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边界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樊稠说育儿 2024-10-01 14:30:57

做父母,是一场考验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只有爱得恰到好处,孩子才能活得独立而有尊严。

作者 | Seven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

一位妈妈用微信通知自己上大学的儿子:

一个月1500元标准的生活费,除了每月月初给900元,剩下的要通过打卡获得。

她告诉儿子,每天都要去图书馆学习,早中晚打卡3次。

并且每次都要发视频给她,每次视频都要不一样,每成功打卡一天发10元生活费给他。

儿子早上8点42分发了打卡视频给妈妈,结果妈妈噼里啪啦指出了一通问题:

去图书馆时间太晚,扣钱;在图书馆门口拍得没露脸,无法确定是否真的去了图书馆;要求儿子每天在白纸上写上她指定的口令,并用手举着拍摄视频……

字里行间令人窒息。

很难想象,一个已经成年上大学的孩子,每天还要活在母亲的严密监控下,该有多么痛苦。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很多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边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环。”

我们身边有太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严丝合缝地要求着孩子、控制着孩子,不留余地地突破孩子的人生边界,结果让孩子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父母丧失了边界感,对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有一种父母

爱得越深,孩子伤得越狠

央视大剧《烟火人家》中,孟明玮和李衣锦这对母女的相处方式,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从小到大,李衣锦就一路被妈妈干涉着,直到30岁,都没有感受过自由的人生。

她每一本带锁的日记本,都被妈妈多次偷窥;

她最好的朋友说话口齿不清,成绩也一般,妈妈就亲手“切断”了她的友谊;

长大之后更是如此,因为看不上女儿在儿童剧院的工作,她就自作主张打电话给女儿的领导,帮女儿辞职;

为了逃离妈妈,李衣锦特意跑到外地工作,和表妹合租。

结果,妈妈不打招呼直接上门。

一进门,就嫌弃李衣锦的刘海太长,不顾女儿的反对和挣扎,拿着把大剪刀,咔咔就把女儿的刘海剪齐了,还洋洋得意地说:“清爽吧?”

妈妈无孔不入的爱,让女儿一直活在深深的窒息和内耗中,几度崩溃。

甚至不惜与渣男前男友复合,只为彻底摆脱妈妈的束缚。

孟明玮其实很爱女儿,她用尽一切力气去爱女儿,想给她安排好所有的婚姻、事业,让她过得幸福顺遂。

可最终结果却是,爱得越深,伤得越狠。

有人说:父母爱得越多,就越容易吞噬孩子。

当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没有分寸地介入孩子的领域,捆绑孩子的人生,只会把孩子伤害得体无完肤。

电影《死亡诗社》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

高三的学生尼克,在校园里活泼开朗,品学兼优,尤其热爱表演。

谁也不知道,他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亲,他不允许尼克有自己的想法,更决不允许尼克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

他只希望尼克考上哈佛医学系,沿着自己设定好的路,成为一名有前途的医生。

学校的舞台剧《仲夏夜之梦》招“男一号”,尼克幸运地被选中了,满心欢喜地投入排练之中。

然而,父亲发现这件事后,愤怒地来到学校把他拎回了家,还说要送他去军校,七八年后才能毕业。

尼克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当天夜里,他饮弹自尽,以此来彻底摆脱父亲。

父亲听到枪声,冲进房间,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儿子。

纵使他再怎么放声痛哭,儿子也再也回不来了。

心理学专家曾奇峰说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

“悬崖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水的边界比较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

没有边界感的家庭就像水一样,看似亲密无间,却很容易让孩子溺毙,再也无法挽回。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

正在把孩子养成仇人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上了热搜—— “被父母篡改了高考志愿,该原谅吗?”

