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母子关系”解读,破裂的亲情,一定要修复吗?

七话影视 2023-10-12 22:23:45

《问心》医疗故事之间穿插了很多亲情线,但周筱风与方筱然的兄妹互动很温暖,他与母亲方教授的关系,却越看越让观众揪心。

从一开始两人都不愿意迈出主动沟通的那一步,到如今的剑拔弩张。

导火索来自周筱风在晏晖手术时引导方筱然发现真相,用这种方式曲折对抗自己的老师,以达到让林逸发现及时救治晏晖的目的。

之所以选择引导方筱然发现真相,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方筱细心又正义感强,一旦她发现病人处于险境,一定会第一时间找林逸救病人;另一个原因,则是方筱然是他亲妹妹。

即使周筱风表面对这位同母异父的妹妹很冷漠,内心却很重视她,当遇到问题时,他潜意识里还是最信任自己的妹妹。

当然,这中间可能也存在妹妹方筱然后台够强,即使被主任发现也不会受太多刁难的想法,但以周筱风的性格来说,这一元素占比肯定是最低的。

根本原因,还是他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了他最信任的妹妹。

但换到深谙职场各种套路的方教授视角,最小的元素反而成了“最大的隐患”,她怀疑周筱风是故意把妹妹推到枪口,沟通中忍不住点对方“别有动机”。

儿子向妹妹求助,是因为她是妹妹(重要的人,可信任)。

母亲却认为他的求助,是因为她是妹妹(是他讨厌的母亲的女儿,可利用)。

用恶意的视角去解读儿子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感情与信任,伤害可想而知,不仅周筱风委屈痛苦,观众看着也很揪心。

一个母亲,怎么能这么想自己的孩子呢?尤其是这个孩子还曾被她“抛弃”的情况下,看到这种情节,不少观众直呼:(母亲)洗不白了。

暂时把角色能不能“洗白”放下,七话看到这种情节,其实更想讨论的是,已经破碎的亲情,是否一定要修复?

不用看到结局,按国产剧创作规律以及当下的主流观念,相信所有观众都能猜到,剧里的周筱风母子最终肯定是要解除“误会”,修复母子关系。

但抛开戏剧套路只看这对母子,七话却有不同看法。

先看母亲方教授,在当下很多观众眼中,她是“恶妈妈”,生而不养,离婚后“抛弃”儿子,等事业有成后又没有积极跟儿子修复关系。

这样的母亲,很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我们站在方教授视角来看看她的经历。

事业有成的母亲,还是抛夫弃子的坏女人?

方教授年轻时是名校毕业,对医学十分热爱,有职业理想抱负,也有实力成长,然,丈夫与婆婆却试图用婚姻与儿子折断她的翅膀,把她困在小城市。

一个有潜力成为医学泰斗的人物,如果当时选择妥协,最终只能停在起点,如果不妥协,只能离婚,而过于强势的婆家,不可能让她带走儿子。

二选一的选择题,选哪个才是正确答案?

小时候,我们肯定觉得应该选孩子,但踏入社会,你会发现成年人往往只能做无论选哪个都有对有错的单选题。

如今观众觉得方教授放弃婚姻与儿子选择事业很冷血,但如果她当时放弃事业把自己困在一段糟糕的婚姻时,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替她不值。

因为人生这道题,有时候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一开始,方教授想找一个折中方案,先离婚离开儿子,等自己事业有成后便将儿子接回自己身边,结果是这个决定并没有达成。

直到方教授有了新家庭有了女儿,直到儿子长大成人,她都没有把儿子要回来。

按影视剧套路,这中间应该有一个方教授非常痛苦,不得不放弃儿子的原因,这个原因后续可能会促使儿子谅解母亲的关键。

客观来说,即使后面没有给方教授加码,其实人物逻辑也是能圆上的。为什么一开始拼命工作想接回儿子,等事业有成却放弃了?

