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灌遗产都是绝美景区,38项你去过几处?

方舆评论闻 2024-09-12 14:52:50

2024年9月3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澳大利亚悉尼),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和婺源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至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有38项,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截止到202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59处,中国共有38项世灌工程遗产进入名录。

评选世灌工程遗产,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自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就修建了许多水利和灌溉工程。灌溉工程具备山水风光,往往也是文保单位和旅游景区,那么这38项世灌工程遗产,您去过几处?

世灌遗产表(无形编制)

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内蒙河套灌区、宁夏引黄古灌区

这3项是黄河流域灌区的代表,利用黄河向北的“几”字大湾,将华夏农业推至降水量偏少的西北地区。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

霍泉灌溉工程-图片源自网络

内蒙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黄河中游的大型灌区,秦汉时代即开创,历代修建渠道,是中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形成了草原荒漠中的绿洲。

河套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宁夏古灌区,位于宁夏沿黄河地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前117年)。汉朝北击匈奴,夺取贺兰山以东地区,实行大规模水利屯田。历代开渠修建,成就了塞外江南,人称天下黄河富宁夏。

宁夏引黄古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二、陕西郑国渠、龙首渠、汉中三堰、凤堰梯田

陕西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农耕历史悠久,非常发达,有4项世灌工程遗产。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战国末年,公元前246年由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秦国水利工程,约十年后完工。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秦国由此而强大,实现统一中国。郑国渠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图片源自网络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始建于汉武帝时期,距今 2100多年历史。首创井渠法,因地制宜,促进了农业发展。龙首渠是当地农耕文明高度发展、区域经济繁荣昌盛的见证,如今它灌溉的农田达到74.3万亩。修建龙首渠之始,就提出引高含沙量的洛河水来灌溉盐碱地,这种盐碱地的治理方式对改善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有良好作用,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龙首渠-图片源自网络

汉中三堰,即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

山河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西汉初期开创,是中国古代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是汉中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

五门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始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7年),堰首与坝体均以条石堆砌,并列五洞以分流,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自建堰后,灌区1万多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填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始建于西汉初年,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作较大整修改造,故名杨填堰。灌溉洋县、城固两县农田5000亩。

汉中三堰-图片源自网络

凤堰梯田,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凤堰梯田由凤江梯田、东河梯田、堰坪梯田三大片区梯田组成。遗址构成主要包括古梯田、沟渠堰塘、古建宅院、村寨民居、石堡寨遗址、宗教设施、漩涡古镇以及与农事及地方文化融合的节庆、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凤堰梯田是秦巴山区已发现认定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凤堰梯田的建造是移民垦荒、美洲作物引种和南北农耕技术融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生计功能。

凤堰梯田-图片源自网络

三、安徽芍陂、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中国古堨、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兴化垛田、洪泽古灌区

安徽有3项,江苏有3项目世灌遗产,其中安徽的中国古堨为与江西婺源联合申报。

芍陂(quèbēi),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是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迄今已有2600多年,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芍陂-图片源自网络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两千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图片源自网络

徽州堨坝是古徽州一种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徽州先民“筑堨坝以挡水、挖塘陂以存水,修渠圳以引水”,以堨坝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口、水街、水井等构成顺应自然、精巧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

徽州堨坝主体段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由上游二坝水库和南北干渠,中下游昌堨、条垅堨、雷堨、吕堨等水渠组成,时间最长的鲍南堨建成至今已1700年,最短的条垅堨距今也有500年。自东晋开始,古徽州地区先后修建古堨坝500余座,蓄积水源经沟渠引入田地和村落之中,用于生产与生活。

中国古堨-图片源自网络

里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邗沟,“里运河—高邮灌区”,在江苏省高邮市境内,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了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了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湖—河—灌区”是开放的复杂系统,从蓄水、调水、漕运、配水到灌溉,是协调运行的有机整体,实现了动态平衡,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实现水系连通,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诠释了“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国内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独有的、分布在兴化湖荡区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唐代以来,兴化先民为了应对水患灾害,筑捍海堤,筑圩堤,兴建排灌设施,并架木浮田、垒土成垛,形成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即明代中后期创建与初步发展的垛田,发展成拥有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复合灌排工程体系和独特的灌溉方式的灌溉工程系统,沿用至今。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江淮之间、滨海平原创造性的工程体系,有别于其他水网地区的圩田、垸田,通过协调黄河、淮河、运河的关系,实现了区域的洪水管理,在灌溉与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涝、生态农业、景观旅游等多方面效益。

