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临终之前,为何忽然要设置州牧这个官职?他不怕州牧造反吗

访风聊历史 2024-04-27 06:07:32

公元188年,就在那场黄巾起义爆发四年之后,汉灵帝忽然下令:在东汉各州内部,设置州牧一职!

同时,汉灵帝还下令,任命当时正担任太常一职的刘焉,出任交州州牧。此后不久,又改任为益州州牧。

这就是东汉后期大名鼎鼎的‘废史立牧’!

所谓的废史立牧,指的就是搁置东汉原本的刺史制度,同时设置州牧。自此之后,州牧就成了东汉最大的地方官,可以全权管辖一州之地的一切军政要务。哪怕是和当年西汉开国时期的诸侯王相比,权势之大,也不遑多让!

而随着州牧这个官职的出现,东汉政权的崩溃,也就变得越来越快了。因为州牧出现之后,在地方州郡内部的权力,实在是太大!所以后来,一个州牧下辖的这块区域,就逐渐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彻底脱离了汉朝中央的控制!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汉灵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在天下已经快要分崩离析的时候,他还要玩这么一手?难道汉灵帝就没想过,设立州牧会让东汉崩溃的崩溃的更快吗?

这件事,其实还真没有后世想的那么简单。

实际上,当年汉灵帝在世的时候,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后来可能会出现的崩溃!而废史立牧,恰恰就是汉灵帝阻止东汉崩溃的手段之一!

想要真正说明白,废史立牧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得先从汉朝的行政制度开始说起。

汉朝执行的郡县制,最初其实是继承自秦朝。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将整个中原地区,分成了三十六个郡,每个郡下面又管辖了好几个县。通过这种郡县两级的组织形式,秦朝第一次控制了整个中原。

而秦朝灭亡之后,因为这套两级管理制度,确实比较好用。所以刘邦团队创业成功之后,也全盘继承了郡县制度。

当然,在汉朝开国之初,郡县制并没有通行全国。因为历史原因,汉朝刚开国的时候,玩的是‘双轨制’,也就是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的制度。直到后来,等到几个汉初异姓诸侯国,全部被消灭了之后,郡县制才全面推开。

但是接下来,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差不多到了汉武帝在位中期的时候,这套制度第一次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郡的数量太多了!

实际上,从秦始皇第一次设立郡县制,到汉武帝时期,这期间郡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至于增加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因为开疆拓土,国土面积变大。就比如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就曾经攻打百越,建立了象郡、桂林郡和南海郡。而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更是暴打匈奴,开拓西域。等到汉武帝去世的时候,汉朝能控制的区域,已经快相当于当年秦朝刚统一天下时的两倍了!

二是因为在消灭那些诸侯国的过程当中,西汉的几位皇帝,会对当地的郡县,进行架构重组。比如说,当年七国之乱结束之后,汉景帝就把造反的那几个诸侯国的封地,进行了郡县重新划分。这样一来,郡的数量自然就更多了。

对于汉武帝时期,汉朝到底有多少个郡,后世存在一些争议。但据史书记载,后来汉武帝去世之后,汉昭帝在位的时候,西汉鼎盛时期大概有一百零三个郡!

一百零三个郡,和当年秦始皇麾下的三十六个郡相比,数量上可就多出太多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郡的数量增加了,这不是好事吗?为啥会成为汉朝统治全国的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三十多个郡的时候,皇帝管得过来!但是一百多个郡的时候,皇帝一个人管不过来!

这里引入一个现代的概念,叫做‘邓巴数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能够维持的稳定社交关系的人类数字,一般是在150人左右!超过这个数字之后,你有可能会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两个人之间的交际关系,会变得特别少,趋近于无!

这还只是正常的社交关系,如果是亲密关系的话,那就更少了!

所以在正常人类社会当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很普遍的情况:两个人早年可能是很好的同学或者朋友,但是成年之后,只要不在一个社交环境内,来往就会特别少!哪怕是大学时睡在上铺的兄弟,毕业之后也可能完全没有来往。

而这个理论,拿到秦汉时期的皇帝身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要知道,一个郡守,是有资格向皇帝直接汇报的!也就是说,郡守和皇帝之间,必须存在社会关系。当国家存在三十六个郡的时候,皇帝需要和三十六个太守,保持社交关系。而当国家存在一百多个郡的时候,皇帝就需要和一百多个太守,保持社交关系!

