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学生花2万设计出来一垃圾堆?网友:别拿艺术垃圾编故事了

扶苏历经天下 2024-05-30 05:38:08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艺术源于生活与大自然,艺术本身没问题,其被赋予的寓意也不错,要怪只能怪大部分人看不懂,或许“真正的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和垃圾没有什么区别。

近日,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而道歉的视频冲上热搜,该名学生针对自己作品的“艺术点”来给大家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讲解。

然而她的讲解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显得有点“强词夺理”,更是有人说她就是在指鹿为马。

《超级蜂巢》

小乔今年准备的毕设作品名为《超级蜂巢》,又名《这也将会过去》。

作品主体由不同的废弃纸板和纸箱以及塑料绳搭建而成,底部是亚克力板拼成的底座,里面播放着纸箱从制作、回收到搅碎的视频。

在作品主体的侧边有一个投影仪,其画面是两只不停向上攀爬的手。

起初,小乔通过作品想表达的是:这些纸箱就是社会每天新陈代谢的产物,它们不断地被丢弃、回收、二次利用,就好像我们每天循环往复的生活。

也可以将超级蜂巢看做是北京的一处筒子楼,楼里面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为生活努力奔波的北漂者,投影出的双手,就是人们在努力向上攀爬,而且小乔期望这样的生活终有一天会过去。

“丰巢”也好,“蜂巢”也罢,人们当下的工作状态和奋进精神都是值得思考的。

听完初代解释,大家都纷纷发出了疑问,难道把“艺术”写成“藝術”,就是艺术了?

有网友展示出自己的“艺术作品”,他将其取名为《溢出的才华》。

起因是网友设计了一个瓶盖,并用3D打印机给制作了出来,在吐出的过程中,打印机自己“灵光涌现”,在网友的瓶盖上画蛇添足,至此便出现了《溢出的才华》。

这么看来,一件艺术作品的寓意能被其作者“无限赋予”,就像是一千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站在不同的角度,说它是什么,那它就是什么。

如果抛开艺术作品被赋予的意义,再去看《超级蜂巢》,一眼看上去那就是一堆废纸壳儿,艺术造价看不出来,因为这样类似的“形状”,在大街上还是非常常见的。

实际上大家纠结的并不是《超级蜂巢》本身,而是纠结的“中央美院”。

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里,中央美术学院就是全中国顶尖的艺术学院,而且能考进央美的人,在艺术上也肯定有高于普通人的审美。

但现在从央美出来一幅在生活中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作品,普罗大众欣赏不来,就被冠上了“不懂艺术”的头衔,难不成真的是因为老百姓审美差?

很多网友发出质疑,称央美学子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条件,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学习四年,最后给出一个大众理解不了的作品,指鹿为马到底是谁的问题?

有人对此解释称,看不懂很正常,正是因为普通人看不懂,所以才能被称为艺术。

懂或不懂,在这里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根本不可能有人懂得世间的一切,或者完全理解世间所有的变幻。

总不能男足踢球差,但观众不能骂,因为观众不懂球。

一位UI设计师评价《超级蜂巢》,称毕设所呈现的造型就是很敷衍,一个没有美感的设计,被人误认为是“一堆垃圾”,那就是失败的。

敷衍就是敷衍,不管是艺术生还是艺术家,都仅仅只能证明二者学习过艺术,并不能说明其本人对艺术造诣有多高。

之前不是有个艺术家,在老长的宣纸上“笔走龙蛇”,最终绘制出来一幅四不像的作品,还被拍卖出天价。

一幅闭着眼画的画卖29.9万,说实话还不如去公园里看大爷用巨型毛笔沾自来水写字。

包括很多不被人理解的艺术品,它们在艺术家眼里很美,这种感觉就像小孩和泥在自己眼里特别美特别有想法一样。

非要说什么才是艺术品,那就看吧,一看一个不吱声,同款纸壳、同款标签、同款风格、略微差别的寓意。

同款垃圾堆也不是没有,实物是垃圾堆积成山,真正表达的意思被映射在墙壁上,就像人们的生活,眼前可能是一片苟且,但是心里想的还是诗和远方。

这张表达职业生活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傍身,自己也依靠这些工具维持生计,工具就是工人本身。

看嘛,这样的“垃圾堆”给人更直观的感受,垃圾堆本来没用,但是有趣的灵魂却让他变成了艺术品,乱糟糟也有美,也值得看。

小乔也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让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随后发布了一则“道歉”视频,并配文:“对不起,我下跪!”

小乔解释说这个主体的每一片纸板都是她自己一点一点剪裁搭起来的,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被纸箱划了腿,打了一针破伤风。

整个作品一共下来花费近2万元,无论是主体还是底座,并不是看上去那么潦草,其实是经过设计的。

之所以给大家道歉,是因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产生了:“艺术就是扯淡”误会。

小乔的制作灵感是她的奶奶,老人没事就喜欢收拾垃圾,家里有一间屋子全部都是奶奶收集的垃圾,但即便捡了如此多的纸板,换来的钱也只够维持小乔在北京一天的基础消费。

虽然没多大用处,但是奶奶对此乐此不疲,这也是小乔所表达的“纸箱是速朽品,人也一样”,它不知道自己派不上用处,也不知道它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小乔解释完,网友们的误会变得更深了,一个垃圾堆、造价两万块,不理解,但可以尊重。

上一年的毕业季,一位广州美术学院的黄同学,用钢筋塑造出工人雕塑,表达的思想是纸巾家中的顶梁柱,也致敬广大工人劳动者。

整个作品一共用了1400斤钢筋制成,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本身具备的实际价值在于精神和思想方面,有很多著名艺术品不需要宣传,就能被一眼看出其价值,这些作品被称为“代表作”。

艺术品能做到引发人的深思和共鸣,而不是废纸箱那种不知所谓的摆设。

艺术同样属于大众,下至三岁小孩上至七旬老人,大家都会看电视听音乐,音乐是将感受抽象表达,美术舞蹈是具象,舞台剧电影则是写实,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及评价艺术的权利。

但评价的对错要往后商议,艺术需要进步,就必须颠覆过去的概念,以前印象派被嘲潦草,立体主义、野兽派被说像小孩画的,所以能对艺术品产生共鸣的首先要是小众群体。

小众群体能看懂的,那叫“珍藏品”。

信息来源:

[1]抖音:齐鲁晚报·果然视频: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黄同学,毕设作品以父亲为原型制作工人雕塑

[2]今日头条:环球网:央美毕业展作品被吐槽像“一堆垃圾”?作者道歉,网友吵翻!2024.05.25

0 阅读:0

扶苏历经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