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怎么突然“停下来”涨价了?
作为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先锋,以一种近乎“革命者”的姿态闯入了武汉的大街小巷。然而,随着其价格策略的悄然变化,一场关于低价诱惑与盈利困境的争议悄然上演,让人不禁感叹:第一个吃螃蟹的,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咽下的美味。
“1块6一公里?这不跟我们差不多吗?”网约车司机张师傅的震惊,不仅仅是对价格调整的愕然,更是对自动驾驶网约车“神话”破灭的无奈。
曾几何时,萝卜快跑以几毛钱一公里的低价,在社交媒体上赚足了眼球,仿佛一夜之间就能颠覆整个网约车行业。但现实是,当补贴的潮水退去,裸泳者终将显现。
“肯定要涨价了。”张师傅的话里透露着几分无奈与预见。作为网约车行业的“老炮儿”,他深知低价不过是市场竞争的暂时手段,一旦市场占有率稳固,涨价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萝卜快跑的涨价来得如此之急,如此之猛,几乎不给市场任何缓冲的机会。
这背后,是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急迫与焦虑。长期目标一个亿的收入,一个亿的利润,短期目标2024年武汉市场盈亏平衡,2025年实现盈利。这些数字,既是百度的雄心壮志,也是悬在萝卜快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盈利之路,岂是那么容易铺就?
首先,是车辆成本的巨大压力。与传统网约车不同,萝卜快跑的车全是百度的,这意味着从购车到维护,每一分钱都得自己掏。而且,自动驾驶车辆对硬件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据说,第六代萝卜快跑的车价已逼近25万,这还不包括后续的改装和升级费用。相比之下,那些十几万就能搞定的网约车,显得性价比十足。
其次,是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安全员、数据采集工程师、开发人员、维修人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却是萝卜快跑运营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安全员,按照国家规定,他们与车辆的比例不能低于1:3,这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别提那看不见的研发成本了。百度自动驾驶多年来的投入,早已是天文数字。据说总成本不低于2000亿,这样的投入,岂是区区几单网约车车费能够填补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萝卜快跑的涨价,似乎成了一种必然。但问题是,涨价之后,它还能保持对网约车市场的威胁吗?消费者会买账吗?
“所有网约车都降价了。”张师傅的话再次提醒我们,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价格战依旧激烈的网约车市场,萝卜快跑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其竞争力无疑将大打折扣。毕竟,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价格仍然是选择网约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那么,萝卜快跑该如何破局?是继续烧钱补贴以维持市场份额,还是调整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正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所言:“能力、法规、商业闭环都还没有到,说很快能打平是因为很多账没有算。”
萝卜快跑或许只是自动驾驶商业化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与市场的残酷,也让我们意识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要勇于尝试,更要学会在风浪中稳健前行。
不会白送煤油灯,人家是卖煤油的。
高铁也涨价100了,但是快了,一个小时,我喊司机给我超车,萝卜不动
之前吹三十公里十几块钱的,不吹了吧
资本连广大司机养家糊口的一点微薄收入都不放过,吃相难看,不管多便宜我是不会坐的
不是钱的问题,保守势力在阻碍科技的发展
这与门店开业优惠拉人气一样一样的[呲牙笑]
兄弟,你想钱,想疯了
关我屁事,我就不乘坐!
Tsl,说了,后面fsd会自动接单,我是说Byd们,他们会缺乏组织力吗?他们有能力组织用户,也有能力亲自下场,百度在这里没有唯一性。只是百花齐放里面的一朵。
难道不是被约谈才涨的吗?
李彦宏不是傻子,亏本做生意
反对无人技术民用 毒贩运毒风险降低
是平台强行给网约车师傅降价,一方面要求服务,一方面又大幅降价,找谁说理去?网约车司机真可怜!
谁给的资质上路
在外国用低价垄断市场。这个早就被约谈了。这根本就不是公平竞争。
罗卜迟早会烂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