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器官捐献时,为何要对遗体打麻药?难道死后能感觉到疼痛?

秘闻娱超 2024-10-24 15:39:0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过去,人们由于种种顾虑,器官捐献意愿非常低,但现在大家的观念已经逐渐发生改变了,有不少人选择签下器官捐献协议,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人延续生命,这是一种相当伟大的善举,值得我们尊重。

但有一点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地方,也导致许多捐献者存在顾虑,那就是在进行器官捐赠手术时,医生还会给逝者打麻药,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在刚刚去世的时候还会有痛觉吗?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器官捐赠手术一定是在捐献者已经死亡的时候才能施行的。

当然,如何认定患者死亡这是有讲究的,在医学上,死亡主要包括心死亡和脑死亡以及心脑死亡三种方式。

顾名思义,心死亡就是心脏彻底停止跳动,呼吸也随之停止,而脑死亡则是脑干发生不可逆的损失,永久丧失功能。

一般来说,脑死亡会先于心死亡,心跳和呼吸可以借助外力支持比如用一些医疗器械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而最后的心脑死亡就是两种现象都已经发生,在医学上就基本上可以宣告这个人没有生命体征了。

而在器官捐献的流程中,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脑死亡后的36小时内是最好的捐献时间。

因为这个时候,捐献者虽然已经失去了意识,但是身体内的细胞和器官还在持续工作,所以大多数器官还处于鲜活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进行摘除和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器官移植手术分秒必争,在医学上有一句话叫“器官不等人”,每分每秒器官的活性都在流失,只要稍微犹豫片刻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也浪费了捐献者的一片好意。

所以说,这个时候捐献者的大脑已经处于死亡状态,痛觉神经不会发挥作用了,给捐献者注射麻醉剂并不是因为他们还能感觉到痛苦,而是为了防止发生一些别的意外。

在人体中,不只有大脑能够感觉到疼痛,而是传递到大脑的痛楚才会被我们感知,其实人体内的其他部位也能感到疼痛,尤其是肌肉和骨骼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激烈的反应,就好比中学时期生物课堂上学习的膝跳反射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如果没有给捐献者打麻药就直接进行手术,那么这些肌肉和骨骼可能会不停地发生颤动,给医生的手术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器官的活性。

所以,打麻药可以切断神经系统传播疼痛信号的通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另外,打麻药也是使器官保持鲜活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捐献者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发生生理反应的概率。

人体是一个相当精密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些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为了防止万一,还是打上麻药最为保险。

当然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说,给捐献者打麻药也是一种尊重逝者的表现。毕竟,器官摘除手术这个过程需要“开膛破肚”,在许多人看来相当“残忍”,我们从心理上都希望捐献者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完成这一步骤。

所以,给捐献者打麻药也可以安抚捐献者的家人,对逝者而言也是最基本的尊重。

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疑问,在脑死亡后,捐献者是否有“活”过来的可能?事实上,脑死亡已经是不可逆的了,一旦被认定为脑死亡,就不会再重新“活”过来,所以大家担心的那种情况并不会发生。

目前,我国已经有六百多万人登记了器官捐献的信息,他们选择在死亡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照亮其他人的未来,还有一些人甚至捐出了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科研或者教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体老师”。

这些“大体老师”在去世八小时内,就要注射相当大剂量的福尔马林用于保存遗体,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繁琐复杂的。

所以,无论是捐献器官或者是遗体,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的医学才能够进步,一部分患者才能够得到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感谢他们的付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参考文章:

死亡又复活!如何定义死亡?脑死亡VS心死亡,哪个才是“真正的死亡”?_39健康网_资讯

解读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捐献应遵循自愿无偿原则

“脑死亡”后还能“再生”吗?为你解读脑的死亡--科普中国--人民网

0 阅读:2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