但问题是,除了太守之外,皇帝还需要认识其他人呢!

帝国中央的三公九卿,军队当中最能打的一些猛将,后宫里面比较宠爱的妃子,老刘家的那些宗室亲戚,都会占据这一百五十个名额当中的一个。这样算下来,就算汉武帝完全没有私生活,社交圈也容不下这么多人!

其实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统治国家的时候,无意间都遵循了这个规律。就比如说后来清朝的时候,有资格给皇帝上书汇报工作的,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而四品以下的官员,只能平时问安。没有特殊情况,根本没有直接汇报工作的权力。

这个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清朝四品以上的官员,也就几十个人。再加上皇帝需要认识的其他人,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了皇帝的社交圈子。

所以,在汉武帝大规模进行扩张之后,汉武帝第一次感受到了这样的苦恼:很多向他直接汇报的地方郡守,他根本就没什么印象!汉武帝也不知道,这个太守在负责什么工作。每次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汉武帝都得先找自己的秘书和顾问,询问相关的情况,然后才能做决策!

这就很难搞了!

如果是一两个人需要这样,或许问题也不大。但如果需要直接管理的人太多,汉武帝就算累死,也无法完成这个工作。于是到了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终于下令,给这套制度更新了一个‘补丁’。

这一年,汉武帝下令,将全国划分成十三个监察区!每一个监察区内部,设立一个刺史!

就这样,汉朝的刺史制度,新鲜出炉了。

在汉朝的历史上,公元前106年,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除了设立刺史制度之外,帝国最重要的大将军卫青,也因病去世了。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几乎可以看做是一个标志。自此之后,西汉大规模对外扩张的阶段,就基本结束了。

当然,之所以结束,不是因为不想继续扩张。而是因为汉朝周围所有能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被全都拿下来了。更遥远的远方,或许还有一些能种地的地方。但因为距离太远,汉朝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请记住以上这些东西。

因为这些东西,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将会直接决定汉灵帝的决策。

从汉武帝设立刺史,一直到西汉末年,这期间基本上变化就不大了。不得不说,这套打了刺史补丁的郡县制,还是比较好用的。因为在这之后,皇帝可以直接听刺史和中央官员汇报工作,不用再直接对接那么多太守。

另外,西汉时期的刺史,基本上是只管监察工作的。至于军事、行政和人事任免之类的事情,刺史一般是没有权力插手的。

但是到了西汉末期的时候,这套制度,再次出问题了。

简单来说,因为到了西汉后期的时候,国家到处都开始出问题。而刺史本身,虽然是一个主管监察的官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难免需要做一些实际工作。比如说带兵镇压叛乱,或者直接插手地方实际管理事务。

这种转变,就让原本只管监察的刺史,实权越来越大,逐渐成了一个凌驾于太守之上的‘地方官’。

最关键的是,面对这种变化,就算是当时的西汉皇帝,也没法改变。

因为当时西汉内部,问题实在是太多!如果按照原本的旧有制度,由太守汇报给中央之后,再由中央进行决策,很多事情都来不及了!尤其是像地方叛乱这种事情,一旦遇上,必须有人统筹当地的军政资源,迅速将其镇压。

最开始的时候,太守还能完成这个工作。因为前期的叛乱,往往只是局限在一个郡内部。但是后来,起义或者叛乱的规模越来越大,往往会一次性波及好几个郡!

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官职,能够统辖好几个郡的资源,来完成这个工作。

于是,公元前8年,汉成帝下令,将原本的刺史,改称‘州牧’。然后由州牧,来完成这个工作。

其实在历朝历代的王朝后期,这类情况都会出现。在唐朝中后期,这个官职叫做节度使。明朝和清朝的中后期,这个官职叫做总督。

而接下来,在西汉设立州牧之后,情况其实和明清时期比较类似!在州牧出现之后,这些地方上的州牧,并没有直接拥兵自立,直接开始造反。他们反倒是积极工作,维护汉朝的统治。