兴化垛田—图片源自网络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

洪泽古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四、浙江通济堰、桔槔井灌工程、它山堰、湖州溇港、姜席堰、白沙溪三十六堰、松阳松古灌区

30项世灌工程遗产,浙江拥有7项,为全国之最。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堰-图片源自网络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桔槔井灌-图片源自网络

它(tuō)山堰,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它山堰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山堰-图片源自网络

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南岸今浙江湖州、嘉兴,太湖东岸江苏苏州、无锡地区。太湖溇港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约前6世纪),北宋时(10世纪)形成了完善的溇港水利体系,并以南太湖的湖州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溇港-图片源自网络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至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姜席堰枢纽以河道中的沙洲为纽带,上联姜堰,下接席堰,组成一条长约六百三十米,略似直角形的拦水坝。历代对堰、渠进行程度不同的修复、加固、改建,至今在用。

姜席堰-图片源自网络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自东汉建武年(公元27年)开建,覆盖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受益农田27.8万亩,至今仍有19座堰在发挥作用。在同一条河流上修建36座堰,从最上游的沙畈堰到最下游的中济堰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阶梯-深潭是山区河流自然发育的地貌特征,建设者在每个深潭的下游修筑堰坝,利用深潭对水流的消能作用,减小水流对堰坝的冲击,同时在干旱月份能增加堰坝的蓄水量。

白沙溪三十六堰-图片源自网络

松古灌区,是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活态博物馆”,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典范。自汉代开始,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阴溪流域依势筑堰建渠,分片“开圳引水”,逐步建成以松阴溪主支流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错的灌溉网络。灌区工程体系在明清时期臻于完善,至明末清初,境内有古堰120处,古塘、古井百余处,至今仍在滋润着松阴溪两岸16.6万亩良田。数百年来,松古灌区先民以榜文、碑刻、文选等形式,翔实记录了“七三法”立项选址、“借地建圳”,采用“人字形”坝体结构等建设机制,以及“汴石分水”“定期轮灌”“圳田制”“堰董制、圳董制”“水权管理”等创造性的灌区管理机制,真实反映了当地官民的治水精神和治水智慧。

松古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五、福建木兰陂、黄鞠灌溉工程、天宝陂

福建拥有3项世灌工程遗产。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自宋至今近千年,经过无数次洪潮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作用,可灌农田25万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陂-图片源自网络

黄鞠灌溉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鞠灌溉工程-图片源自网络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重修,改称“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熔铜汁固其基,又改称“元符陂”。天宝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拒咸水蓄淡水工程, 拒咸蓄淡的建设思想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它的修建使当地大片农田旱涝保收,灌溉面积1.36万亩。

天宝陂-图片源自网络

六、江西槎滩陂、千金陂、潦河灌区、崇义上堡梯田

江西拥有4项世灌工程遗产。

槎滩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后周显德5年(958),后唐监察御史周矩(896-976)避乱迁居泰和万岁乡,在禾市上游以木桩压石为大陂,长百丈,导引江水,开洪旁注,以防河道漫流改道,建槎滩陂。历千年风雨,至今仍灌溉泰和4万多亩粮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槎滩陂-图片源自网络

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干流上,矗立于抚河与干港的分岔口,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全长1.1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导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围的灌溉引水,同时对抚河防洪、抚州城市水环境修复、水运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现灌溉面积2.2万亩。

