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索尼动铁乃至圈铁耳机的印象,我大概还停留在「U 盘」设计的 XBA 系列里,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索尼动铁耳机产品的更新了。
而索尼音频在近期召开了 2018 秋季新品发布会,这可谓是发烧友的一场盛宴,推出了全新的 IER 系列耳机新品,还有超大号的 DMP-Z1 音乐播放器,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下当中的「旗舰」动铁耳机新品,而且还是定位舞台监听的旗舰耳机——IER-M9。
「监听」标签下,专业性仍是重点包装方面,外盒的设计元素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但说明书却放在了外盒的下方,使用了抽拉式的设计。
而黑色的内盒才是重点,长方形的包装盒像是打开书籍一样从侧面翻开,IER-M9 的耳机腔体和所有配件都平铺展开呈现在你的面前。
定位专业级舞台监听的 M9,配件虽说不上特别奢华,但从广泛使用性上考虑倒是面面俱到。线材配备了除了一条 3.5mm 接口的音频线,还有一条索尼不可或缺的 4.4mm 接口的平衡音频线,均为镀银 OFC 线,L 形非磁性镀金插头。
耳机用了 MMCX 接口,接口做工不错,连接稳固性这方面倒无需担心,红色和灰色的接口可以轻易区分 L\R 声道。
图片来源:索尼官网
IER 系列的「专业性」可以从配备的这两根线材上面看出,除了采用镀银 OFC 线以外,线材表面使用了真丝绝缘层,触感非常舒服,同时这种天然纤维可减小振动也大幅减少了「听诊器效应」带来的噪声,索尼监听耳机对与线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L 型插头也使用了 CNC 切割的高光亮边,并且使用了金色作为点缀,彰显了旗舰的气息。
耳塞有两种,分别是 6 种不同尺寸的“三重舒适耳塞”和 7 种不同尺寸的“混合硅胶耳塞”,除了传统的硅胶塞以外,新的「三重舒适」海绵塞的舒适度较为出乎我的意料。
日常的携带与收纳,自然需要依靠标配的便携式收纳盒。收纳盒为正方形设计,使用了一整块金属材质作为顶盖,正中央还有 SONY logo,周围一圈是 CNC 抛光亮边用以点缀。日常携带另外,便携盒内还收纳了一个绕线器以及线夹和擦拭布,绕线器则采用了人造革的材质。
舒适稳固的佩戴,是舞台监听的基本素养IER-M9 的腔体终于一改「U 盘」的设计,可能更多考虑到舞台监听耳机的定位和用途,所以索尼使用了多年来累积的耳型数据,在定制耳机的基础上,打造了新的耳机腔体形态。
IER-M9 的腔体材质为镁合金外壳,既拥有耐用的金属材质特性,亦拥有轻巧便携的佩戴舒适度,外层面板为同样轻巧耐用碳纤维材料,碳纤花纹同样颇具质感。
镁合金外壳上使用了黑色雾面烤漆工艺,仔细一看,这样的外壳工艺与我手中的 A7R3 微单相机的外壳似乎同出一脉。
配合预成型耳挂和合适的耳塞之后,IER-M9 可以很轻易地「溜」进你的耳朵,并牢牢地与耳朵贴合起来。
整个耳机腔体的设计确实如定制耳机相似,能够把你的耳朵完全灌满,下腔体的突出部分恰到好处地抵住了耳垂上方的软骨组织,最重要的是,镁合金和碳纤维的确够轻盈。
佩戴上 IER-M9 之后,我完全可以想象到歌手在舞台上被音乐所包围,大跳热舞时,这副耳机仍然紧紧贴合着耳朵,轻若无物,成为了歌手最贴身靠谱的依靠。
为了进一步提升佩戴稳固性,在舞台上使用监听耳机,还可以把耳机线放在身后,再用线材上的束线器作进一步的收紧。
虽然没有「主动降噪」的功能,但是 IER-M9 极其贴合的腔体结构,在佩戴时也能隔绝外界绝大多数的噪音,「被动降噪」功力十分强悍,无论是要隔绝舞台上的纷扰,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留一片安静空间,M9 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并且只要选对了耳塞的大小,长时间的佩戴也不会有异物感的存在,非常舒适。
中立的五单元动铁,监听还原音乐本色回归到 IER-M9 耳机本身,索尼追求更微型化的动铁单元结构,可以从 XBA-N 系列的推出开始看出苗头,而索尼全新研制的五重平衡电枢(BA)驱动单元系统,包含了两个全频单元、一个个低频单元、一个高频单元以及一个镁合金超高频单元。
▲图片来源:索尼官网
