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代文明似乎也难逃战火肆虐的命运。南宋王朝刚从宋金战争的硝烟中喘息,就迎来了一场军心动荡的内乱。宋高宗赵构为重振朝廷军威,大刀阔斧整顿军务,殊不知这一决策却引发了淮西军队的兵变。数万雄兵离经叛道,投靠金国傀儡政权,令南宋长江防线瞬间出现空虚。在这危机时刻,金国内部权力更迭,两位新兴权臣出兵夺回开封,平定了叛乱。这一连串的军事变动,究竟会为南宋王朝带来何种深远影响?历史的迷雾中隐藏着怎样的曲折与反转?
绍兴七年春季,宋金两国暂时停止了近十年的征战。南宋王朝终于得以喘息,着手整顿军务,期望重塑一支战力彪悍的军队。宋高宗赵构决定全面整编长江沿线的驻防部队,首先下手裁撤的是淮西镇守大将刘光世麾下的军队。
刘光世原本是南宋中兴名将,却在多次宋金交锋中表现怯懦。他拥兵自重,屡建逃跑的骇人功绩,令南宋多个战区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刘光世长期肆意敛财,竭泽而渔,使长江北岸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宋高宗赵构认为,斩草除根,先铲除刘光世这颗"毒瘤",才能彻底铲除宋军的积弊。
为免引发军心动荡,宋廷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首先撤换刘光世,随后派遣都府参议吕祉前去接收淮西军,同时在军中提拔王德为新任统帅。然而,这种折中做派反而引火烧身。
淮西军中另一员统帅郦琼见王德独独获擢,大为愤慨。他怀恨在心,气焰嚣张,竟带头揭竿而起,率领四万多官兵叛变,裹挟淮西全军六万人一同向金国投靠。
这支气焰嚣张的叛军,最终投效于金国在宋金夹缝中扶持的傀儡政权大齐王朝。大齐在开封建都,其南翼正是淮西地区。淮西军的突然叛变,令南宋长江防线瞬间出现一个巨大缺口,淮西前沿重地彻底沦陷,江北一隅陷入真空,使淮东军报大军来犯时更加游离无凭。于是,原本就寡不敌众的宋军,陷入了更加危机重重的境地。
金太宗驾崩后,金国朝野权力开始洗牌。原本支持金国傀儡大齐政权的重臣完颜宗翰,在新一轮的权力更迭中节节败退,最终抑郁而终。完颜宗翰的衰落,意味着大齐政权在金国失去了最大靠山。
两位新兴权臣完颜昌和完颜宗弼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在朝野展开新一轮的角力较量。他们分庭抗礼,在金国内部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好战派和反战派。
完颜昌主张借助外交手段,与南宋达成和解;而完颜宗弼则大力鼓吹发动进攻,一举铲除南宋的根基。两人在朝中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然而,他们在一个问题上却不约而同——都痛恨位于金国和南宋间的缓冲政权大齐王朝。
当他们得知淮西四万叛军投奔大齐王朝后,完颜昌和完颜宗弼立刻备受惊扰。他们深恐这股异军突起,如果与大齐联手南下,足以重创金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反之,如果叛军北上,亦将直接威胁河北河南一带的金国军阀。因此,平定这股叛军无疑成为摆在两人面前的当务之急。
绍兴七年十一月,完颜昌和完颜宗弼挥师南下,以南征的名义遣将逼近开封。及至抵达武城,他们以商议军事为由,诱骗大齐王朝继承人刘麟前来。不料刘麟刚一露面,完颜昌就当场将其擒获,彻底切断了大齐王朝对军队的控制权。
第二天,两人又迅速逼近开封。他们借口阅兵的名义,将大齐傀儡皇帝刘豫强行拥出城池,不仅彻底终结了刘豫的帝王生涯,还将其贬为一介蜀王,从此失去了一切实权。
与金国朝野的权力纷争同一时期,西北边陲地区也酝酿着新的动荡因子。一支由西北民族小酋帅杨世真所统率的军队,正逐步崛起为新兴的军事势力。
杨世真原本不过是一介蛮族小酋,仰仗着残暴凶狠、手腕狠辣的作风,自沙漠腹地逐步做大了自己的军阀地盘。他手持重兵,以"扫穷尽残"的狠辣手段,将河套地区的一众部落胁迫纳降,或彻底肃清。
绍兴七年,杨世真已将河套一带全部纳入自己的阶下囊中。他的铁蹄此时正踏遍大沙漠、小沙漠,意欲将势力版图进一步扩展至整个河西走廊。狂妄自大的他,甚至痴心妄想有朝一日能统一整个大漠之西的广阔疆土。
杨世真本是番族出身,却生来爱慕华夷文明,痴迷于读书习武。他集结了不少游学汉人为其军中谋划,又从金国收纳了一批遗老旧将,将其编入亲军之列。如此一来,杨世真虽是番邦之人,其军中却内含汉人番人两股力量。
