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酒香三万里——探秘大唐都市的胡姬酒肆

泽霖文史 2024-06-19 16:30:59

公元前133到前137年间,汉武帝刘彻接连派遣大将军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兵前往西北击破匈奴,后来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最终将丝绸之路打通,史称“凿空”。从此中西方被这条万里长路连通,中国的丝绸、瓷器走向遥远的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皮革等大宗货品也得以更广泛地传入中国内地。

到了唐代,唐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风尚的开放包容,使得丝绸之路更加繁盛,更是让大唐都城长安成为西域各国各界人士的聚集地。长安也因此成为当时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心。

这座繁华的东方名城,吸引了来自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以及日本、新罗等国的国人。这些外国人约占长安城总人口的2%左右。这些人有王族、有使臣、有僧侣、也有留学生和艺人,当然更多的是商人。为了方便管理,当时长安城专门还设立了接待、管理外国贵宾和侨民的机构。

到开元年间,已经有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王朝互相交往。这些来到长安的外国人,有不少选择了定居下来,有的致力于学习大唐的科技文化,有的在朝中做了官员,但绝大多数选择在长安经商。

他们在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开起了珠宝店、饭馆、作坊等店肆,其中以酒肆的数量最多。当时长安城里的胡人酒肆多是中亚各国和波斯人所设,主要开设在西市和春明门到曲江一带。

唐朝的文人雅客,徜徉在大唐西市中时,送别友人远行时,常会走进异域风情浓郁的胡人酒肆,品尝一番那些来自域外的美酒琼浆。于是,便有了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那些微醺的酒香,沁入诗行,弥散在长安的空气中,又落在了历史的云端。

胡人酒肆里售卖的酒类名目繁多,如有来自高昌(吐鲁番)的西域名酒“葡萄酒”、来自大食(波斯)的“龙膏酒”,还有波斯人带来的“三勒浆”等。葡萄酒自不必说,那龙膏酒在唐代苏鹗编写的《杜阳杂编》中有所记载:“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

相传,西亚的一个藩属国曾进贡给唐宪宗几坛龙膏酒,声称这种酒是用当地特产的一种鳄鱼泡制而成,可以补血养肺,强筋壮骨,轻身延年。唐宪宗品尝后,顿觉神清气爽,便将它视为奇珍,定为酒中上品。

“三勒浆”是波斯人用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这三种植物和在一起酿成的美酒,既解暑祛瘟,又健脾消食。融合了药用功效的三勒浆酒成为当时京城中的名酒。

除了有独具风味的美酒,胡人酒肆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雇佣胡人女子作为服务人员。这些胡人女子称为“胡姬”。能歌善舞是她们血液里流淌的民族天赋。她们常以轻歌曼舞的表演来娱乐宾客。

这些可都是一般唐人酒馆不具备的特色,所以去胡人酒肆宴饮游乐,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就连诗仙李白都留下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样的诗行。

除了特色产品和歌舞娱乐方面的优势,胡人酒肆在经营手段上也更为先进。和唐人酒馆常居于闹市坐等客来不同,胡人酒肆多设在城门路边,方便人们送友出门在此饯行。胡姬酒肆不仅彰显了其独特的异域风情,更是映射了大唐长安的繁华气象。

作者 | 泽霖文史

来源 | 公众号泽霖文史(zelinwenshi)

0 阅读:2

泽霖文史

简介:观文物之瑰丽,品历史之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