在这一点上,西汉末年的州牧,其实和清朝末期的那些地方总督很相似。

而再之后,等到王莽篡位之后,王莽则是进一步强化了州牧制度。在王莽的安排下,州牧拥有了更大的实权。但同时,王莽又设置了各种手段,防止州牧造反。

所以,这套州牧制度,在西汉末年以及王莽时期,其实是发挥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至少,在维持统治方面,这套制度其实是很有效的。在这套体制下,州牧可以调动更多资源,镇压州郡内的叛乱。而皇帝则可以用其他各种手段,防止州牧造反。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套制度执行的时间不长。那些州牧还没来得及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嫡系力量,西汉就亡了,王莽就被推翻了。如果有某个州牧,能长时间在某一个州,一口气滞留十年以上的时间,估计王莽也得面对州牧造反的情况。

再之后,就到了东汉了。

东汉开国之后,在制度方面,刘秀继承了绝大多数西汉的制度。但是唯独州牧制度,被刘秀给废止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到了和平时期之后,州牧的权力,实在是有些过大了。而在和平时期,东汉也不需要再设立这么大的实权官职!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到了东汉之后,一直到天下大乱之前,东汉执行的,都是当年汉武帝打了补丁之后的‘刺史郡县制’。

这种情况,其实一直持续到了黄巾起义,也是汉灵帝在位时期。在黄巾起义之前,这套刺史负责监察,太守负责管理的制度,一直都没出过什么大问题。但是等到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当年西汉面对的问题,就再次出现了!

尽管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汉灵帝第一时间调集军队,镇压了黄巾军主力。但在这之后,各地依然有小规模的起义事件,搞得汉灵帝异常头疼!而到了这个时候,东汉就必须再设置一个官职,能够统辖一个州的军政资源,这样才能迅速镇压这些小规模的起义事件。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原本负责监察的刺史,难道就不能做这个工作吗?当年西汉的时候,刺史不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吗?

这个法子,汉灵帝其实早就想过了!

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汉灵帝第一时间出动了东汉的中央军,前去镇压黄巾军主力。因为中央军比较强,所以黄巾军的主力,只闹腾了八个月就被镇压了。但是在之后,面对各地频繁爆发的小规模叛乱,汉朝的中央军根本就来不及过去!

然后,汉灵帝就下令,让各地的刺史,暂时负责在当地组织军队。然后,让刺史带兵前去镇压。

这个办法执行之后,汉灵帝原本以为,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但结果,在汉灵帝这样放权之后,局势反倒变得更坏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刺史,早就和地方州郡的官员,沆瀣一气。他们掌权之后,根本就不干活,只会利用职权大肆贪污!所以最后,各地的小规模叛乱事件,非但没有变少,反倒是变多了!

而这其中,很多造反的小股势力,说不定就是被当地的刺史给逼反的!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公元188年,当朝太常刘焉提出,要重设‘州牧’一职。然后用州牧,来取代原有的刺史!

这个刘焉是哪里冒出来的呢?

实际上,对于刘焉早年的经历,我们还真不太清楚。尽管在后来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刘焉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但是在提出‘废史立牧’这个建议之前,他的个人经历,史书上还真没多少记载。

我们只知道,他的祖上,是汉景帝的第四个儿子,淮阳王刘余。汉景帝当年一共有十四个儿子,这其中汉武帝是老十,然后刘备他们家祖宗是老九。

另外,后来雄踞荆州的刘表,他也是老四刘余这一脉的后人。所以相对来说,刘表和刘焉的亲戚关系,其实要比和刘备更近一点。

因为出身宗室,刘焉当年的仕途,就要比常人更容易一些。刚刚成年,就得以在地方州郡任职,做一个小吏。后来又通过察举制考核,通过了考核当中的‘贤良方正’考试,正式拿到了国家的编制。

而有了编制之后,刘焉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职务。但至于说这期间他都做过什么事,史书上就完全没记载了。

不过,从他的这个履历,我们大致也能看得出来:刘焉的人生,已经算是相当顺利了!至少,和后来的刘备相比,刘焉已经算是天胡开局了。

就这样,到了废史立牧事件发生之前,刘焉担任太常一职。按照东汉的官制,太常是九卿之一,主管文化教育和祭祀。

而到了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刘焉见到东汉各地狼烟四起,东汉政权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被灭。所以此时的刘焉,就想去帝国的边缘,找一个地方占山为王,过自己的安稳日子。但问题在于,他的官职是太常,没有去地方上割据一方的权力。

