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这8种情绪信号,你会发现身体在偷偷爱着你

张德芬空间 2024-10-05 12:05:38

亲爱的,上一次你被情绪裹挟是什么时候?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烦恼和挑战。每当生命课题迎面涌来的时候,总会让人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但负面情绪它不是恶魔,而是一种生命语言。

读懂每个负面情绪的“暗语”,会成为我们穿越人生课题的重要能力。

请觉察以下这8种黑暗情绪背后的语言,让它带你看见生命更广阔的面向。

抑郁,是生命在提醒你该做自己了

经常听到很多女性吐槽自己的“一格电”状态:

“做什么事都有点力不从心了,忘性大,脾气还容易上来,有时还莫名想哭”;

“有时想学习考个证,可每次拿起书,总忍不住刷短视频,停下来就感觉空虚难受”;

“哎,谁说不是呢?上班没意思,掰着手指头等退休,想再努力一下,根本使不上劲,感觉心力不足”……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负面,感觉自己很糟糕时,就会陷入这种力不从心的抑郁状态,其实这是生命在提醒你:

向内看,做自己。

此刻,你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

是否因为不曾被好好对待过,你觉得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是否因为不曾在事业上有过成功体验,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是否因为不曾被温柔地托举、回应过,你觉得自己是孤苦无依的人?

但这些“觉得”,它是真的你吗?

为何人生至苦的时候,我们会感觉那一刻苦如此真实?

因为我们在通过深刻的苦,体验过着的感受,我们需要抓住这种深刻的感受。

而我们之所以要经由极致的低沉,抑郁情绪来体验生命,本质是生命力被压抑了。

即——因“抑”致“郁”。

所以,低迷抑郁的状态其实是在提醒你:

我真正需要体验的,是真实的活着的感受。

你当下需要做的是先看见并且抱持“抑郁”的自己,然后清醒的觉知到:它是对的,它是来提醒我绽放更强大的生命力。

谢谢它的存在,我可以带着这份允许,把本源的生命力活出来。

孤独,是一个人走向真实自我的开始

孤独,是中年人最强烈的情绪之一。

有位女性朋友曾被一个已婚男追求,频繁被暧昧消息轰炸,她不堪其扰,却又狠不下心彻底冷脸。

对她来说,这样的连接似乎也能带给她一些情感慰藉。

而那位想出轨的已婚男性,也同样在承受着孤独、压力和无助,有强烈的倾诉欲望。

其实,很多中年人都渴望从婚外情中找慰藉,这似乎成了个隐秘的生态圈,无数人希求用这种方式找到生活新的支撑点。

然而,这种“相互输血”的方式,只是两个孤独的人在幻想的“桃花源”中相互损耗,相互蹉跎而已。

当幻想破灭,他们才恍然惊觉,看似温暖、美丽的“桃花源”,原来只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幻。

彼此间的依赖与寄托,瞬间化为泡影,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与悔恨,甚至成为了生命中难以释怀的痛楚,造成了巨大的人生遗憾。

实际上,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是热闹喧嚣的世界,留给你与自己对话的空间。

面对孤独,答案只有一个:回归自我,走向更深更圆满的“孤独”中去。

外境的一切人事物,必定不能让人满足。而孤独只是提醒你换一个方向,追求生命的圆满。

孤独会让人体验到无助,但一旦你能穿越孤独,你将体验到更自在的幸福、自洽。

容貌焦虑,女人将开启更成熟的美

你是哪一刻开始害怕变老的?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女性P皱纹、瘦腰瘦脸,晒出自己的美照,期待能展示更年轻的自己。

同时,女性也是医美的最大受众群体之一。所有女人都爱美,渴望逆生长,会在脸上花很多钱。

可不少人表示即便每年在脸上花费巨大,但肉眼可见的衰老还是会让自己很惊恐。

很多女性会把“我老了”=“我不美了”,进而无意识地将自我否定、自恋受伤、自我批判全都投射在了一张老去的脸上。

但这个念头它是真的吗?你是否也见到过40岁甚至年过60依然风韵迷人的女人?

其实细想你会发现:持续保持容貌的少女感,只是商家对女性的营销绑架罢了。

当你感受到容貌焦虑,是生命在提醒你,你即将进入更成熟的人生状态中了。

这份成熟与圆融,是你不再让自己束缚在皮囊之上,而是看到生命更广阔的面向。

你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了,你会发现这世界同时拥有不同韵味的美丽:

18岁,健康的身体、规律的生活方式,让人看到自律之美;

30岁,通过阅读提升的认知,让人看到智慧之美;

60岁,内在的从容平静,让人看到成熟之美。

18岁很美,但60岁也很美。

人生任何阶段,你都可以绽放。

痛苦,是另一种“安全”

很多人说,婚姻是精准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报应。

有一位婚内单身的女性,老公家暴、出轨、败家。而她尝尽冷暖和辛酸,唯一的人生动力是把孩子拉扯大。

而早在结婚前,他就已经对她很冷漠,有大量出轨迹象。

不仅如此,当时还有个条件很好又很痴情的男生在追她,她却依然无法离开出轨男友,勇敢转身追求新的幸福。

因为她复制了母亲的婚姻,这样糟糕的男人,是她最熟悉的“男人”。

比起选择一个优秀的男人,体验到自卑、害怕被优秀伴侣抛弃的恐惧,她宁愿选择一种从小熟悉的痛苦。

所以,很多人的痛苦都是潜意识的主动选择:

痛苦中有熟悉的依恋感,这是养育者对待自己的方式。

留在痛苦中,意味着可以不做改变,不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焦虑。

受苦者的身份和标签也是有意义的:这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和付出。很多缺失存在感的人,往往需要痛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所以,当你体验到痛苦时,是生命在提醒你,是时候穿越自己熟悉的痛苦模式了。

觉察这份熟悉感来自于哪里,然后在当下慢慢改变,慢慢积蓄自己走另一条路的勇气。

愤怒,是我不够好也可以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和孩子处成了冤家。

为了逼孩子好好学习,上演各种鸡飞狗跳,满屋都是刀光剑影。

有位父亲曾愤懑:“想想自己各方面都挺好的,但无奈生了这样的孩子,哎。”

人到中年,如果家里有个“不成器”的孩子,会成为父母的心病。各种愤怒和不甘,化成这样的局面:

你为什么要给我丢脸?

