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顾景舟印款的赝品多,收藏谨防上当受骗

明强紫砂收藏 2024-06-27 05:11:16

我几乎天天会碰到一些做梦想发财的人,把一些早年买的紫砂壶的照片给我鉴别真假,大多数都是顾景舟、时大彬印款的紫砂壶赝品,连高仿都算不上,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民间收藏顾老、大彬壶应该非常非常少,要知道,现在随随便便一把顾景舟、时大彬的壶都是大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元,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价格这么高,就一个字:“少”,而且精妙,是紫砂界里的如书法史中王羲之、王献之一样的盖了帽的大师。

先说时大彬,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距今已经好几百年了,他活着的时候其作品就非常受欢迎,传说要订制,订单周期起码需要半年到一年,而且他轻意不做壶,平时就跟董其昌、陈继儒这些士大夫学者混在一起,与文人相交造就了他壶艺的精进,所以,一般的平头老百姓是很难买到时大彬的紫砂壶的,到了清代乾隆年时期,就流传着一句经典话语叫“宫中艳藏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可见时大彬的紫砂壶是多么的稀少和金贵,几百年来,由于战乱、人祸、自然灾害等的破坏,紫砂壶作为易碎品,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少,所以,当下民间藏有时大彬紫砂壶的概率几乎为零,连有几家公营博物馆里的亦是后朝仿品。

再说顾景舟,顾老在年轻的时候,基本都是接受订制或帮古玩商仿制古壶,解放后作为辅导(大师傅)没有生产任务,只是给年轻人教授成型工艺,所以,到他1996年离世,留下来的作品也是很少的,从1956年成立紫砂厂到1996年的40年时间里,他的任务就是教育、示范制壶技艺,也会接受厂里安排打样,按照订制者的要求从绘图设计到打样出来,然后浇出石膏模具交工人批量生产,他做的就是这些工作,所以说,顾景舟留下来的壶并不多。

由于顾老手艺好,名气大,市价高,1980年他的壶就卖到28元一把了,当时市场上有很多人制壶都要敲他的仿制印章才能卖出去,那个时候就形成了“顾景舟就是紫砂壶,紫砂壶就是顾景舟”这么一种说法或者叫局面,在当时丁蜀镇龙溪市场里十把壶里面可能五把是敲的顾景舟的章,假冒壶可谓泛滥成灾,但当时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也没人去追究。

大概到了1982年台湾兴起紫砂热以后,顾老壶的价格更是标升到一个难以置信的地步,从1981年到1991年,十年间顾老的真迹从128元一直涨到了20万元,足足翻了100倍到200倍,1991年我们那时的平均工资还不满100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有好多人说在八十年代中期或九十年代初去宜兴花了几十元、几百元、一千多元买的顾景舟的紫砂壶,想想怎么可能呢?那时香港台湾商人订购顾老一把壶可能要等一年到两年以上,在工厂的小卖部里有蒋蓉的,有汪寅仙的、何道洪、周桂珍……现在这些大师的壶,但绝对不可能有顾景舟的作品,因为,顾老的壶供不应求,一年也做不到十把壶。

如果民间没有特殊关系,或者没有实力是不可能买到顾老亲手做的壶的,特别是1988年以后,顾老的壶被香港四大贸易公司(锦锋、双鱼、英泰、海洋)包掉了,他们平均十万到二十万元兑换券(也叫侨汇券)一把,一转手到台湾立马就可以卖十万到二十万美元,利润之高难以想象,难怪港人会送丰田皇冠、凯迪拉克汽车给工厂公司调换紫砂壶。我发现,大多数人早年买在手里的壶底款盖着顾景舟的章,就觉的好像发财了一样,其实,多为当时当地农民农闲期间所做的赝品,连高仿都很难看到,后来这批农民就进了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去制壶。当时徐汉棠就跳槽到了二厂,当上了总工艺师,听说当时还与顾老产生了异见。

如果在民间看到时大彬、顾景舟印款的紫砂壶,先不要激动,先看看艺术水平,再了解一下来历,大概率不是真迹,在我们行内,这类东西就是假冒伪劣的垃圾壶。

0 阅读:0

明强紫砂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