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发表?学术界有争议

5楼的男人 2024-06-20 16:34:35

嫦娥六号完成全球首次月背采样任务,正在返回途中,根据最新的报道,还有几天时间,嫦娥六号就可以安全到家。

对于人类从未涉足的月球背面,想来一定会诞生大量的“突破”性的新发现,甚至一些新的发现会让人类对月球有颠覆性的认知。

就像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认为月球没有“水”,直到2009年,月球轨道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到有水的存在,而从嫦娥五号的样本中,发现了水的存在,证实了水在月球真实存在。

这从侧面说明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依然比较少,在月球上有许多未知的可能性,等待人类的发掘。

因此,嫦娥六号这次带回的月壤样品,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这些发现一定程度上,会让人们重新认识月球。

而对于嫦娥六号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会有一个载体,把这些发现公布出来,被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涉及到论文的发表问题了。

虽然,嫦娥六号还未返回地球,但是在学术界已经发生了争议,那就是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本是用中文发表,还是用英文发表?

英语在学术界的使用,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广泛

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全球使用英语的人数是13.5亿人左右,与中国的人口总数差不多,英语在全球占比大约是17.8%左右。

而与英语使用人口不同的是,英语在学术界的使用程度,呈现出绝对压倒性的趋势,达到了98%左右。

从这份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学术成果,都是以英语作为载体公布和发表。

而与之作为代表是《自然》和《科学》两大全球顶级期刊,能够在这两大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则是代表着某种学术成就,被全球所认可。

回看英语在学术界的统御地位,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比重越来越大,而在这其中,主要是靠着英美两国接力完成的。

在自然科学领域(SCI数据库)中的论文数量进行分析,发现在1900-1944年期间,英语的论文数量约为67%,德语和法语的论文数量为25%和8%左右。

这个时期的英语虽然在学术界占比很大,但是还没有达到绝对统御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德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家,都是用德语来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

例如爱因斯坦,其最重要的学术论文,就是用德语进行发表,正是这一批优秀的德国科学家们,才让德语的论文数量占据了全球的1/4。

而在差不多时期的法国,也同样涌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例如居里夫妇,首次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其同样用自己的母语,也就是法语进行发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法语在学术界的地位。

在50多年前,在1969-1977年间,根据论文数量分析,此时英语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比例大约为81%左右,这是由于二战之后,德法两国的人才流失,导致德语和法语的论文数量急速减少。

而此刻一个超级大国耸立起来,这个就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俄语,在那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用俄语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一度达到了17%左右。

然而随着阿波罗登月,美国最终赢得了美苏太空竞赛,在学术界逐渐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接着苏联轰然倒塌,唯一在学术界与英语对抗的俄语也失去了助力,逐渐从历史舞台退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语逐渐呈现出压倒性优势,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英语的论文数量已经达到了98%。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经过数百年的推广,首次在学术界达成了一致,成为学术界的通用语言,达到统御性的地位。

用中文发表嫦娥六号论文,有助于提升中文影响力

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潜规则”,用中文发表学术论文被视为一种“禁忌”,由于缺乏国际影响力,用中文来发表论文,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这会降低论文发布者的知名度,被视为是一种“牺牲”。

2020年嫦娥五号在月表采样返回后,这是人类在中断半个世纪后,再次涉足月球表面,可以说意义重大,这次采样也有重大的发现。

然而,在2021年发表4篇有分量的论文中,全部发表在《科学》和《自然》期刊上,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英语论文对于研究人员的吸引力,发表英文论文,不仅可以增加知名度,而且还更能被国内的科研机构所接受。

中文使用人口虽然达到了14亿,使用人口数量虽然达到了17.5%左右,然而中文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在全球仅排在第三位,占比为0.59%,影响力可以说是非常微弱了。

也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些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都是削尖脑袋要在英文期刊上发布自己的新发现,只有如此,才被他们认为是科研的正途,而用中文发布,有种上不了台面末流的感觉。

实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一些科研工作者也想在科研上面提升我们的影响力,而要在这方面提升影响力,首先就要解决重要学术论文的比例问题。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形成了嫦娥六号发现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发布的争议性问题。

实际上,中文论文数量曾经占比也没有这么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不被欧美认可,当时的科研人员研究成果,都是用中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像屠呦呦获得诺奖的科研成果,就是用中文发布的,这同样也不影响其最终获得了诺奖。从这也可以看出,在那一段时间里,中文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与外界交流扩大,国内一部分人才进入到欧美国家,另外一部分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认可,逐渐开始用英文代替中文,在学术界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2022年,中国发布影响力的论文数量为16349篇,占据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绝大多数都是用英文发布,为英文论文统御全球做嫁衣。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科学技术影响力,都与中国在学术界的地位不太匹配,我们想要实现科技超越,那么就一定要扩大中文学术影响力。

而嫦娥六号带回的这些重大发现,无疑是一个契机,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背首次采样,那么一定会有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如果是用中文进行发布的话,那么势必会引发全球科研工作者关注中文论文,进而提升中文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你认为嫦娥六号的重大发现,是用中文发表,还是用英文发布好呢?

