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文盲出身,半生低调,却能奠定宋朝四百年的格局

小鱼羊羊 2022-10-15 11:40:08

公元960年,宋朝才刚建国。宋太祖赵匡胤意气风发,志得意满,那些在陈桥兵变中帮助他夺位的将军们也得到了赏赐。

宋太祖在当皇帝前就跟这些人称兄道弟,十分亲近,当皇帝后,赵匡胤觉得他们都是自己心腹,兄弟,十分信任。直到那个人阴恻恻地在旁边说到:“陛下,周世宗待你如何啊?”

赵匡胤立刻惊醒。周世宗当年如此信任自己,还把太子托孤给他,可他不还是成为了皇帝,背叛了周世祖?自己的兄弟们,真的能信任吗?

点醒他的,名叫赵普。

老谋深算

公元922年,赵普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彼时正处于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赵普的家族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河南,没剩多少家产,没法给赵普提供太好的教育。

虽然没能读太多书,但是赵普祖上几代都曾做过县官,精通人情世故,教给赵普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生逢乱世的赵普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乱世的生存法则。他沉默寡言,低调敦厚,交友不多,办事精细,是个可靠的小伙子。

可靠的赵普心中没有什么理想,更看重眼下的生活,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就这么慢慢地在社会,官场中生存,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向上走,不仅对人事物拥有了极高的判断力,也逐渐精通了官场的生存之道。

赵普的能力很快被本地节度使看重,进入了军中做文职。他在官场中锻炼出来的能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很快,在后周世宗柴荣对淮南用兵时,他被举荐到军中成为判官,主持一些司法工作。

古代的判官与如今的法官并不一样。当时没有详细可靠的成文法,也没有大学去培训这些官员的法制思维。能当好判官的,大都是精通人情世故,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角色。赵普恰恰就是个好判官。

当时,军队曾抓到过一批流民盗匪,按照军纪应该全部处死。赵普看了一圈这些人后,立刻就意识到这些人中有的只是无辜流民。他不厌其烦地把每个人都审了一遍,果然找出了无辜之人,把他们放了。

由此,也能看出赵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过,他更大的收获是,他在军中遇见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禁军将领赵匡胤。赵匡胤当时已经在军队里打了七年仗了,是个战场老油条,深受皇帝的器重。他对于赵普十分敬重,觉得他是个有本事的人。

战争过后,赵匡胤立即推荐了赵普,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赵匡胤是个行伍出身的大老粗,对于社会的洞察远远低于社会经验极其丰厚的赵普。所以他逐渐养成了有事儿没事儿问一嘴的习惯,两人的关系也迅速升温,成了好朋友。

建立赵宋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享年39岁。

柴荣是中华历史上最有才干的皇帝之一。他雄才大略,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有耀眼的成绩,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去世得太早了。临死前,他将赵匡胤拉到身边,含泪将儿子托付给了他。

第二年,据传北方少数民族要趁这个新君继位的节点进攻。于是赵匡胤被派去抵挡。赵匡胤带队行军十几里地,来到陈桥驿后,变故陡生。赵匡胤“被迫”黄袍加身,回师开封,兵不血刃的夺得了大权,上演了一场古今中外都极其罕见的和平政变。

盘算一下整个事件,会发现里面蹊跷很多。赵匡胤刚一出征,京城与军队里就开始散播赵匡胤会当皇帝的“谣言”。这相当于把赵匡胤的军队和他自己绑在了一条船上。大家都被怀疑要反,谁也不能脱身。

而对于这场名义上是保家卫国的出征,赵匡胤也表现得很随意。他没有急行军,而是慢慢悠悠的走了二十里地,并毫不顾忌的跟将士们大口喝酒,然后被“灌醉”。紧跟着,他就被赵普“叫醒”,发现自己就黄袍加身,无路可退了。

通过被灌醉,赵匡胤成功营造了一个“被迫夺位”的形象,把自己的责任摘得一干二净。而且,赵匡胤回师过程中,他的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没有乱开杀戒,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得训练有素,十分听话。他就此占据了道德上的高点。

