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秋时节,走进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的新洲区邾城街道巴徐村,童话般的彩绘壁画映入眼帘,漫游村道上,保留了原始风貌的古屋,装饰格调堪比咖啡屋的民宿,和“住”满鹦鹉的鸟舍构成了沿途应接不暇的精彩看点。
巴徐村村居墙壁上的彩绘壁画十分吸睛
美丽的巴徐村
宜居、宜业、和美,是武汉村民们对清廉村居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11月1日,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七季、总第47场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在巴徐村如约开讲。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云直播、嘉宾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和网友们一起分享交流了武汉以党建引领、推动清廉村居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百位年轻村民“群策群力”
在微信群建言献策畅通入村道路
“清廉村居建设,既要抓班子带队伍,同时也要扎实为村民干点事。”新洲区邾城街道巴徐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栋介绍,巴徐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加强党建引领,创建“幸福徐治、美好明天”微信群,邀请年轻人对村湾环境现状作评价,通过大家在网上商量的意见,推动村湾环境建设。
2015年,徐治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徐国栋决定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他把湾里的120个年轻人拉进了微信群,征求大家意见,结果正如他所预计,虽然这些年轻人大都不在湾里常住,但却非常关心家乡情况,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在网上商量,首先必须解决湾里旱厕和污水问题。”徐国栋还记得,当时他提醒,整治过程中有些政策需要争取,想法不一定都能实现,但年轻人却非常热情乐观,“大家都说,由村干部牵头,每家再出一个人,我们自己先干起来再说”。
清理过程中,有些身在外地的年轻人提出,自己没办法回来参加劳动,愿意出钱为劳动者买水喝。但大家纷纷表示不用,有人在微信群里提议,捐的这些钱干脆用来在过年的时候慰问村里的老人,并请他们吃年饭,引发热烈响应,短短两天就募集到了6.6万多元,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湾里的旱厕就被全部拆除,入村道路也清理畅通。年轻人的行动力彻底刷新了老人们的看法。随后,村里又争取到了区环保局35万元经费,对污水管道也进行了改造,全湾面貌为之一新。
不仅如此,“80后”女村民巴惠君去年回村创办万灵鸟舍,从事鹦鹉养殖、销售、培训、诊治和野生动物救助,成了村里的一大特色亮点。今年28岁的退伍军人徐航也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卤味店,目前在村内制作、城里销售。他对于自己和村子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等我们的田园综合体大型旅游项目建成以后,我就准备走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争取带领更多的村民就业致富。”
“建设清廉村居,年轻人大有可为。”徐国栋认为,村里的年轻人虽然大都在外地打拼,但他们在这里长大,村里有难以磨灭的记忆和乡愁。“他们很愿意为村里做些事情的,只不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尤俊认为,在乡村治理中,只有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主线,组织发动村民群众共同参与村级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才能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年轻人作为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在此过程中大有可为”。
规划先行、立好“规矩”
清廉村居建设要用好“一约四会”
“清廉村居”怎么建?乡村振兴怎么做?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基础条件,每个村湾都有自己的思路,具体的实施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徐国栋认为,任何工作都不能盲目仓促上马,要先做好规划、立好“规矩”。
在村民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后,徐治湾并没有盲目开工,而是先联系了该村在外的专家名人,为如何发展出谋划策,最终结合该湾实际情况,制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凤刘路东侧依托两河古道自然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西侧人稀地广,则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按照这一规划,徐治湾用心用情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村农文旅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具体的工作需要规划,整体的发展更需要“规矩”。尤俊表示,村民普遍认为,村里最重要的还是村里的规定和大家商量以后约定的“规矩”,这也是清廉村居建设的应有之义。这些村规民约,能够为村民行为举止提供衡量标准,也能为日常工作提供依据。
徐国栋介绍,巴徐村在乡村治理中,用好“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自治组织,在土地流转、畜禽养殖关停、意杨清零、旱厕改造、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及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中,运用“一约四会”自我动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了巴徐村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他说:“只要按照‘清廉村居建设’的要求、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条例来工作,我就心里踏实、不怕事。”
