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有这1种本质区别,很多人都不知道

迎蕾评情感 2024-04-05 15:00:50

前段时间,我们写过一篇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科普文章。

《比被PUA还可怕!遇到这种新型“吸血鬼”,赶紧跑!》

在评论区,有读者提出:

感觉“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下简称PPD)”和NPD很像,都表现出自恋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如何区分?

于是,我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大家解答一些疑惑。

其实,NPD和PPD的概念,都来自于目前学界认可度最高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

DSM-5将人格障碍分为10种,并归类为3组:

A组:古怪性人格障碍

行为怪异,思维古怪,具有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特征,但并没有与现实脱离;对应的是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B组:情绪性人格障碍

戏剧化、不稳定、情绪化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倾向于操纵他人;对应的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C组:恐惧性人格障碍

焦虑、恐惧、长期自我怀疑,担心被他人批评或抛弃;对应的是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其中,PPD属于A组,NPD属于B组,两者有本质区别。

不过,DSM-5中还提到,这个分类标准在临床诊断时并不完全有效,原因就在于:

病人常常会同时表现出来自不同组的双重、甚至是多重人格障碍。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PPD和NPD的部分特征。

因此,目前在临床上,更倾向于采用DSM-5中的另一个人格障碍诊断模型——多维特质模型。

但我们普通人依然可以通过分类模型,来认识、了解这些人格障碍,在生活中保护好自己。

总的来说,PPD可以被概括为:一种对他人过度的不信任和猜疑的心理状况。

大规模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PPD的患病率大约在0.7%-2.4%。

虽然和NPD一样,所有人格障碍的确诊,都需要经过专业而复杂的诊断过程。

但根据DSM-5、ICD-10等多种诊断标准,以及结合大量心理学研究来看,PPD通常有以下7种表现,供大家参考:

1、具有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倾向。

心理学家Hopwood和Thomas认为,PPD最典型的特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的不信任感。

TA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表现为一种“受迫害感”:

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怀疑他人在欺骗、伤害或剥削自己,或者把他人无意或友好的行为,误解成充满敌意和轻蔑的。

严重的PPD会将“路过的狗叫”“航班延误”等这些再日常不过的小事,看作是有人在故意惹怒自己,认为周遭的一切都对自己充满恶意。

2、怀疑身边人的忠诚和可信度,人际关系差。

PPD会将这种不信任蔓延到身边的人,导致人际功能严重受损,往往很难开展有意义的深度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表现为反复猜疑伴侣的忠诚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他在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妻子湘南有外遇。湘南住院时,只是和来探病的男同事说了几句话,安嘉和就认定她不忠,并以此为借口虐待、家暴她。

3、把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过度维护自我。

PPD通常会有一定的自恋特征,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绝对正确。这一点,和NPD相似:

很难接受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即使证据确凿,也很难被说服;

要求周围人配合自己,当对方不满足自己的期待时,就会认为对方想伤害自己,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控制行为,来试图改变对方。

比如有PPD的父母,会对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

朋友小丽跟我说,小时候她妈妈要求小丽每天10点前必须上床睡觉。

有一次周末小丽贪玩回家晚了,洗漱完已经过了10点,妈妈就抓狂了,冲小丽大喊大叫,批评她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并认为小丽不回家,就是想害自己头痛。

对PPD来说,一点不起眼的小事,都能让TA们小题大做,精神崩溃。

TA们的口头禅就是:“你这样做,是要逼死我吗?”

4、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

PPD对一切失败都非常敏感,难以接受。

TA们会将所有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解读为“挫折和拒绝”,同时发自内心地感到被对方羞辱和轻视。

5、攻击性强,以保护自己免受假想敌的伤害。

当感到“被威胁”时,PPD会不顾一切地发动攻击,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通常表现为持续的、与现实不相称的“好斗行为”。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女主角李玉莲被丈夫欺骗,从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她去法院起诉丈夫,但判决结果没能如愿。接着她又一层层告状,希望有人替她做主。

