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中国资产达7.34万亿美元,收益率近6%,那中资赚了国外多少

炎黄小刺史 2024-05-31 05:03:09

如今,外资在中国的总资产已经高达7.34万亿美元。投资回报高达6%,利润达到了4365亿美元。

但根据数据显示,中资在国外的投资回报却不太理想。

那么,中资企业在国外的投资赚了多少呢?我们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

中美两国的经贸纽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当时,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犹如一声春雷震惊了世界。市场嗅觉敏锐的美国企业第一时间闻风而动,进入中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广阔土地。

1979年4月,康宁公司与武汉邮电研究院签订了中美首家合资企业的合作意向书。双方正式合资成立了长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开启了中美经贸合作的大门。

从那时起,各路美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华遍地开花。

从最初的合资公司,到后来的独资控股,再到产业链植入,它们在中国市场上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一方面是科技、制造业巨头不遗余力布局中国市场。比如苹果和特斯拉,在全球市场营收中,中国占据了1/5的重要份额。

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领域也是如此。

以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为例,2022-2023财年,中国内地市场为英伟达贡献了1/5的营收,为高通贡献了6成营收。

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愿意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正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市场潜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条件。

那么,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出海"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情况如何?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在美国设立了近5700家境外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

在美上市公司数量有320多家,雇用了超过20万名美国员工。这些企业的投资遍及制造业、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

不过,与美企在华取得的可观收益率相比,中资在国外的投资回报并不太理想。

据统计,2021年中资在国外投资9.3万亿美元,收益约2745亿美元,收益率仅为2.9%,只相当于外资在华的一半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有限,利率和收益率较低,且对外资进入某些高利润行业有所限制。

美国在中国的公司、我们会进行保护,而且还有可能还会享受超国民待遇。但是,中国在美国的公司,却会被美国以各种名义进行排挤打压将资产没收。

这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根本上说,更多还是源于自身实力的制约。

一方面,中资企业对于服务外国高精尖产业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中国本身的金融体系在对外开放程度上还远远不够,难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

这其实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0年代末期的中国金融业正处于摇篮时期,体质极为孱弱。

当时,中国金融系统不良资产严重,不少银行濃临破产。一旦对外资开放,脆弱的金融业极有可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与此同时,东南亚金融危机在邻国狠狠爆发,外资掌控金融业给予东道国的血淋淋教训使中国更加慎重。

在危机影响下,中国也出现了"三角债"等严重金融风险隐患,海南发展银行更是成为首家破产银行。

面对内忧外患,为了保护幼小的金融业,中美双方在金融业开放问题上你来我往,争执数年。

最终,中方做出重大让步,在农业领域对外资大开方便之门,作为换取外方同意金融业得以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对外开放。

虽然这一决定给国内农业带来沉重打击,但也为更加脆弱的金融业赢得了时间。

时过境迁,中国金融业已不再是"襁褓婴儿".无论在市场影响力,还是抗风险能力,中国金融机构都已日趋成熟。

优质企业和资金早已与国内金融业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外资进入很难彻底撼动现有格局。

因此,在外资"金融脱钩"的威胁下,对外资完全开放金融业成为了中国表达欢迎外资的重要态度。

同时,中国金融业在服务小微、科技等新兴领域仍存在短板,引入外资正可借机引进管理经验,形成"示范效应"。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在大门敞开、全面对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将设置严格的监管机制,防患于未然。

金融行业往往容易滋生虚假创新、庞氏骗局等败类现象。即便是号称监管严格的美国,最终也没能防范次贷危机的发生。

因此,未来外资在华金融机构将面临极为严格的监管,以杜绝系统性风险。

此外,外资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大量敏感信息,如中国居民的财务数据、道路交通信息等等,防范这些信息外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中方将借鉴管理苹果等外资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严密的监管措施,确保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中国设置如此严格的监管机制,势必会对外资投资造成影响,对于这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过去数年,先锋领航、贝莱德等知名外资私募基金陆续撤出中国市场,由此有人认为外资看空中国经济,并质疑中国的金融监管是否过于混乱。

但实际上,对外资来去自由并无需神经过敏。我们必须清楚,外资来华驻足的根本动机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中国坦然看待外资的进出,但对外资的引入却是高度选择性的。

我们欢迎那些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能带来示范和溢出效应的外资;同时对于那些只是来割中国人"韭菜"的投机资本,不应有任何怀柔政策和迁就姿态。

因此,对于部分外资主动离场,我们不应太过解读,这只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投资环境更加规范有序、营商环境越来越良性。

从长远来看,只有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本国金融业,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分庭抗礼。

双向开放、共同发展,将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1 阅读:790

炎黄小刺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