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史(上)

钱币大学堂 2024-09-29 14:43:58

老银元(机制银币)在中国近现代社会曾经流通和使用了一百多年。当年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形形色色的银元,既包括本国制造的各种银元,还有几十种外国银元也在中国的市场上流通,品种有几百种。老银元的流通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一、晚清时期的机制银币

清代中晚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银币开始大量流入中国。由于西方银币形式划一,使用方便,在社会上不胫而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用外国银币套购中国白银的现象,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在这种局面下,清政府决定顺应时势,自铸机制银币。

晚清的机械自铸银币,从吉林开始。光绪十年(1884年),中国第一套机制银币在吉林机器官局铸造厂诞生,全套共五枚,面额分别为一钱、三钱、半两、七钱、一两五种,但未获行用。

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制银币,加之铸造后未及盛行即被废止,所以传世稀罕,弥足珍贵。中国大规模正式开始机制银币于广东。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清政府批准在广东设局铸造“光绪元宝”银币。这种银币因为铸有蟠龙,俗称“龙洋”。周围饰以汉、满两种文字,印有“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字样。因以库平七钱三分为率,并将英文铸于正面,以便与外国银币进行交易,故亦称“七三反版”。

光绪十六年(1890年),“七三反版”停止铸造,改铸库平七钱二分。此种银币因仍用旧范,只改纪重,故称“七二反版”。“七二反版”银币试铸后,因将英文置于银币正面的中国年号之内,被清政府以与体制不合为由禁止发行。“七二反版”银币停铸后,广东钱局造币厂根据户部钦准体制,将正面纪省名、币重的英文移于背面,背面的汉文移于正面。光绪十六年,正式广为鼓铸这种第三版,即普通版的“光绪元宝”银币。此种银币被称为“广东龙洋”,直径39.40毫米,重26.6-27.2克,成色90%。因为成色良好,人们乐于使用,后来又鼓铸银辅币数种,开始广泛流通。于是各省均照样仿铸,行用范围极广。据现存实物及有关著录看,当时币制并不统一,其重量、名称亦不一致。此后各省群起效尤,竞相设厂鼓铸,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广,即已迅速在全国展开。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已有天津、广东、湖北、北洋、江南、新疆、安徽、湖南、奉天、吉林、黑龙江、福建、云南、台湾等十余个省区设厂铸币。由于各省各自为政、钱法混乱,银币成色重量不一,且 以省名,互相抵制,流通不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下令除广东、湖北两局处,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遭到地方势力强烈反对。同年,在北京筹办“京局”(即中央造币厂),拟铸“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银币”,次年就毁于八国联军入侵。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建天津户部造币总厂,欲铸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以求统一货币铸行权,未果。后曾酌留江南、北洋、湖北、广东四处分厂,并令各省造币厂停止扩充,统一更名为某省户部造币分厂,所用币模均由总厂提供,亦不能如愿。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湖北省造币厂铸造大清壹两银币,因流通不广而告停铸。光绪三十一年,成都造币厂仿效印度卢比,铸造光绪皇帝像,三钱二分为主币,一钱六分及八分为辅币,亦仅用于西康地方,这是我国官铸币中首次铸有帝王头像的银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试铸银币,当时因七钱二分与一两二种本位问题未解决,故所铸之银币,种类繁多。清廷内部围绕银元以“两”为单位抑或以“元”为单位展开激烈争斗,坚持“两”单位者依托慈禧太后为首之后党,赞同“元”单位者以拥护光绪大帝变法维新为号召,如是,“元、两之争”逐成封建保守势力与维新变法势力间权力斗争之一方面,两派针锋相对,论争俞演俞烈。至清宣统二(1910年),赞同“元单位”一派终占上风,是年10月,清廷颁布“币制则例”,规定“中国国币单位”着即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元为元币,重库平二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币、及五分镍币,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钢币为辅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永为定价,不得任意低昴。造币总厂按此条例先后铸成,“宣统年造大清银币”及“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等。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设立币制调查局,二年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正式规定银币为本位币,以“元”为单位。宣统三年五月,由户部天津造币总厂开铸“大清银币”。直径39毫米,重26.56克,成色90%。有材料认为: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到1913年底全国共铸银元约2.2亿元,小洋约铸2.3亿元,估计清末货币总量(包括中外银元、银锭、银角、铜币、纸币等)为20.97亿银元。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更多钱币收藏资讯及干货分享,请大家点一个免费的关注、免费的赞!感谢大家!

3 阅读:279

钱币大学堂

简介:传播钱币知识,弘扬钱币文化,分享收藏经验和市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