每一个没有帮她的人,她都觉得是和前夫串通好的,是自己的敌人。

于是,她不仅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连续十多年不断申诉,还试图“买凶杀人”。

和李玉莲一样,PPD的攻击行为通常没有现实依据(以自我为参照系),并且行为极端。

Hopwood和Thomas发现,PPD具有更高的自杀企图和暴力行为的风险。

不过,这种攻击不一定是外显的,也可能是隐形的,比如会默默远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所以有些PPD看起来很孤僻,没有人际往来。

6、容易记仇,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

7、容易“阴谋论”,将周围发生的一切都解释为“有预谋”的,常常有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以上特征,就要重视起来,去相关医院、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和诊断。

关于PPD成因的研究目前较少,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说法是:该人格障碍受到生物学、心理学、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1、遗传因素

生物学研究表明,亲属中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更容易患有PPD。

严重的PPD患者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很容易发展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心理学因素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集中在PPD的童年经历和思维方式上。

心理学家Natsuaki等人发现,早期虐待或创伤性童年经历,可能会影响PPD的人格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Lobbestael认为,PPD对世界和他人有一套基本的“错误假设”:

“他人都是恶意和欺骗性的”“只要有机会,其他人就会攻击我。”

这导致PPD更容易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恶意归因”,并随着成长过程中人格的逐渐稳定和极端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因素

最后,PPD也与文化因素有关。某些具有独特经历的群体,比如囚犯、难民、有听力障碍的人等,由于很难获得群体归属感,总觉得“被针对”,可能更容易患上PPD。

以上有关PPD的成因分析,更适用于临床治疗。

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偏执狂”,我们单独从心理学角度,再进行分析:

1、偏执,是为了维护内心的“自恋幻象”。

自体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在偏执状态时,头脑中只有自我,没有任何客体。

也就是说,PPD拒绝认识客观现实,而是自己构建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并把这个“幻象”当作世界的真相。

并且,TA们不能容忍任何破坏这个“幻象”的事情发生。

所以,当他人不能满足PPD的期待时,即客观世界和“幻象”产生了冲突。

为了消除这种冲突,PPD会将所有不能如愿的事或人,解读为“要害我”“要逼疯我”。

正是这个“自恋特征”,让PPD看起来和NPD有些类似。

但是,NPD的自恋表现为过度重视自我,指向对他人的轻视;

PPD的自恋则表现为过度维护自我,指向对他人的怀疑。

也就是说,PPD的自恋不是自大,而是出于对内心“幻象”的过度维护,只是这种维护的行为表现看起来很像“自大”。

德国精神病学家Karl Jaspers用“自我不安全”来形容这类人格。

他认为,PPD并非觉得自己“全能”,相反,TA们常常觉得自己“不足”。

但同时,TA们认为外部环境应该为自己提供好的待遇。

所以,当TA们受挫时,会认为是全世界辜负了自己。

有研究发现,显性NPD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PPD。因此,通过是否自恋很难区分二者,还需要关注是否满足其它的症状表现。

2、PPD的极端思维背后,是对“爱”的渴望。

为什么PPD会觉得外部环境应该无条件对自己好呢?

其实这和“自恋幻象”的形成过程有关。

前面我们提到,这是一个不遵循客观世界,只以PPD本人为参照系产生的“幻象”。

PPD之所以需要这个“幻象”,是因为TA们不敢直接接触客观世界。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2个:

1、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

研究者Carrol发现,如果父母从小就不断向孩子强调TA们是特殊的、和其他人不一样的,那么孩子就会过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和意图,难以形成客观、正常的认知。

2、在客观世界中受过伤。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早期会采用“偏执”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TA们会故意释放出攻击性,期待养育者能够温柔回应自己。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包容了孩子的攻击性,孩子就能体会到一种无条件的爱——“即使我是坏人,父母也爱我。”

这个感知会帮助TA们顺利度过偏执期。相反,如果父母无法化解孩子的攻击性,那么孩子就会持续陷入“没人爱我”的焦虑中,一直处在“偏执状态”,认为外界都是“坏的”“有攻击性的”。

Carrol发现,PPD的形成和父母过分重视“犯错误”的养育经历有关。

因此,PPD的攻击其实更像是一种“怨恨”,在埋怨对方为什么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首先,PPD的思维方式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后形成的,因此很难改变。

同时,因为PPD很难信任他人,所以TA们基本不可能主动求助。

因此,如果你遇到了PPD,最稳妥、安全的方式就是试着远离,不要试图说服TA,因为这不仅是徒劳,还会被TA吸食你的“心理能量”。

那么,如果无法远离,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呢?