置顶的帖子里,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当年,他的分数超过一本线三十多分,全省排名三千多名,选择余地很广泛。

按照网友的想法,本是想就读一所偏远地区985的英语或法学专业。

但他的母亲却偷偷将志愿改成了某普通一本学校的会计专业。理由很简单——学会计,将来更好就业。

网友不同意,母亲就以跳楼自杀逼他妥协。

然而,由于该学校会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太高,这位网友最后没被录取,而是调剂到了这所学校的一个二本法学专业。

网友的内心崩塌了:真的非常难受,感觉人生轨迹都完蛋了。

以至于如今过去十年了,网友想到这件事都会耿耿于怀,永远无法原谅母亲。

多少中国式父母,因为这样没有边界感的横加干涉,跟孩子的关系持续恶化。

到头来,父母们还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为了孩子倾尽所有,而他对我没有感激,只有怨恨?

电视剧《熟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张春梅一向引以为傲,乖巧懂事的儿子,被老师投诉频繁旷课,挂科太多,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她气不过说了儿子两句,儿子却跟她大吼大叫,说自己实在“受够了”,还要抛下她离家出走。

张春梅心碎不已,她实在不能理解,自己这么些年为了儿子身心俱疲,到头来儿子却把她当成仇人一般。

而答案就藏着儿子这些年成长的经历里。

在儿子成长的十八年里,上哪个学校,报哪个补习班,考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全是她一手操控的。

因为她密不透风的介入,儿子的整个童年都是灰色的,没有玩伴,也没有快乐。

被强迫连跳两级后,儿子身边都是比他大几岁的同学,他更是没了聊得来的朋友,还因为年龄小个子矮,被人取笑叫“萝卜墩”。

所以当儿子上了大学后,终于逃离她的掌控后,开始疯狂迷上乐队,甚至为学音乐逃课、挂科、彻底走向失控。

孩子对父母感情凉薄,不是因为父母不够“爱”孩子,而恰恰是因为你爱得太多了。

周国平说: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当父母把本应温暖安宁、像避风港一样的家,用爱包裹成一座暗无天日的精神牢笼时,孩子只会感到无尽的痛苦,每天只想逃离这个牢笼。

最好的亲子关系

是恰到好处的爱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曾制作过一部动画短片《鹬》,虽然只有短短6分钟,却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奖。

小鹬从小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它特别依赖妈妈,饿了就张开嘴等待妈妈喂食。

可当小鹬渐渐长大后,妈妈便不再喂它,把它推到海滩上,要它自己觅食。

结果一个浪花打来,毫无防备的小鹬全身都湿透了,它缩在窝里瑟瑟发抖,恳求妈妈再喂它一次。

可是,鹬妈妈丝毫没有心疼小鹬,而是鼓励它去勇敢尝试、挑战。

终于,小鹬捕捉到了一个巨大的蚌,成为了一只真正勇敢的鹬。

北大才女赵婕说过这样一段话:

“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而不失温暖的退出。

演员伊能静曾经也像其他父母一样,在儿子哈利青春期时,想要插手他的人生。

哈利想学习剪辑,但是伊能静希望他能学编剧,儿子不认同,两人大吵了起来。

争吵中哈利大声说道:“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伊能静坦言,听完就像被敲了一竹棒。

从那之后,她充分尊重儿子的选择,并在哈利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时,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

而哈利也不负所望,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善良温暖、闪闪发光的人。

没有孩子可以一夜长大,他们需要的从来不是掌控,而是父母心里有分寸,给予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

童年时期,父母是教练。

童年时,父母要为孩子立规矩,并督促孩子努力坚持。

成长时期,父母是陪练。

青春期,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决孩子的烦恼,陪伴孩子一路向前。

长大后,父母是啦啦队。

成年后,父母要保持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感,成为孩子一往无前的后盾。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过:分离和爱,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主题。

真正智慧的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不缺席,不吝啬爱的付出;

在孩子需要空间的时候,不占有,不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的人生。

父母只有爱得恰到好处,孩子才能活得独立而有尊严。

纪伯伦有首诗流传甚广,分享给所有人: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与你再亲密,也终归是独立的个体。

不要再“以爱之名”,操控孩子所有的人生,更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号,给孩子带来数不尽的痛苦。

愿每个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在松弛有度的爱中自由生长。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一起共勉。

0 阅读:0

樊稠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