五路分音的设计将低音、中低音、全音频、高音和超高音都完美衔接,并且创新地通过镁合金框架的结构将声音导引到出音口的位置,取消了导音管,确保输出清晰的音质。
▲图片来源:索尼官网
T 形对称式电枢能提升音频震动的垂直对称性,可以说是为了提升声音的线性度还原音源原有的面貌而生,比起 M7 额外多出的一个镁合金超高频单元,是针对高音,能还原高频细微变化和减少内存和共振,让高频部分还原得更加清澈动人,解析力也因此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
与 IER-M9 搭配的前端,我选用了索尼的「金砖」NW-WM1Z 播放器,这也是索尼推荐的搭配前端之一,除了「金砖」,其实「黑砖」NW-WM1A 也能够完美驱动 IER-M9。事实上,IER-M7/M9 的阻抗和灵敏度都并不难推,但依旧比较挑前端和音源,对此仍有着较高水准的要求。
搭配 4.4mm 平衡线试听了多首歌曲,平衡输出带出了三频均衡的平稳特性。IER-M9 超强的解析力果然对得起「旗舰」称号,低频部分深沉但从不拖沓,有着见好就收的弹性表现,靠前的人声与身后的乐器有着很强的层次区分,超高频单元所带来的优势,在这一刻能把以往很容易忽略的一些细节给还原出来,相比以往,会对熟悉的曲子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高频和解析力就是 IER-M9 火力全开的部分,与一般强调「音色」的耳机不同,IER-M9 的「监听」特性让它更忠于还原音质,索尼耳机惯有的「音染」调教并没有在 M9 上出现,高解析力的优势在多乐器演奏时,仍能将乐器音色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而且一直维持着非常自然大气的呈现,仿佛置身于户外大型舞台之中,颇具临场感。
五单元动铁,以专业监听之躯突破高端市场?索尼此次开创的 IER 耳机系列,按现有的产品形态来看,它横跨了「专业」和「高端」两个细分市场。虽然索尼的「监听」产品并不多,在 M7/M9 推出之前,索尼音频的「监听系列」仅有 MDR-EX1000X 动圈旗舰入耳式耳机和 MDR-Z1000 头戴监听耳机两款,专业度仍有所欠缺。
而且,我们仍然能够在索尼专业音频当中找到 MDR-7550 这款更显专业的入耳式监听耳机,只不过这款所谓的监听耳机,仍然使用了类「U 盘」的横向插入佩戴的方式,与贴耳的定制耳机相比,佩戴稳固性和舒适度都会更逊色一些,更何况,这款耳机的定位也并不高。
▲歌手林奕匡
更重要的是,索尼一直都没有专业主打舞台监听的定制产品,清一色的 U 盘外观腔体设计,基本是与专业舞台歌手无缘了,即便是 Sony Music 旗下的艺人,也很少见到会佩戴索尼监听耳机上台演出(就我而言是没有见过的)。或许在此次全新设计的 IER-M7/M9 推出之后,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变。
不过此次的 IER-M7/M9 都主打舞台监听特性,先是优化了佩戴方式,还内置了最新的平衡电枢(BA)驱动单元,但依旧被索尼被放置于索尼音频产品线当中,直接面向消费级市场。(在官网页面当中,IER-M7/M9 横跨「发烧友系列」和「监听系列」分类)
这个操作,给人的感觉像是削弱了一部分的「专业性」标签,并期望 IER-M9 这种高规格的动铁旗舰能打开高端用户群体的市场,并取代相对老旧的 XBA 系列稳坐索尼高端动铁旗舰耳机的头把交椅。
这样的猜想其实不无道理,抛开专业不说,在消费市场当中,高端旗舰的动铁耳机可能相对难以找到销路,若是对消费者说,这款顶级旗舰耳机能够让你感受到歌手在舞台上的耳返体验的话,估计这样也有着别样的吸引力,并留下较深的印象。
对此,索尼官方在发布会上也曾表示:「IER-M 两款耳机是定位在专业舞台表演这个层级上的产品,同时也是可以满足高端用户的产品。用户可以通过这幅耳机来听到歌手在演唱歌曲时听到的声音,从而达到更贴近歌手的目标。」
总的来说,IER-M9 这款目前索尼「堆料」最强的动铁旗舰耳机,不但能够满足专业音乐人在音乐工作上对于声音细节的要求,还能够满足高端发烧友们对于监听向旗舰耳机的期待。
至此,索尼音频基本完成了年轻潮流(A 系播放器 & hear.on 系列)、入门初烧(ZX 系播放器 & XBA 系列)以及旗舰发烧(WM 系播放器 & IER 系列)的全面布局状态,噢,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