可以试试:建立两个边界。

1、不要挑战TA的“现实边界”。

和NPD不同的是,PPD不会故意去伤害他人,只有在TA感受到被威胁时,才会释放攻击性。

你可以在和TA相处的过程中,摸清这个具体的边界,然后尽量避开这些事情。

2、你要学会为自己建立“心理边界”。

面对PPD的干涉和攻击,不主动牵扯进争执中,能敷衍就敷衍,降低TA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余力,或者真的很在乎对方的话,那么在保证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可以多向PPD表达积极的情绪,耐心地陪伴TA,让TA体会到“被接纳”。注意不要以同情或轻视的态度面对TA,这反而会激起TA的戒备心。

最后,如果你察觉到自己有“偏执”的倾向,想改变自己,可以怎么做呢?

1、保持觉察。关注自己容易“钻牛角尖”的状态,去了解自己构建的“幻象”。

2、理解事实。在察觉到冲突后,不要合理化自己的“偏执”,尝试去修改自己的“幻象”。

3、尊重他人。不要强求别人的行为会按照你的意愿进行。“怨恨”的本质,其实还是将生命寄托在他人身上,所以难免会失望。

与之相比,不如利用这些能量,向内觉察,投入到更积极的事情上。把“偏执”变成“执着”,转化成蓬勃的生命力,走向真正的“本自具足”。

4、寻求帮助。我知道这对于真正的PPD来说很难,但如果你还没到达那一步,就永远有改变的机会。

在事情变得更严重之前,试试向专业人士求助,你的人生也许会迎来新的转机。

可能有人会问:了解各种人格障碍,有什么意义?

在全网普及“PUA”和“NPD”的时候,有一类言论特别普遍:

“原来我之前在关系中如此难受、自我否定,是因为被PUA了。”

“原来他是NPD啊,我还真以为是我有问题,还因此陷入了抑郁。”

显而易见,了解这些是为了帮助自己意识到关系中那些隐秘的不适和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

但同时,也要注意:

你不需要通过证明对方有问题,对方是某种人格障碍,才能定义自己的痛苦,找到离开的理由。

请大家记得:

在任何关系中,尊重自己的感受。

任何时候感到不适,你都有离开的权利。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最后,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对自己有用,可以点个赞,在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保护好自己。同时,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人需要这篇文章,也可以转发并提醒TA们: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身边爱你的人。

如果你从我们的文章中了解了NPD和PPD后,还对其他人格障碍感兴趣,并且认可我们的科普内容,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你想看的人格障碍类型。如果可以,我们将会做成一个系列,创作更多、更好的内容给我们的读者朋友。

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参考文献

[1]Barlow, D. , & Durand, V.(2013). Abnormal psycholog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Br Med J.

[2]Hopwood, C. J., & Thomas, K. M. (2012). Paranoid and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T. A. Widiger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p. 582–60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Caligor, Eve; Levy, Kenneth N.; Yeomans, Frank E. (2015).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Challeng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2(5), 415–422. doi:10.1176/appi.ajp.2014.14060723.

[4]Tienari, P., Wynne, L. C., Laksy, K., Moring, J., Nieminen, P., & Sorri, A., & Wahlberg, K. E. (2003). Genetic boundaries of the schizophrenia spectrum: Evidence from the Finnish adoptive family study of schizophreni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 1567–1594.

[5]Lobbestael, J., & Arntz, A. (2012). Cognitive contributions to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T. A. Widiger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p. 325–34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Natsuaki, M., Cicchetti, D., & Rogosch, F. (2009).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child maltreatment, peer relations,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mong adolescents with symptoms of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1(4), 1181–1193.

[7]Carroll, A. (2009). Are you looking at me?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15(1), 40.

0 阅读:1

迎蕾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