你凭什么不能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但问题在于:孩子是先感受到父母的鞭策,才会奋起直追,还是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才会生出前进的动力?

所以,父母更应该先觉察自己愤怒与指责背后,是否有很多渴望被看见和认可的需求?

才会觉得“没出息”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人生污点一样,玷污了自己的价值感和荣耀。

而一个人恰恰是因为没被接纳,才被困在糟糕的感觉里,才无法珍视自己,更无法积极向上。

所以,当一个人表达愤怒时,是他的心灵在暗吼:“我不够好,是不是也可以?”

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接纳的,这是生命如其所是。

糟糕的困境,会因为这份允许,走向更有生命力的地方。

麻木:是潜意识在提醒你,

该换一种生活了

朋友说,在别人看来,她一切都好:人缘不错,工作不错,生活不错。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很久没有很强烈的情绪感受了:

去旅行看名山大川,她觉得不过尔尔,不就是和电视里看到的一样吗?

看电影时,别人在捧腹大笑,自己无感;别人感动到流泪,自己心无波澜,没什么触动。

不仅如此,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时刻,比如买房买车,她也没有成就感。

那些情感色彩强烈的词:悲痛、欢快、激动、感动、喜悦、兴奋,好像都与她绝缘了,变得好陌生。

她困惑地问:“我是不是得了空心病?”这让她没有真正活着的感觉。

其实,我们很多人和她一样:

都在很努力地建立和外在事物的联系,比如做自媒体,培养各种爱好,每天被行程表中的任务塞得满满当当的。

但时间长了,又觉得没意思、没收获。就像有人说:“我三年看了300本书,但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

也许问题核心在于:只有先和人发生连接,才能和万事万物发生连接。

但很多中年人其实是缺少关系的。

比如这位朋友,她和原生家庭很少往来,生活中也缺少真诚的朋友和伴侣。

没有深入到内核的情感连接,让她与这世界的连接感变得非常单薄。

相反,有的人却可以一直在热烈地活着。

就像有个顶级“吃货”为了一碗网红绿豆汤,可以驱车几十公里,带老婆孩子去邻近城市拔草。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他有活色生香的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所以,亲爱的,当你被麻木的感觉占据,或许是潜意识在提醒你:

也许该找回和人的连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挫败感,是对生命臣服的开始

你惧怕过中年失业吗?

一位女性诉说自己被裁员后的体会:

“我都43岁了,被裁后投了几百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想去做‘吉祥三宝’,但要脱下长衫,多少有点抹不开面子。”

“朋友都消失了,生活里只剩下老公了,有时候觉得真孤独。”

“没啥感兴趣的事,才这把年纪,去跳广场舞也太早了吧?”

这种弥散的受挫感和无奈,造成了中年人的自恋幻灭:

可能性越来越少,有很多事真的无力改变,也没有时间重头再来了。

但是,如果接受这样的局限呢?

接纳自己就是很普通,就是会遇到普通人的艰难和困境,也接纳有很多事,我们哪怕再努力也无力扭转结局。

人到中年,很多人的职业开始桎梏了。机会变少,和年轻人比,体力和竞争力都开始下降。

但是,如果放下功能名就的愿望,依然有事可做,依然可以保持向上的姿态。

人到中年,社交和朋友都变少了,但是,能留下最真诚的二三好友,让时间变得更有质量,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人到中年,世界变得寂静了,少了声色犬马和精彩活动。

但是,放下浮华,放下对外界的企求,却听到了自己内在的声音和独属于自己生命的节奏。

中年人的挫败,让我们学会臣服。臣服,是走向新生的开始。

直面死亡,才能真正活着

几个月前,我突然听闻70出头的姑父得了绝症,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月后,就撒手而去了。

想到原来很多80后的父母都老了,我们也渐渐笼罩在死亡的恐惧里。

人到中年,除了面对父母的衰老和死亡,自己的死亡命题也如同惊恐的鸟儿在心头盘旋。

所以有人50岁了,却挑战高危运动,还反复入西藏。开启一种防御机制:用藐视死亡的方式去就应对死亡恐惧。

大家的精力日渐衰退。玩一场足球已经不能跑全场了,气喘吁吁累瘫在地。

可是,也不愿承认是自己老了:“我只是缺少锻炼,只要每天练习就能改善。”

确实,直面死亡需要很大的勇气。

可直视死亡,让生命真正变成一场旅程,一段动人的体验:

知道生命有限,所以活在当下,珍惜每个瞬间的快乐。 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终点,所以用力体验人生,好好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们会尽量远离遗憾,多留下美好。我们会努力去爱,少点戾气。我们会努力让每一天充实。

生命有黑暗,也必有光亮;人生有闪电,也定有彩虹。

与黑暗情绪共存,视之为益友,这是每个人看见自己的机会。

愿你穿越黑暗,迎来生命的柳暗花明。

愿我们都能活出生命的喜悦、丰盛与绽放。

*本文由南小希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