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和国民党军败退至台湾,横行大陆多年的军统特务组织也宣布解散,很多军统要员也逃到了香港和台湾,不过,却有三名军统特务留在了大陆,他们是谁,晚年怎样,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戴以谦,戴笠的远房亲戚作为国民党军统的创始人和最高领导人,戴笠在国民党中可谓是说一不二,是蒋介石的亲信,经常为蒋介石收集情报和从事间谍和暗杀工作。
在军统特务中,戴笠和蒋介石一样,尤其喜欢任用浙江老乡,戴笠是浙江江山县人,他的军统特务们也大多来自江山县,素有“江山帮”之称,比如毛人凤就是江山县人,在工作中,这些人为了保密,都使用晦涩难听的浙江方言。
而戴以谦就是军统“江山帮”其中之一。
1943年,18岁的戴以谦离开老家,找到戴笠,想要谋个差事。别看戴以谦年轻,可论辈分戴笠得管他叫一声:“叔叔”,他虽然不是戴笠的直系亲属,但两人是有血缘关系的。
一见到戴以谦,戴笠便用浙江方言问他:“你一个小孩子,来这里干嘛?”戴以谦回答:“想找一份差事做做”。
当时军统缺少人手,戴笠见他机灵,就先将他留在身边,而后派去安徽参加特务培训班,学成之后,戴以谦又回到戴笠身边,担任机要秘书。
1945年,戴以谦在军统中混的风生水起,立了不少功劳,获得了陆军上尉军衔,不过一年后,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戴笠死后,毛人凤成为军统领导人,戴以谦也失去了靠山,于是前往北平傅作义处任职。
在北平和平解放后,戴以谦也投身革命事业,随后返乡务农。
1958年,戴以谦因为历史原因,入狱五年,他表示接受判决,不再上诉。出狱后,戴以谦一直以务农为生,晚年还有国家补贴,能够住进养老院,用戴以谦的话说,他对于社会很是满意,感谢党对老年人的照顾。
王庆莲,军统最后的女特务和戴以谦一样,王庆莲也来自浙江江山县,是军统“江山帮”的一员,不过,她可不像戴以谦,是戴笠的亲戚。
1928年,王庆莲出生在江山县农村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中,为了生活下去,王庆莲15岁那年,看到了军统在浙江江山的招人告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庆莲去参加军统考试,没想到王庆莲很有天赋,一考即中,顺利成为军统的一员。
由于王庆莲是女性,在军统内的工作不是当间谍打打杀杀,而是被培训成译电员。据王庆莲回忆,她先是在重庆磁器口印刷厂,从事密本打印工作。
而后受到军统信任,转到译电处,担任译电员。在她担任译电员期间,曾有中国共产党人混进译电科,但他不是浙江人,完全听不懂浙江江山的方言,只能作罢。
在抗战时期,王庆莲立下不小的功劳,和同事们对收到的电报进行破译,在抗战期间,总共破译日军密码八百余种。
抗战结束后,王庆莲军衔升至准尉,不过她在军统工作完全是为了养家糊口,抗战结束就不想再在军统这勾心斗角的地方干了。没过几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很多军统要员跑到了台湾,很多王庆莲的同事也劝王庆莲离开大陆。
但王庆莲考虑到将自己一手养大的母亲年事已高,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家侍奉母亲,就这样王庆莲成为军统留在大陆最后的女特务。
建国之后,王庆莲来到了江山县粮食局工作,担任一名普通的职员,回归宁静的生活,在家相夫教子,享受天伦之乐。
退休以后,王庆莲在家享受养老保险,她很感谢政府,感谢新中国,对她这样在军统工作过的人都能给予照顾。
祝仁波,军统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和戴以谦和王庆莲不同,祝仁波在军统里是纯粹搞技术的,并不是做情报工作的,叫他军统特务倒不如说是军统技术人员。
1935年,14岁的祝仁波来到浙江警察学校上学,学习的就是无线电技术。通过不懈努力,祝仁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军统,逐渐成长为军统里面优秀的无线电维修人员。
淞沪会战后,祝仁波进入军统第四处第二科,负责修理发报机,还兼任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到了1949年,军统的各个机构都搬去台湾,很多人劝祝仁波也一起走,但故土难离,祝仁波不愿离开故乡,转行在上海做起了生意,和妻儿待在一起。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军统的身份,被解放军隔离调查,在他入狱之后,妻子也提出了离婚的请求。等到十年改造期满,祝仁波又因为高超的机电技术,被农场“留用”,这一留就是16年。
等到祝仁波走出高墙,再次和亲人会面之时,已是1980年。此时的祝仁波两鬓斑白,孤家寡人的他来到浙江宁海的一座小镇里定居,靠着退休金生活。
再回首,恍然如梦2013年,有记者了解到戴以谦、王庆莲和祝仁波这三位老人的个人信息,决定帮助他们聚首一下,收到消息后,三位老人都很欣喜,同意了记者的提议。在媒体的帮助下,志愿者将三位老人搀扶到聚会地点。
三位老人再次聚首,彼此之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有着千言万语难以表达。他们三人的人生,就像是三条曲线,在其中一段时间有过很深的交集,而后又迅速的驶向各自的远方,在经过漫长的64年后,又相聚在了一起。
在聊天的最后时刻,记者主动为三位老人合了影,他们年轻时,曾风光至极,他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无愧于国家和民族,也为抗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国民党败退后,他们选择逆流而行,留在了大陆,见证了祖国的风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