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荣,1947年出生于内蒙武川县,一家人种地出身,生活贫困。但是家人努力供她读书,她学习非常刻苦,后来考上了师范大学。
NO1
毕业后,她成了一名教师,她深知农村的孩子想要走出去,读书是条近路。1978年,31岁的她调回到家乡,担任一所学校初三班的班主任。
张秀荣工作认真,关心学生,每天下学后,她还要指导学习,时常为孩子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以此来激起孩子们学习热情,班里的学习气氛很好,大家学习劲头很足。她班里一个叫陈志德的学生更给张秀荣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学生从来不用督促,学习认真,成绩也很好,并且下课了也从不出去玩,而是埋头学习。张秀荣了解到陈志德家里非常贫困,有一个哥哥,四个妹妹,母亲常年有病,全靠他父亲一个人种地养活全家。
NO.2
这也是他读书刻苦的原因,可是,由于家里的情况困难,懂事的陈志德想帮助父亲养家。他先后两次申请退学,可都被张秀荣老师劝了回来。
张秀荣说:“傻孩子,你辍学帮助父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你学习很好,只要努力,就会考上大学的,那样才能改变家里的情况!”在老师的开导下,陈志德回到学校继续努力,此后,张秀荣时刻关注着陈志德情况。她还多次接济陈志德一家,好让他安心读书,终于,陈志德的努力获得了回报。1981年他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他兴奋地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向老师报喜,张秀荣也替他高兴。
NO.3
陈志德开学前,来向老师辞行,张秀荣勉励他学好本领,当她看到陈志德还穿着破旧的单鞋时,顿时心疼不已,因为,东三省的冬天是很冷的。
张秀荣考虑到长春是大城市,她拿出了20元钱,为陈志德买了一双保暖漂亮的棉鞋,当时她的月工资不过37块。
张秀荣说:“志德,你上学的地方非常冷,拿着这双棉鞋吧,你以后的路还长,一定要注意身体!”
深知生活不易的陈志德知道这笔钱的分量,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回报老师。
大学毕业后,他又考入大庆石油研究院,读了研究生和博士,后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把哥哥和妹妹们都带出了山村,他对无私帮助自己的陈老师也很牵挂,时常和张秀荣电话联系。
NO.4
2007年,张秀荣60岁生日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来为她祝寿,可陈志德却没有来,原来,陈志德当天有重要会议。
他头天晚上给老师打了电话:张老师,对不起,我明天有个重要会议,不能参加您的生日了,我托班长给您带了礼物,您一定要收下”。张秀荣说:“没事儿,你忙你的,一句问候就够了,不用带礼物”。天亮后,在一家饭店,学生们为张秀荣老师举办了生日宴会,送的东西也就是鲜花蛋糕等礼物。就是表达了一份心意,张秀荣非常高兴的收下了,她知道这是学生一片心意。这时,当年的班长拿出了一个礼盒说:“张老师,这是陈志德托我带来的,请您收下”。张秀荣说:“好,难得他在外面还想着老师”,她接过礼品盒,随手就打开了。
NO.5
可不料,当她看清里面的礼品时,不由得脸色一变,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这个礼物我不能要,太贵重了!”
大家伸头一看,只见盒子里放着一枚钥匙,钥匙的下面垫纸上写着几句话:“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上次看到您的房子太破旧了,这是送您的一套70平的房子,请您收下”!大家愣了片刻,紧接着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为陈志德送的这件礼物鼓掌。正在这时,突然张老师的手机响了,张老师拿起电话,里面传出陈志德的声音:“祝老师生日快乐!我的礼物,无论如何请您收下,这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张秀荣:“志德,你如果送平常礼物,我会很高兴收下,但你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我帮你,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眼看着你失学”。陈志德说:“老师,受人滴水,报以涌泉,没有您,我不敢想象自己的生活,您让我全家受益,这个礼物您一定要收下”。身边的众位同学也说:“老师,您收下吧,这是志德的一片心!”“是啊,您不收他会伤心的”。在陈志德的坚持和大家的恳求中,张秀荣收下了这份儿贵重的礼物。老师是孩子们的指路明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老师的一个善举,会影响了孩子的未来,甚至改变了一个孩子的生活。“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陈志德懂得感恩,自己又有这个能力。他的行为值得学习,为张秀荣和陈志德师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