所以再之后,刘焉就给汉灵帝提了建议,提出要重设州牧一职!然后,可以由自己率先担任州牧,给大家做一个表率。

就这样,废史立牧的这个方案,摆到了汉灵帝面前。

没有人知道,汉灵帝听到这个方案的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估计也只有刘焉,最适合提出这个方案。

因为在当时东汉的中央政府内部,整个三公九卿班子里面,只有刘焉是出身老刘家宗室。虽然到了汉灵帝这一代,双方的血缘关系,已经远的不能再远了。但至少,由一个老刘家的人提出这个建议,要比其他外戚、宦官或者士族的人提出来,要更加合适。

如果是何进、蹇朔,或者汝南袁氏这些人,来提出这个方案。那估计汉灵帝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是同意,而是会直接砍了他们,防止他们造反!

而当刘焉提出这个方案之后,这个难题就摆在了汉灵帝面前。

此时的汉灵帝,难道不知道设置州牧之后,会导致地方势力做大?很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吗?

他当然知道!

但是他已经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带入汉灵帝的视角,才能理解汉灵帝为啥要同意这个方案。从汉灵帝的角度出发:此时国家到处都在起义,而那些地方士族,基本上也都在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募集兵马,壮大势力,随时有可能独立。

如果不设置州牧,接下来地方上大概率会频繁爆发起义,最后形成一场规模更大的起义。但如果设置州牧,说不定还能延缓一段时间!

另外,后世史学家猜测,当时的汉灵帝,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私心’。在汉灵帝看来,此时的东汉,已经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会天下大乱。既然如此,不如放权给老刘家自己家人。这样一来,就算未来天下大乱,再来一场混战,最后还是老刘家的人做皇帝,这个结果也不差!

当然,这个猜测,仅仅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至于说当时汉灵帝有没有这么想过,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总之,对于此时的汉灵帝来说,不设置州牧,东汉说不定马上就会灭亡。但设置州牧,说不定还会延缓一点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汉灵帝可不知道后来东汉末年的那些事。在他看来,当年西汉执行州牧制度之后,效果其实挺好的!

毕竟,当年西汉的那些州牧,可没人选择造反,他们都是为国家奋斗到最后一刻的。

于是最后,汉灵帝就下令,批准了刘焉的这个计划。但在批准这个计划的同时,汉灵帝其实还留了一个心眼。从种种迹象来看,当时汉灵帝留了两个后手!

首先,能够担任州牧的,只有两种人。一种就是刘焉这种‘优秀的’老刘家自己家人,另一种则是对东汉政权极度忠诚的士族领袖,这种人的代表就是黄琬。

显然,这两种人派到地方上之后,更不容易独立。

其次,设置州牧之后,汉灵帝并不是一口气在天下十三个州,同时设立州牧。而是哪里有问题,哪里设置州牧。或许,等到问题结束之后,汉灵帝还想再免除州牧的官职!

这样看来,汉灵帝心中的州牧,或许更像是后世的‘钦差大臣’。

而在废史立牧计划被批准之后,汉灵帝第一批任命的州牧,其实只有三个。这三个州牧,分别是: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

当时就数益州、幽州和豫州,起义闹得最厉害。

另外,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刘焉最开始看中的,其实是南方的交州。他第一时间向汉灵帝申请的,也是自己去做交州牧。但结果,当时有个叫董扶的人,据说是懂风水。他说益州那边,有王气存在。所以后来,刘焉就改了自己的申请,改为申请自己去益州做州牧。

而对于刘焉的改变,汉灵帝当时好像也没太当回事,直接就批准了。

这就是东汉后期的‘废史立牧’事件。

其实汉灵帝在批准这个计划的时候,也是想过很多的,并且留下过后手。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刚批准这个计划,不到一年之后,他本人就驾崩了!

随着汉灵帝身死,东汉中央迅速失控!而原本汉灵帝留下的那些后手,后来也就全都失效了。

至于刘焉,到了益州之后,很快就掌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彻底称霸一方。从这时候开始,接下来一直到刘备入川之前,益州基本上就是刘焉他们家的地盘了。

同时,见到刘焉的成功,其他各地的割据枭雄,也都纷纷效仿。所以很快,在董卓入京之后,各地的州牧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冒了出来。而随着各地的州牧出现,东汉的天下,也就彻底分崩离析了。

0 阅读:41

访风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