他手持沙场上强悍无匹的骑兵,雄踞河套之地,四面吞并沙场豪杰。到了绍兴八年,杨世真扬言要迁都定都沙州,振振有词,自诩要开创一个"大沙漠王国"。这令金朝气数已尽的王朝大为恐慌,惟恐其真有灭金复辟汉人王朝的野心。
就在金国内斗不休、南宋步步进逼之际,西北边陲突然形成了杨世真和金国两股并峙的新军事格局,对金国而言无疑雪上加霜。金国虽然暂时凭借高超的骑射技艺,将沙漠上新兴的杨世真威慑住,但久攻不下,双方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杨世真这把未雨绐云的新军钉,足以令上百年来一路高歌的金人蒙古铁骑阵脚大乱。
金国内部权力更替和西北边陲新军阀崛起,无疑为南宋王朝带来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宋廷从未放弃夺回中原的雄心壮志,只是暂时处于被动应对的困境。
金国内斗方酣,完颜昌和完颜宗弼两股势力旗鼓相当,彼此消耗大量精力。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南下征伐南宋的大计,只得暂时搁置了对南宋的军事行动。
宋高宗赵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淮西军虽已叛变,但仍未彻底决裂,宋廷若能积极主动出击,扭转战局,或许仍有转机。于是,赵构遽令抚宋名将、时年五旬的岳飞整顿边防,聚集大军于蔡洲。
岳飞深知此次形势对宋廷扭转乾坤至关重要。他昼夜兼程,三月内便在蔡州集结了精锐八万余众。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劲旅,骁勇善战,充满了反击金人的斗志。
与此同时,南宋另一路大军也在积极备战。宋延嗣、傅行等人在湘、浙等各路调集军马,只待岳飞出川作战后,即可三路并进,直插中原。
相较之下,完颜昌和完颜宗弼这对金国新贵却无暇分身。他们须在开封防范叛军可能卷土重来,同时还要继续派遣大军北上,与西北边陲的杨世真对峙。内忧外患,金国的军事力量几乎已被分散殆尽。
南宋暂时打了个翻身仗,终于积蓄起了反攻金国的锐气。然而,这一切仅是暂时的喘息,真正的决战还在后头。金人虽内斗纷扰,但终归骁勇善战,素有骠骑大将军的美誉。他们如何会就此放任南宋逞凌威风,坐视中原归于宋廷统治?双方决战一触即发,华夷大战的硝烟很快就将重新挥洒在中原大地。
绍兴八年三月,宋军在淮西大举进剿,岳飞亲自统兵十余万大军出蔡,以武威之势渡淮河。这是南宋自从靖康之难后百年未遇的大举出击,足以令金国侧目。
宋军先攻淮阳、凤阳诸郡,顷刻间将叛军逐出长江沿岸。岳飞乘胜追击,并分军分路沿江西上,直逼大军归附金国的叛军阵营黄州、永城等地,一时间攻势如虹。
金人丝毫没料到岳飞进击之快,杂乱无章之中,只得拼死阻挡。完颜宗弼见形势危急,急调中原大军南下,与叛军会师抗宋。双方于绍兴八年六月在汴京西北隅黄泥岘一带遭遇,彼此硬拼数十日,你攻我守,白刃格斗,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拉锯战。
此役双方仅是开胃小战,宋金两军即已折损几万人马。可见,决战一旦拉开序幕,双方所要付出的牺牲将是何等惨重。决战胜负关乎国运存亡,南宋宋徽宗当然不会止步于此,将岳飞一军命之以开路之锥;而金人亦自恃旧将多铁骑精锐,志在反扑夺回黄河中下游。于是,汴梁大道的街头巷尾开始热火朝天地打造枪矛刀戟,两军准备燃起决战的大火。
双方大军此后渐次调拨到位,由黄泥岘阻击战点燃战火,直至绍兴九年正月,他们终于全面交锋于汴梁大道的东、西两路,岳飞所部对阵完颜宗弼和杨世真部众,而宋延嗣等军队则与完颜昌亲军遥遥对垒。
华夷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双方骑射精锐在汴梁大道两路酣战连年,一时间濠河漩血,马铳交加,浴火重生,金戈铁马遍及汴梁两镇,宛如第二个靖康之难将重温华夏大地。南宋扭转战局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岳飞这员命将一军的身上。然而,战局最终将何去何从?中原华夏版图的归属亦一如既往的扑朔迷离。历史的烽烟正缭绕在熊熊燃烧的战火之中,华夷双方在并峙对垒中,都在惟恐这一次,扬威复位的代价将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