
自主品牌的崛起,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传统油车市场,尤其是日系品牌,这一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日系品牌为例,日产、本田等在华销量下降趋势明显。
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公布2024年7月国内业绩,含英菲尼迪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7月销量为47102台(去年销量为59507台),同比下降约 21%。6月,日产汽车国内销量52852台,7月环比下降约11%。
同时,东风汽车集团发布了2024年7月产销快报显示,东风本田7月份销量14229辆(去年同期为54826辆),同比下滑74%。1-7月累计252112辆(去年同期281829辆),同比下滑10.54%。
事实上,进入今年后,东风本田的销量就在持续低迷,尤其是国内价格战开打之后,东风本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又被大幅削弱。为了挽回销量,终端市场优惠也是一降再降,单车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但对于日系品牌而言,降价策略已无法有效挽回销量颓势。除了新能源进度缓慢的原因外,在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正在转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科技感强、个性化的汽车,而日系品牌在这方面相对滞后。同级别中产品,日系车型在“沙发彩电大冰箱”等配置也远不如国产品牌。
以本田的代表车型思域为例,在2024年7月份,排名降至第66位,销量仅为3186辆。这一销量数据相比思域高峰期的月销量两万余辆,下降十分显著。
上月月底,本田宣布计划大幅削减燃油车产能,初步规划将关闭或暂停其在中国运营的7家汽油车工厂中的两家关键工厂。预计减少量约达三成,相当于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具体将通过关闭或调整生产设施等措施,缩减约50万辆的生产能力。
这也是本田中国20多年来首次减产,随着减产计划的实施,也意味着日系车的“好卖”神话彻底破灭。
不光是日系品牌势头被打压,其他合资品牌油车的销量下滑不止。市场份额的压缩已经成为现实,一些合资大品牌首先选择关闭部分门店作为当下策略,消费者开始担心购车后的售后服务问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年7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包括本田、别克、JEEP、雪佛兰、雪铁龙在内的品牌保值率均出现下滑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市场的博弈与共存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相关产业体系将因此不断发展。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围绕新能源车的产业链、零部件供应以及维修体系会加速发展。
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还将进一步加速油车市场的萎缩,这也意味着传统汽修店将面临着更加残酷的洗牌。
除4S店以外,市面上数量庞大的汽修店多以小规模的私人汽修,均以修理传统燃油车为主要业务,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电机驱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意味着汽修技术门槛的大大提高,传统油车的维修和售后服务体系势必将面临转型的压力。
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将持续增长,但并不意味着燃油车市场会在短时间内立即消失。靠着巨大的燃油车保有量,这些维修企业短期内不会有生存危机。不过从长远来看,燃油车不断报废,燃油车的修理市场会逐渐缩小。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目前国内加油站已经开始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这些新形态的综合能源站不仅提供加油加气服务,还集充换电、加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加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这将进一步缩小与传统加油站之间的补能差距。
新旧时代正在交棒。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升级,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售后服务则需要加强基础设施、人员、技术、配件、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汽车行业的格局,也引领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在这场变革中,无论是车企、供应商还是维修服务商,都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