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视。已知汉字多达数万,生僻字和形近字也有很多。其中,生僻字难认,形近字难辨。譬如姬(jī)和姫(zhěn),丐(ɡài)和丏(miǎn)。近日闲读古诗,恰逢“匃”字,初看以为是匈,结果大相径庭。那么“匃”字什么意思,字形如何演变的,又该怎么读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下。
一、“匃”的字形演变
“匃”的甲骨文字体十分形象。字形类似两个对着站立的人形,只不过左边的人似乎拿着一根棍子。金文时字形规范起来,人形上部身躯“伸直”,左边人形拿着的“棍子”延伸分叉,类似倒写的“Y”字。整体字形类似半包围的圆形,中间有个“人”。小篆字体,外部类似一个圆,在外部成了全包围形态,表示城墙,里面有“人”驻守,意为警惕外人,询问来意。后来小篆字形逐步方正,再规范简化,就成了楷体版的“匃”字。
二、“匃”字怎么解释?
“匃”同“丐”,是丐的古字,表示“乞讨、乞求”之意。在古代,乞丐的数量多少,温饱程度,是衡量一个王朝是否繁盛,或是否为盛世的标志。当然,到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也逐步延伸出了“网络匃”这一现象级人群。他们主要靠直播,或展示才艺,或卖弄身材,或自身卖丑,或撒娇卖萌等各种有限无限的方式,乞求大家的打赏、赏赐。可见,无论时代如何演变,“匃”始终存在,只不过到了现代,变了形势,换了领域而已。
三、“匃”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士人女乞食,既以与之,因作诗
[金]李奎报
汝虽生士族,匃食已云卑。
更亦怀何耻,犹蒙破羃䍦。
士人,读书人。匃食,乞讨食物。羃䍦(mì lí),唐代以前男女穿戴的用以遮蔽面貌的帽饰。全诗大意:“你虽然出生在读书人之家,却出来乞讨食物,已经说明了你现在身份的卑微了。更何况你心中怀有何等的耻辱,身上还蒙着破烂的羃䍦。”本诗作者李奎报,字春卿,号白云山人。朝鲜高丽时期(金朝)的文学家、哲学家。一生性喜诗、酒、琴,晚年自称“三嗜好先生”。
本诗写作背景:李奎报外出碰到读书人之女在街上乞讨,于是上前救济,同时心生感慨,作了此诗。本诗前两句叙述了士人女乞讨的事实,一个“卑”字,概述了女子前后身份的转换,点明了士人女当前窘迫的境况。三四句以“破羃䍦”一词,采用外貌描写手法,再次确认士人女当前处境,并对“蒙羃䍦”生出疑问,引起无限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女的同情,同时也引发了对当前社会的担忧和思考:士人女如此境况,普通老百姓生活如何?
四、“匃”字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gài
同音字:丐
部首:勹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结语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一笔一划写汉字,一横一竖学做人。丐不是丏,前者多一“横”,后者“横”变竖折折钩,一横一勾,大有讲究。丐是乞讨,丏是遮蔽,以羃䍦丏乞讨,还是丐,也是匃。丐的古字为匃,看似“匈”,却非匈,反而惨。假如不是生活所迫,社会所逼,谁愿意做“匃”呢。
印刷时候的错误,流传下来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