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永胜。
永胜县地跨横断山脉和滇西北高原两个地貌单元,属三江并流的边缘地区,有“滇西北粮仓”、“鱼米之乡”之称,境内边屯文化、他留文化等人文景观丰富。
一起来看丽江永胜第1批、第2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3大最美古村落,你知道几个?
1 永胜县期纳镇谷宇村
谷宇村隶属永胜县期纳镇大沟村委会,是在明代“戍边屯田”大背景下孕育出的一个古村庄。谷宇村中望族李姓始祖李远,就是明朝“洪武调卫”来到永胜的。
谷宇村的选址和布局是十分讲究的,巧妙利用地形,依山就坡而建,素有“村庄朝着山坡建,土地留给子孙耕”美誉。全村西北背靠月亮坡、老虎山,东南面向海河,隔河不远又与花园坡、中家坡、大水井坡等小山丘形成对望之势,可谓“后有靠山、前有流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自然风水宝地。
谷宇地处期纳镇西南部,东距期纳集镇3公里,北距永胜县城50公里,历史上是马帮商家前往涛源(旧称陶营)金江街的重要通道。 如今留下许多古朴的建筑。
村内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清代建筑魁星阁是谷宇村的标志性建筑,其飞檐大气中又充满精致,让人叹为观止。村内的走马转角楼,雕龙画凤的屋檐,有山水字画的斑驳墙面,充满古风古韵,也充满光阴的故事。
2 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
清水村,位于云南丽江永胜县,是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明朝年间,朝廷在清水村设驿站,并得名“清水驿”。清代后期清水村规模壮大,民间称之为“清邑”或“清邑约”。
清水村东倚交椅山,面朝凤凰山,南北梭形延展,自然风光优美。民居在自然环境的映衬下朴实而生动。村落遵循明清时期形成的“三街十八巷”布局,中原与滇西南少数民族风格融合的特色突出。村落主街巷长达1.8公里,由南到北贯通全村,旧称“皇街”。从南阁楼至北阁楼,主街巷两侧的古民居鳞次栉比。
清水村的传统建筑包括寺庙、驿站 、祠堂、住宅、戏台、官仓、私塾等。这些建筑雕刻精细,彩绘美观文雅,其中瑞光寺大殿、黄家宗祠等6栋明代建筑保存较好。瑞光寺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正殿坐南面北,屋架为穿斗抬梁式木架结构,保存完好,用料粗重厚实,雕刻古朴流畅。青筒板瓦屋面、夯土墙和悬山顶独具特色。
清水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饮食文化传承至今。滇剧是清水村的传统戏剧,也是村民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村落现在仍保留滇剧的演奏乐队。清水村的丝窝糖、扣肉、粉丝、甜糯米饭、乳扇、炒酸肠、炸藕片等美食广受好评。
3 永胜县三川镇翠湖村委会翠湖村
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翠湖村委会翠湖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不仅田园风光优美,而且边屯文化底蕴丰厚。
状元楼是这里存留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它不仅“起山落脉”,而且采用“斗栱”加大屋顶出檐,便使屋顶更具飞檐翘角之势。古代文人将它们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就像翚鸟展翅高飞,使笨重物体变得轻巧,这是古代匠人的一种创造。
翠湖状元楼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它的建筑技巧,重要的是明代四川新都状元杨升庵曾经旅居于此。正德六年,24岁的杨升庵参加殿试得状元,并被委任为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37岁的杨升庵因“议大礼”得罪皇帝,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保山市),长达35年之久。期间,他曾途经永胜往返于川滇之间,留下在永胜传播中原文化的遗迹。
时至今日,翠湖村仍保留着明清以来的传统建筑,其中历史建筑7栋,传统民居建筑550栋。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四合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芮家大院和徐家大院。从其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来看,翠湖四合院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但是由于自然环境与审美情趣上的不同,以及受到近邻白族、纳西族住宅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与内地四合院不同的特点。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