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贺子珍在上海住院,秦基伟得知后,为孔令华提出一个要求

定哥讲历史 2024-06-24 19:00:43

1981年,72岁的贺子珍在上海再次住院。晚年的贺子珍,一直饱受病痛折磨,入院治疗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稀松平常。

而这一次,得知贺子珍入院,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却向党中央提出了一个请求。

这个请求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女婿孔令华。

秦基伟提出什么怎样的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

即便批准了,他的请求是否能给贺子珍带来帮助?

饱受创伤的贺子珍

贺子珍是毛主席的妻子、忠诚的革命伴侣,除此之外,她是井冈山第一个女党员。

尽管晚年的她孑然一身,但毛主席和党中央都对她多有照拂。那是因为,她的身体状况,皆因战争年代饱受创伤。

红军领导者的妻子,共产党员,这两个身份孰轻孰重?贺子珍把共产党员的使命放在第一位。共产党的队伍里,每个同志都是肯舍己救人、为战友流血牺牲的,贺子珍也是如此。

1935年,在一次敌机轰炸中,贺子珍为了掩护腿部负伤的团政委钟赤兵,从已经隐蔽好的安全位置跳出来,协助钟赤兵隐蔽。但由于敌机轰炸时,贺子珍拖着钟赤兵的担架难以到达隐蔽地点,只得扑到钟赤兵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战友。

那一次轰炸,贺子珍浑身共中了17处弹片,军医在没有麻药的条件下取出了一部分弹片,而剩余的弹片还在贺子珍身体里,也成为她晚年身体孱弱的诱因。

贺子珍为毛主席生下过6个孩子,但由于队伍不断转移,孩子多被寄养在老乡家。最终,贺子珍与毛主席的的孩子,只有李敏一个活了下来,其他的都在战争中遗失、夭折。

医疗条件不足的战争环境里接连生产,再加上严重负伤,已经给贺子珍的身体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荷,她仍在凭着共产党员的意志坚持战斗。但一个个孩子接连失去 ,却摧垮了一个母亲的希望。

作为战士的贺子珍还屹立在战场上,作为母亲的贺子珍,精神上却开始脆弱敏感。

不久后,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来到延安,给延安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气。毛主席一直虚心接受新鲜事物,很乐于与进步青年们交流。带着“男女平等”的思想,进步青年之中的男女交往观也很别具一格,面对这些新风气,贺子珍有些格格不入。

作为一个心里装着解放全中国理想的共产党员,贺子珍也冷静地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在超负荷,这于革命工作不利。

为了改变这样的消极状态,贺子珍决定换一个环境。她决定去苏联,在那里她可以远离接连失子的伤心地,可以学习到更多的革命真理,在新的环境里紧张忙碌的学习和工作,或许能让她重获刚毅的自我。

在去苏联的途中,贺子珍才知道她正怀着第六个孩子。这个孩子在莫斯科降生,贺子珍给他取了个俄文名字廖瓦,但廖瓦长到10个月大,因肺炎夭折了,贺子珍再一次遭受了失子之痛。

为了安慰贺子珍的失子之痛,毛主席把李敏送到苏联,陪伴在母亲身边。1947年,贺子珍带着女儿回国。为了能让李敏接受更好的教育,毛主席把李敏接到了身边,贺子珍则在上海住在哥哥贺敏学家里。

1954年,贺子珍在广播中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积郁在心里多年的思念和痛苦一起涌来,从那时起,贺子珍开始出现神情恍惚的症状。

1976年,毛主席逝世。对于饱受创伤的贺子珍来说,不啻于致命的打击。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噩耗的贺子珍,悲痛之下大病一场,从那以后,每年都要入院治疗多次。

“秦伢子”的帮助

1981年,贺子珍再度入院,这一次病情比较严重,院方建议,要有家属子女陪护。

而贺子珍唯一的女儿李敏,此时远在北京,在国防科委工作。得到院方的通知后,李敏焦急万分,贺子珍却在电话里宽慰道:“妈妈没事,你在北京好好工作,不要担心我”。

即便孤独,即便身体孱弱,即便时常精神恍惚,但贺子珍骨子里还是一个坚韧的共产党员,她要女儿以党的事业为重,却把自己的病情轻描淡写。

而在北京的李敏,由于工作和家庭的缘故分身乏术,又担心母亲的病情,情急之下自己也生病住进了医院。

入院的李敏无亲人照顾,她的丈夫孔令华在外地工作,此时正在保定38军任职。

李敏的情况,被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知道了,他想要帮助李敏和贺子珍。想来想去,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家庭分隔三地,平时想念亲人倒还罢了,家中成员一旦有病痛,只能孤身一人。

于是秦基伟向党中央提了一个要求:把孔令华调回北京工作。很快,秦基伟的请求得到了批示:孔令华被从保定38军调到了北京卫戍区。

调回北京的孔令华,空余时间都放在家庭上,亲自照顾儿子孔继宁和女儿孔冬梅,更重要的是照顾李敏的病情。

在孔令华的照顾下,孤身入院的李敏很快康复。出院后,有了丈夫“稳定后方”,她才能腾开手去上海。

当李敏终于赶到贺子珍的病床上,贺子珍十分诧异。她知道女儿与丈夫分隔两地,一个人又要忙工作,又要带着一双儿女,于是问李敏怎么来的。

李敏告诉母亲:“秦司令向上级提出请求,把令华调回了北京,我才能分开身来照顾您。”

贺子珍有些恍惚:“秦司令是个好人……哪个秦司令?”李敏赶忙报出了秦基伟的名字。贺子珍回忆良久,笑着说:“是秦伢子啊!”

那个参加年少机灵、积极要求入党的“红小鬼”,半生过去,他已是秦司令了。战友之情,经年而难忘。

共产党的队伍里,这样相互关怀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2022-08-25 13:18:22 来源:江西日报,贺子珍:一朵绚烂的“井冈之花”

来源:解放军报, 2019-07-17 08:24:02,不惧生死的巾帼英雄:女红军传奇感天动地

0 阅读:0

定哥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