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潮:唯一无军籍航天员,为中国航天放弃北大,如今他在干啥?

香寒阅览趣事 2024-11-07 10:58:43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一路走来,高光时刻不断,妥妥的“国之重器”。

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成功发射,让中国人的足迹踏上了浩瀚的宇宙。

这其中,航天员自然是绝对的主角,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挑战着人类的极限,个个都是顶流,堪称“人间星河”。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有点不一样,他就是桂海潮——中国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载荷专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没穿过军装就飞上天的航天员。

从云南田埂到星辰大海

桂海潮,1986年生人,老家在云南施甸,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爸妈都是农民,每天辛苦耕作,生活过得挺拮据的。

桂海潮从小就知道,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

于是,他开启了“学霸”模式,一路狂飙。

小学、初中、高中,桂海潮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做题,堪称“卷王之王”。

信息来源:云南籍航天员桂海潮:从小是“学霸”曾为航天梦弃报北大——人民网

用他发小的话说,这哥们儿上学那会儿,基本没啥娱乐活动,放学回家就一头扎进书堆里,甚至晚上睡觉都得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学习。

偶尔有点空闲时间,也是帮家里干农活,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份努力,最终换来了回报。

高中时,桂海潮一直成绩优异,高二时参加了一次高考模拟,分数已经足够考上不错的大学。

到了真正高考的时候,更是超常发挥,直接考上了北大的分数线。

这在他们县城,绝对是轰动性的大新闻,老师、同学、家长,都觉得这孩子前途无量。

他的班主任更是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刻把他送进清华北大,毕竟,能培养出一个清北学生,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荣耀。

大家本来以为桂海潮会选北大,结果他却出人意料地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虽然也是名校,但和北大比起来,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未来的发展前景,都略逊一筹。

一般人肯定都会优先选择北大,毕竟这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的“象牙塔”。

桂海潮为啥要放弃这个“黄金机会”呢?

这背后其实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杨利伟带着全国人民的飞天梦想,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个航天员。

这一历史时刻,让当时正在读高二的桂海潮深受震撼。

他被杨利伟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被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所鼓舞,一颗航天梦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他暗下决心,要投身航天事业,为中国航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这个梦想,他放弃了北大,转而选择了北航,走上了自己的航天之路。

进入北航后,桂海潮继续保持着“学霸”本色,刻苦钻研航天知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研究生,并在2014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后来,他决定出国继续深造,学习更先进的航天技术。

在国外的那几年,桂海潮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和梦想。

他知道,自己背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航天技术,才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多做贡献。

三年后,他学成归国,回到母校北航,成为了一名副教授,继续为中国航天培养人才。

2017年,年仅31岁的桂海潮,凭借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开始带领自己的学生进行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

从象牙塔到发射塔

对很多人来说,当上博导已经是事业的最高点。

但对于桂海潮来说,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他心中始终燃烧着那个航天梦,渴望能够亲身参与到载人航天任务中,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会终于来了!

中国航天局宣布,要选拔一名载荷专家加入航天任务。

桂海潮听说后,立刻就报了名。

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实现航天梦的唯一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全力以赴。

经过多轮选拔,桂海潮最终成为了备选航天员。

这对他来说,既是鼓励,也是考验。航天员选拔,出了名的严格。

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还得身体素质好。

毕竟,在太空环境下,航天员要面对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没有强健的体魄,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以往的航天员,大多都是从军队中选拔出来的,特别是空军飞行员,他们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非常过硬。

而桂海潮,一个从未有过军旅生涯的学者,他的体能无疑是最大的短板。

他知道,要想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自己得比别人更努力。

根据中国航天局公布的资料,航天员的训练内容涵盖八大类、200多个科目,训练强度极高,每一项都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

高强的失重训练、超重训练……

这些训练项目,对于没有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桂海潮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就拿高G过载训练来说,由于飞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加速度,航天员的身体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很容易导致晕厥甚至死亡。

空军出身的航天员在部队时经常做抗过载训练,所以他们对这种环境已经有一定适应能力了。

但对于桂海潮来说,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他回忆说,第一次进行过载训练时,感觉整个人就像被一块巨石压住,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仿佛要窒息一般。

除了高G过载训练,桂海潮还经历了失重训练和超重训练,这些项目也都让他吃了很多苦。

失重训练需要在特制的飞机上进行,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环境。

每次训练,桂海潮都要经历多次抛物线飞行,体验忽上忽下的失重感,这让他感到恶心、呕吐,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超重训练则需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上进行,模拟飞船发射和返回时的超重状态。

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桂海潮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快要被甩出体外,脸部变形,呼吸困难,甚至一度失去意识。

好多次,桂海潮在训练中都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

他一直没放弃,因为他心里有个念头:为了中国航天事业,为了自己的梦想,必须坚持到底。

他咬紧牙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的训练项目。

2023年5月29日,桂海潮的名字出现在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乘组名单中。

他成为了中国首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载荷专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没有军籍的航天员。

这一刻,他终于圆了多年的航天梦。

桂海潮的使命与担当

桂海潮进入太空后,主要负责开展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作为一名载荷专家,他需要操作各种复杂的实验设备,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

在太空的五个多月里,桂海潮和他的队友们一起,完成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开展了空间站舱内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等,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除了进行科学实验,桂海潮还参与了空间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他得定期检查空间站的各种系统,确保设备运转正常;还要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完成外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在太空中,一点点小错误都可能带来大问题,所以桂海潮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专注。

在太空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航天员们离开地球和亲人,得学会应对孤独和寂寞,保持积极的心态。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作息安排,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还要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桂海潮会通过与家人视频通话、阅读书籍、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桂海潮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太空之旅,为中国航天事业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到地球后,桂海潮一刻也没闲着。

他回到了熟悉的校园,继续教书和做研究。

他将自己在太空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教学中,激励着学生们勇于探索未知,追求梦想。

他还将太空实验的数据和经验应用到科研项目中,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2024年4月,桂海潮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这是国家对他的高度认可和褒奖,也是对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桂海潮说他会继续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出力,并随时准备再次飞往太空。

他觉得,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肯定会有更多机会让他再次飞向太空。

桂海潮的老婆是政法大学的教授,她一直默默支持着他的航天事业。

在桂海潮执行航天任务期间,她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让丈夫可以安心地在太空中工作。

她也为丈夫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笔者认为

桂海潮的故事,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它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无私奉献、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包容性和人才的非凡。

桂海潮,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他的经历证明了,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航天人的辛勤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

他们是国家的骄傲,是民族的英雄。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将会继续努力,探索更遥远的宇宙。我们相信,在更多像桂海潮这样的优秀人才的努力下,中国航天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而桂海潮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奋斗的励志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时代缩影。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不断突破的精神。

他的成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让他们更有动力投身科学事业,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像桂海潮一样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为中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0

香寒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