新洲区邾城街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胡红光补充说,目前街道已经建立起村(社区)干部权力运行“正负面清单”,规范“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机制。同时还开展监督审计检查工作,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让干部清清白白、群众明明白白,保证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尤俊介绍,目前武汉积极推进的各项机制也保证了“清廉村居”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顺利推进。其中,“四议两公开”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党务、村务、财务村级公开率100%;全市所有行政村规范建立了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各村还广泛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自治协商格局。
“把群众事交给群众办”
创新形式激发共同缔造潜力
漫游巴徐村,在村房墙壁上,清廉文化标语和彩绘融廉入景、以景彰廉,给人以“沉浸式”的体验感。对此,胡红光表示,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建设廉洁文化阵地,在村居中建立廉洁文化广场、廉洁文化墙、廉洁文化长廊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廉洁故事、廉洁格言、廉洁警句等,可以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他介绍,该街道还会结合乡村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打造廉洁文化景观,如廉洁文化公园、廉洁文化步道等,将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景观之中,“让村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并定期举办廉洁文化节、廉洁文化讲座、廉洁文化展览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村民在参与中学习廉洁知识,增强廉洁意识”。
对此,尤俊十分认同,他表示,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形成乡村治理工作合力,聚焦党建引领下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武汉市不断探索乡村治理路径,已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成果。据悉,武汉市坚持强化乡村法治建设,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已建成全国法治教育基地1个,省级法治教育基地4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41个,法治主题公园(广场)115个,法治文化长廊844个。同时推进法律文化服务供给,每年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今年已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10548场,普及群众38万余人。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群众事交给群众办。”对于提升乡村法治、自治能力,实现共同缔造,大讲堂座谈嘉宾、黄陂区高炉钱村驻村工作队长郭建生也深有感触。高炉钱村位于丘陵地带,村总面积4570亩,其中有3000亩属于山林林地,年轻人回乡祭祖时的森林防火安全非常重要。如何有温度地做好这项工作?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集思广益,倾听民情民意,和村民共同商量怎么解决,而不是搞“一刀切”“一禁了之”。
这一形式很受村里的年轻人欢迎,他们也提了不少好建议。郭建生说,比如在清明节前后,山火高发时期,回村祭祖的年轻人还会自发推选组织起防火巡逻队,在山林间巡视,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提醒村民注意防火,效果良好。还依据村容村貌开辟了防火通道,让消防设施可以随时进入,并化整为零构建防火隔离带,让这一隐患得到了解决。
注入清廉动力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村干部要用心用情对待群众,群众才能拥护村干部、支持工作。”郭建生认为,四年驻村经历给予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让清廉村居建设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动力,让老百姓的家园宜居宜业、富足安康。
因此,高炉钱村从2015年引进500亩规模橘园种植项目,现形成了红美人、黄美人、爱媛38、沙糖橘、青柑、南丰蜜橘6个品种果园,成为了黄陂最大的橘类采摘园。“荒山变果园,果园变花果山,还带动千人就业,人均增收四五万元。”同时,在“千村万树”工作指导下,村内栽种6000多棵银杏、桂花、樱花树,实现了春天鸟语花香,秋天漫山金黄的四季美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成功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治理,让无业的人有安定的工作。“村民收入多了,村湾环境好了,矛盾自然也少了。”郭建生有感而发。
“村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好会产生非常好的产业效果。”徐国栋表示,上世纪90年代,该村是新洲区的养殖示范点,全村大小养殖户80余家,基本都挨着村民居住点,夏天蚊蝇多,畜禽粪便和污水在沟渠漫溢,村民自己都怨声载道,更别提吸引外人前来。
在听取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后,村两委积极联系本村在外专家名人,为打造徐治湾出谋划策。在乡贤和专家指导下,武汉市第一个综合性的八巷九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在该村成立,村民自发以劳力、现金、土地、房屋入股,形成入股资金138.5万元,并制定章程,选举理事会,动员关停了畜禽养殖场70余家,少数几家通过升级改造实现达标饲养。不仅建成了第一条乡村休闲游街治公街,供游客闲暇观光、采摘、品美食、健身,更是让村里再也闻不到曾经的臭味了,村貌和人居环境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巴徐村徐治湾的蜕变,可以用‘三气’概括——既弘扬了正气、消除了臭气,还要生财气。”徐国栋自豪地说。
未来,全市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尤俊表示,今年3月,武汉市出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明确到2026年,全市将对新建和美乡村精品村(湾)、重点村(湾),市、区财政按照1:1比例且每户总额分别不超过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对提档升级精品村(湾),市、区财政按照1:1的比例且每村(湾)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被评为重点街道(乡镇)的,市级按照每个街道(乡镇)3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统筹用于和美乡村建设。建成创新创业型、养老康养型、休闲采摘型、文化传承型、资源开发型、都市田园型六类美丽乡村。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