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吴尾越角”的上海,在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双重影响下,孕育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中式与西式的碰撞中传承发展,经过冲突、并存、融合、创新的过程,逐步熔铸出独特的海派文化个性。它们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既被民众所传承,同时也表达着民众,建构着社会,钩沉着上海城市记忆。
非遗与上海地方民俗
一些传统技艺类非遗根植于上海部分地区特有的民俗环境中,其生产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地方文化的缩影,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承载着生产工艺,也影响着地方民俗的形成。
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为例,该技艺的发展,使当地社会在婚嫁等习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传元朝元贞年间,流落于海南岛的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重返家乡,带来了从海南学到的先进纺织技术,改进“捍”“弹”“纺”“织”之工具,使得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当地人“竞相作为”,从事者多为妇女。明代,棉纺织已成为松江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织机十室必有”。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不仅在乌泥泾地区,浦东的三林塘,浦西的龙华、七宝、莘庄、梅陇等地,也几乎家家从事棉纺织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女孩七八岁学纺纱,十一二岁学织布,在当地蔚然成风。明末清初,织布成为当时社会重要的流通商品,女性也由此成为家庭经济的主力军,从而提高了上海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由于纺纱织布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年轻的姑娘正是纺纱织布的主要承担者,为家庭创造了一笔不菲的财富,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种“高陪嫁”的补偿习俗:即姑娘出嫁时,父母尽量准备丰富的嫁妆以补偿她为家庭所作出的贡献,希望她婚后能衣食无忧。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早婚习俗不同,上海市郊的家庭希望女儿能够为家庭多创造财富,不愿意早早将女儿嫁出去,便形成了妻子年龄普遍大于丈夫的“大娘子”习俗。
▲ 8月31日傍晚,游客拿着模型与超级“大月亮”合影。(图片来自中新社)
中西融合影响下的上海非遗
受到特有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上海非遗融汇中西,并呈现出鲜明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特征,这在我国非遗体系中独具特色。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迅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西方文化进入上海,经过上海民众审美观念的过滤,又将过滤之后的西方文化融入上海文化的大熔炉中,使其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
绒绣技艺于上海开埠后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最初由上海绣工加工半成品供外商出口,后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改良,形成了具有海派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类,其效果甚至远超西方产品。1950年代,上海绒绣发展尤为兴盛,成为中国外贸企业创汇的好产品,不仅连年创汇,而且能为国家换购回紧缺物资,为上海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绒绣在继承西方技艺的基础上,又发明出劈线、分股、复色、接色等专业技艺,使有限的色线产生无限的色彩效果,解决了西方绒绣技艺在绣制人物肖像时色彩转折过渡的难题。传承人高婉玉绣制《中苏友好大厦夜景》时,突破材料使用的局限,采用人造丝绒来表现灯光,使画面达到了华灯璀璨的效果,后又将发光彩帷绒色线融入工艺,弥补了西方绒绣无法表现作品高亮度部位的不足。
如今,上海绒绣已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代表性符号。中西合璧影响下形成的上海绒绣,在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趋时务新的特质,近日,上海绒绣洋泾传习所响应上海市文旅局的号召,以“建筑可阅读”为主题推出了上海绒绣封面笔记本,封面使用绒绣技艺勾勒出武康大楼、上生·新所、马勒别墅等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形态,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非遗的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上海城市记忆
上海非遗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有着相当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主动再创造的潜能,它们不断寻找与现代化进程中各要素的契合点,探索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已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走入创意剪纸,不仅创作出连环画式的大型剪纸长卷,设计出大型剪纸装置艺术,而且突破了传统剪纸的种种局限,与现代、后现代艺术相结合,打破了剪纸需要用“纸”来做的理念,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纯的“纸”到综合材料的运用,将剪纸造型和纹理表现在实木家具上,使生活艺术化。又如,近年来,王渊超采用吉他弹唱的形式创编出新上海童谣《苏州河》《静夜思》等,并将这些作品应用于小学生教育、沪语教学,或将其贯穿于亲子活动中,使童谣在新上海人群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上海豫园灯会也在现代技术的烛照下得以创意重构,连续两年以“山海奇豫记”为主题,融灯彩、沉浸式国风体验、线上线下趣味互动于一体,运用AR技术结合实景,呈现了一场神话游历新春灯会。灯会上,豫园商城与城隍庙联动,恢复老上海上元良宵“天官鳌山灯”赐福巡游的民俗传统,熔古铸今,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事业、创意产业的结合。
上海非遗与上海城市记忆之间是互为建构的,城市记忆为非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有的环境,而非遗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又凝结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基因,逐步深化着上海城市记忆。非遗中所蕴含的理念神韵、知识智慧,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上海民众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休闲娱乐、弄堂人情,形塑着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它们在当代社会环境、现代化技术、市场经济的诠释下,必将激活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活力,焕发出新的文化价值和产业生机,由此创造出的新时代上海城市记忆也将有利于巩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完)(原标题:互建互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上海城市记忆)
作者/黄亚欣 郑土有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