千金陂-图片源自网络

潦河灌区工程分布宜春、南昌二市奉新、靖安、安义三县境内,最早兴建于唐代,后于20世纪50年代改建和扩建达到现有规模,是江西省兴建最早的多坝引水灌区。

潦河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西北部山区,面积约有5.1万亩,主要分布在上堡、丰州、思顺三个乡(镇)26个行政村。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据《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上堡梯田开发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兴起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距今至少2200年历史。上堡梯田,梯山为田,因山成形、因水而兴,属于陡坡梯田。它不仅包含了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水源蓄水工程、科学的灌排系统工程、先进的节水工程、完备的储水工程、完整的田间配套工程;而且包含了良好的上堡梯田生态保护系统:“森林—水系—梯田—村落”山林农业生态体系,由森林子系统、水系子系统、梯田子系统和村落子系统组成,充分展示了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水系的灌溉功能、梯田的水保功能、村落的生产功能。上堡梯田灌溉工程,它以最简易的工程设施,最少的维养管护,可持续的工程管理,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地垦殖和农业生产,不断提升了粮食产量,目前上堡梯田粮食平均亩产已达 1000余斤。同时,积淀的厚重生态理念和建造管护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积极宝贵的借鉴。上堡梯田至今还遗留大量的遗址遗存,是梯田开垦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上堡梯田-图片源自网络

七、湖北长渠、白霓古堰、湖南紫鹊界梯田、广西灵渠、广东桑园围

湖北二项、湖南、广东、广西各有一项世灌工程遗产。

长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约建于春秋中期,公元前596年,楚国孙叔敖得此封地,建渠。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领兵进攻楚皇城时,曾以此渠引水而攻之,有"白起渠"之称,该渠西至南漳县武镇的谢家台,东南流至宜城市的郭海村,全长48公里,号称百里长渠。

长渠-图片源自网络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

白霓古堰-图片源自网络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周边的梯田达8万亩以上,为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紫鹊界梯田-图片源自网络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渠-图片源自网络

桑园围,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1101—公元1125年),历代陆续筑建,民国初期才加高并联成围。属河口三角洲的基围或围田灌排工程,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闸等。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因有很多桑树园而得名。桑园围工程体系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对防洪挡潮、灌溉、排涝等水环境矛盾的统筹协调,实现了对围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的改变、优化和维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桑园围-图片源自网络

八、四川东风堰、都江堰、通济堰,重庆巨丰堰

四川和重庆有4项世灌工程遗产,都江堰名冠所有古代水利工程。

东风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50余年。灌区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自流灌溉,农业灌溉面积达7万余亩。

东风堰-图片源自网络

都江堰,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图片源自网络

通济堰始建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3年的历史,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南河、西河、金马河交汇处,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技术进步典范。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通济堰自成一体运行,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则,创造了“以篓易石”“砌石硬堰”“铁壁筒”等工程技术,形成了“堰工局”“堰长制”等独具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谐的典范工程。《华阳国志》表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灌溉工程为古城眉州的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的物资支撑,孕育了东坡文化、长寿文化、忠孝文化、竹文化,诞生了一派繁荣的天府之国。通济堰灌区现在作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向成都、眉山2市4县(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灌溉面积52万亩。

通济堰-图片源自网络

巨丰堰,为清朝“改土归流”后应需而建,引水渠首枢纽集防洪安全、引水灌溉、泄洪排沙功能于一身,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是传统引水灌溉枢纽的典范。巨丰堰“立体化”灌溉工程体系是适应丘陵山区灌溉需求的典型工程规划。

巨丰堰-图片源自网络

九、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为了能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从宋元时期开始,当地先民克服了高海拔、高寒冷等困难,顺势而为,逐步在冲曲河沿线建立起蓄水灌溉系统。历经几个世纪的修建,到明清时期,灌溉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体系已趋完善。在蒙元时期,萨迦作为西藏的首府,农业较周边地区发达兴盛,很好地战胜了半干旱气候带来的灾害。至今,由于这套完善的蓄水灌溉系统,日喀则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青稞之乡”。据不完全统计,仍然在使用的蓄水池还有400多座,惠及人口达30多万,约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10%。时至今日,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仍然沿用着古代的工程形式和管理方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

萨迦灌区-图片源自网络

十、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坎儿井是中国历史悠久且极具地域特色的水利灌溉系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现有考古研究证实,吐鲁番坎儿井至少拥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坎儿井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为适应极度干旱和高蒸发量条件而创建的引出浅层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古代水利工程。

坎儿井-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7

方舆评论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