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怎么就不行了呢?

冰岚说社会 2023-10-09 12:29:20

日本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和低迷。对于日本的经济大家一直都在说“失去了的20年”,后来又说“失去了30年的日本”。

可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一直以来好像并没有真切感受到日本经济的低迷,特别是日本的制造业,在很多人心目中日本企业和日本品牌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制造”都是高品质、高性能的代名词,在全球制造业中享有盛誉。依靠制造业,目前的日本依旧是一个能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达国家。

但是,最近几年,日本企业和日本品牌给人们的存在感似乎在不断减弱,日本企业的产品好像也很难再带给大家惊喜感。

尤其是日本一直以来作为支柱产业并引以为豪的汽车产业也出现了衰退迹象,日系品牌的汽车近年来销量持续暴跌。铃木、三菱都已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从今年上半年的日系汽车在我国的销售数据来看,残留下来的丰田、本田、日产的销量也都大幅下滑。丰田销量为87.94万辆,同比下降2.8%;本田 52.97万辆,同比下降22%;日产35.85万辆,同比下降24.4%。

2022年,整个日系车企在中国销量为409.2万辆,同比下降10.3%,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2022年跌破20%。

现在提到日本车,给人的感觉就是,配置廉价、技术落后。

与日系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国产自主品牌,把日系车和很多国产车放在一起,感觉日系车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那么日本怎么了?怎么就不行了?

回顾历史,从战后的1945年到1980年,依靠引进和模仿美国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日本制造业从战争废墟中快速恢复并崛起,逐步实现了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尤其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等日本产品席卷全球,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1980年到1990年,日本制造业面临着石油危机、日元升值、贸易摩擦等挑战,开始转型升级,发展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如电子芯片、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加大了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和支持。1979年,索尼推出了全球首款随身听,即Walkman,引领了随身音乐娱乐的新时代。

同时,1985年东芝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名为T1100,标志着便携式计算机的诞生。这一时期的日本企业在电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塑造了全球科技产业的格局。

从1990年到2000年,日本制造业受到了“泡沫经济”的冲击,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制造业竞争力下降。日本面临着国内市场饱和、国际竞争激烈、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索尼、松下等大企业一度陷入经营困境。随着中国、韩国的崛起在电器、电子在些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日本企业受到极大的冲击,日系品牌也且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海尔、美的、三星。

从2000年至今,日本经济、日本制造业在一直不断的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着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全球经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日本在这些领域似乎一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日本经济仍不见起色。

追其原因,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变化个人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降低,认为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老年人对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敏感度不高,对新产品的适应度不高,因而影响整体的科技创新与进步。

日本面临及其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9.1%。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制约日本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喜好日系产品的消费者通常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和品质感。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环境正在经历转变。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群体,相对于传统品牌更加看重智能化和科技感。

在这个新时代的视角下,日系产品因其相对保守的设计和传统的技术而显得过时。尽管它们拥有高品质和耐用性,但这并不一定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偏好。相比之下,国产自主品牌通过大胆的个性化设计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和审美。

不可否认曾经的日本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伟大的产品,也成就了很多伟大的品牌。但是现在的日本已经很难再给国人带来惊喜的感觉了。

网友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此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0

冰岚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