6 阅读:1236
评论列表
  • 2024-06-24 12:43

    以后都用中文,想了解成果就学中文

  • 2024-06-23 23:19

    还是以中文发表的好,能高中文在世界的影响力,如果国家有什么科学成果就以英文发表,将是自损形象,要确立国家自己形象,另外增加各国学中文的热情,使他也可來中国学习,也可招聘中文人才岀外任教,也能增加人员就业。

  • 2024-06-24 12:46

    中国现在的专家,特别是什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说白了就是犹太昂撒人养的一群狗,你让他们用中文发表论文,他们怎么到他们的主子那里要狗粮呀?

  • 2024-06-23 21:09

    肯定是中文发布了

  • 2024-06-24 12:29

    很多研究成果需要别人认可,也是无奈。像这个是中国独占的,他巴不得赶紧了解你的内容呢

    5楼的男人 回复:
    如果能够趁这个机会提高中文在学术圈的地位,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怕,有些专家上赶着用英文发表。就像去年,有些专家不顾中国人的安危,急着把中国人的基因图表发布出去一样。
  • 2024-06-25 10:14

    建议用英文的不是汉奸就是公知。

  • 2024-06-26 20:08

    当然是英文,不能糟蹋汉奸的努力

  • 2024-06-29 09:23

    支持用中文发表,没必要再崇洋媚外,特别是一些我国独有的技术论文让他们牢牢记得是中国人的成果

  • 2024-06-27 07:41

    毫无争议,用中文。

  • 2024-06-24 05:43

    用中文发表!中国也可以改变世界!!

  • 2024-06-26 11:41

    哇靠,小编有啥争议,肯定用中文。联合国中文也是官方语言。

  • 2024-06-26 22:05

    如果中国是走在前面,当然是用中文发论文,只有用母语才讲得合适

  • 2024-06-26 10:13

    用甲古文发表!

  • 2024-06-25 19:00

    一定要用中文,这是一个规范性动作,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 2024-06-25 13:57

    在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个国家都在努力研发自己的科技技术。然而,我们是否可以用华夏文明来构建科技体系,从而发展出纯国产的科技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纪元历、度量衡、思维模式、历史背景、审美语言文字等来制订我们的标准。这样一来,我们就掌握了科技标准的话语权,发展出来的科技也将是纯国产的。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科技体系来发展我们的科技技术。例如,我们可以研发出一种计算机,它可以识别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字,并且各个国家的文字都可以用来编程。由于华夏文明是三维文明,所创造出来的科技也是三维科技,因此它能够很好地读取和吸收外国二维文明的文字。这样一来,国人只要接受过基础教育,就能够上手参与到科技研发之中,而无需学习英语或西方的思维逻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国人的科技素养,还能够避免被西化、被洗脑、被策反的风险。总之,用华夏文明来构建科技体系,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思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展纯国产的科技,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科技实力。

  • 2024-06-28 13:05

    国家电网:?英文!

  • 2024-06-27 14:42

    哎呀用多国文字发表不就得了

  • 2024-06-27 15:48

    用文言文发表让老外也来翻译我们的语言。

  • 2024-06-25 16:35

    建议以后所有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全部用甲骨文发表!

  • 2024-06-26 20:22

    不用中文,永远无影响力。

  • 2024-06-28 10:52

    时代变了,就像西方崛起以后普及英文,如今风水轮流转

  • 2024-06-26 09:10

    英语在世界的普及更加佐证了英美对世界的侵略恶行。英美等西方的崛起就是一部侵略史。

  • 2024-06-25 11:53

    是提高汉语影响力的时候了

  • 2024-06-26 12:19

    为什么要用英语,这可是中国人努力的奇迹,以前的四大发明,没有用英语,外国佬不照样学会了[得瑟]

  • 2024-06-26 20:44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当然是要用中文发表了

5楼的男人

简介:感受世间万物的神奇,一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