最后,兵临京城时,他的同僚很快就帮忙开了大门,并迅速扑灭了零星的反抗势力。他或威逼或利诱,全盘接收了后周的官员。他改国号的消息一出,据说尧“侵略”的北方少数民族就很巧合地自己退兵了。

可以说,整场政变迅速,高效,没有杀戮,无声无息。许多人本来要正正常常地开始一天的生活,突然就听说变天了,皇帝“禅让”了,国号也改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整个事件并非赵匡胤被迫,而是早有预谋的。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如此缜密的计划,赵匡胤自然是没能力自己策划出来的。他的周围也基本是大老粗,没有什么文臣。

那么答案显而易见,赵普是这次事件的幕后操盘手。而且,他摆放自己的位置也十分危险。如果失败,赵匡胤或许能逃离罪责,但鼓动人心的赵普就只能揽下所有责任了。他参与谋划政变时,就做好了不成功则成仁的觉悟。

稳定国政

夺位只是第一步,稳固政权才是关键。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后,有两位节度使不服,公开反抗宋朝的统治。赵普建议赵匡胤御驾亲征,以雷霆之势扑灭反抗势力,并且自己也要随同出征。

赵普的这个建议也并非随口提出。关键点在于,赵普全盘接纳了后周的官员,武将。他能动用的将领曾经跟反抗军曾是称兄道弟的同僚,派他们打仗,能信任吗?如果没有立刻确定胜势,宋朝的威信就会受到打击,其他的节度使也会蠢蠢欲动。

所以,必须得有赵匡胤自己来,才能放心。必须得速战速决,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两个势力被扑灭候,其他人也就偃旗息鼓了。

但是,无人反抗的江山,稳固吗?赵普当然明白症结所在。自唐中后期以来,地方强而中央弱。地方节度使手握兵权,当着土皇帝,一见中央不行就能起兵自立。这个现状必须被阻止。因此,赵普又主导策划类削藩的政策。

第一步,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在赵普的提醒和建议下,赵匡胤意识到,如今他是君,那些人是臣。他们如果也被黄袍加身,自己能打个哈哈糊弄过去吗?为了君王权威,兄弟情再深也得灭掉。这不是讲情义的赵匡胤愿意看到的。

为了防止陈桥兵变的重演,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让他曾经的兄弟们放弃了军职,回家和平养老去了。跟后来杀尽功臣的朱元璋相比,赵匡胤的手段更为温和。

第二步,是削弱官员的职权。唐朝末期,朋党互相攻伐,外戚宦官干政,都是前车之鉴。赵普建议赵匡胤把权力分散,让官员互相制约,而不会一党独大。

最后,各地节度使陆续被调任到其他岗位上,由文臣担任,并把精锐士兵抽调出来,直接归中央管理。赵普还单独设立了一个官职负责管理粮草运输,把地方多余钱粮运到中央,让地方没有余钱余粮养私兵。

于是,困扰数百年的节度使问题就此被赵普完美解决。尤其是文臣担任武职,钱粮运输到中央的做法,更是从根源上消除了地方武臣作乱的隐患,完美展现了赵普对于时政问题的深刻洞见。只是,凡事利弊相跟,赵普的这些计策也为日后宋朝军事能力衰退埋下了伏笔。

总评

赵普在军事,政治上频繁献策后,成为了赵匡胤最为倚重的能臣,并升任为宰相,此后二十余年一直活跃在政坛中央。

虽然赵普早年读书不多,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在长久的公务员生涯里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水准。他在数个事件里缜密的谋划和高超的执行力是北宋能安然接下混乱的五代十国的烂摊子却丝毫不乱的根本原因。

他晚年在博览群书后更是世事通达,哪怕皇帝对他多有不满,也没法拿他怎么样,顶多是罢官回家,然后过两年再请回来。可以说,放眼整个北宋初年,能力比赵普更强的找不出第二个。他毫无疑问是中华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

0 阅读:278

小鱼羊羊

简介:鞭子没了,但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