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着力“最后一公里”

河南法制报 2024-08-07 15:20:40

河南援疆指挥部援疆时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实践要求。

怎么落实“有形有感有效”?关键在“最后一公里”!7月24日下午,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座谈会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召开。市委书记孙涛主持会议并讲话。孙涛在讲话中说,着力在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努力在基层实践中推动处处铸牢、人人铸牢、事事铸牢,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孕育到各行各业,不断地开花结果。

基层就是“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9名基层代表围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亲身实践作交流发言;10位专家学者从落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层面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基层代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基层代表心得体会形成经验总结,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理论研究提升具体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探索把哈密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杆和典范。

这些基层代表,既有几十年如一日和乡里乡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村中唯一一户汉族人家的“好兄弟”“话事人”,又有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亲如兄弟、融为家人”的“一斗青稞·四世情缘”传承人;既有和驻地百姓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富民产业的公司经营者,又有守边固边,“只有走进老百姓的家门,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门”的边境管理者;既有从小事做起,用平凡方式表达对党感恩之情,“多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事”的村民大姐,又有“站在世界舞台上,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农民赛车手……他们是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实践者、执行者!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基层人士将“有形”的举措、方式、载体等发挥到位,通过“有感”扎实做好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最终形成“有效”,让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反过来,各行各业的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在日常小事中,通过一个个基层工作者、实践者感受感知“有形有感有效”,进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基层是“有形有感有效”工作方向、行动指南、实践要求的具体执行者、落实者。如何从政治性、共同性、现代性、融合性、规范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如何让工作抓得准、抓得实、抓得细,必须重视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把他们中的典型代表邀请过来,以座谈会的形式认真听取他们的经验分享,让国家民委理论研究的相关负责人,相关高校、媒体等专家学者,共同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可见哈密对“最后一公里”的重视。

落实“有形有感有效”,关键着力“最后一公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到底就体现在基层“最后一公里”上。从这个角度说,哈密这次基层代表和专家学者为主的座谈会,就是一个契机。将基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方法和路径,进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不只是对哈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验和指导,也会为全疆乃至全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哈密贡献。

来源:河南援疆

作者:特约评论员王攀

编辑:韩卫龙

审核:刘俊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