大概率受两个因素影响。

前夫一家的影响,首当其冲。

与周筱风的父亲离婚后,方教授一直在给前夫赡养费,但前夫与前婆婆却始终对她恶语相向,得知她要出国深造,第一时间便是抨击与要钱。

从这里便能看出周筱风父亲与奶奶曾经对方教授的打压有多严重,这样的他们,只会越来越敌视她,不可能轻易把儿子抚养权交给她。

母子关系的疏离,会成为心态变化的关键。

刚离婚时,方教授渴望把儿子接走,周筱风也期待母亲来接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教授的行动越慢,周筱风的失望越大。

再加上父亲与奶奶的影响,他对母亲的态度越来越疏离。

很多人觉得亲情有血缘支撑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亲情与友情、爱情一样,血缘只是羁绊,沟通、双向付出,才能让它保持浓郁。

方教授与周筱风之间,在时间、距离与失望的堆积下,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模样,小孩子会怀疑母亲把自己当累赘,母亲,何尝不会怀疑孩子已经不愿接纳自己?

当母子关系渐行渐远,还能坚持住当初的承诺吗?人的心态是会随时时间、生活的变化而改变的,感情诉求也是如此,很伤人,但这是现实。

而且,有些恨与厌恶,也会牵连。

从方教授用“心机”眼光看周筱风,便暗示多年的疏离,已经让她对儿子品性的基本信任都不充足了,似乎她习惯性把前夫一家的劣习安在了儿子身上,担心儿子跑偏。

简单来说,七话觉得这位母亲肯定是爱儿子的,但如今的她,愧疚,已经大于纯粹的母爱,无论怎么和解,她都不可能像对待亲手抚养长大的女儿一样对待儿子。

再看周筱风,孩子渴望被爱是天性,但天性未必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

期盼母爱的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精神空间

在“修复关系”上,方筱然最为积极,方教授不主动却很愿意配合,相对来说,周筱风是最不积极,且经常表现出排斥的那一个。

但上帝视角的观众可以发现,他对母亲的态度其实很矛盾,一方面恨对方的“抛弃”,仍旧无法释怀,另一方面,又很渴望母爱。

既渴望又痛恨,又想要又不想交流,周筱然到底想要一个什么结果呢?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也许,他是知道自己想要的已经难以实现了。

但,无论母爱对他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周筱风在独立生活的那么多年里,其实已经做到了情感的自洽,找到了自己的情感舒适区。

或许者,他已经努力治愈了自己。

他的私人生活看起来似乎有点封闭、有点孤独,却很积极有韧劲,工作一点点努力,人际关系也处理的非常好,整个科室都对他信赖有加。

对外有好人缘,对内有宠物陪伴,精神领域稳,感情方面,周筱风其实也不封闭,只是他的性格决定了自己是情感中被动的一方,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心》的编剧一直想营造周筱风渴望母爱,需要与母亲和解的氛围,可七话觉得,如今的周筱风,其实已经过了对母亲最期待的时光。

会期待母爱、父爱,是人的天性,却未必要为了满足这份期待,把伤口撕开重新缝合,也未必要在已经开启独立人生的年纪,与“陌生有嫌隙的”家人重新磨合。

即使让周筱风与方教授和解,过往的痛苦记忆就会消失吗?

并不会。

影视剧可以让周筱风与方教授的和解变得圆满而有力量,是因为戏剧会消化掉很多困难与嫌隙,但现实生活中,这样一对家人,和解之后,挑战更大。

就像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故事一样,结婚之后,往往就不再是童话。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裂痕的家人,和解之后,往往才是真正困难的开始,要磨合不同的生活观、习惯,更加化解过往留下的伤痛或者愧疚。

母亲要顾及会不会伤到孩子的心,孩子要顾及是不是给母亲添了麻烦,稍微不注意,过往留下的痛苦烙印,可能就会被撕开重新抓住你的心。

蔡康永说,“和解”其实就是“算了吧”。

这一观点,在亲情、家人之间,也是一样的,无论彼此之间多么体谅对方的难处,都不能掩盖“和解”,是让彼此把自己受过都“算了”。

人们可以选择“算了”,但这个选择,并不是必要。

就像周筱风与方教授,和解的话,或许旁观者都会觉得很治愈,可如果他们不和解,一样可以各自幸福,一个是努力的青年医生,一个是声名远播的专家。

一个有自己的精神领域,可以撑起自己的生活,一个已经拥有了新的完美家庭,彼此之间,能做到各自安好,相互不打扰,也未必不是一道降低情绪成本的答案。

0 阅读:375
评论列表
  • were 2
    2023-10-13 11:02

    从小没有感受过父爱,很渴望,很羡慕。但是没有也没关系。

七话影视

简介:追剧狂人,带你关注新剧、老剧、经典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