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碉堡太高久攻不下,小八路竟用自制炸药包,连续3次爆破成功

容史百年 2023-10-31 12:11:03

1941年,我军攻打日军岳家庄据点,因为碉堡太高,久攻不下。这时,一名小八路竟用自制的炸药包,连续三次都爆破成功,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

这位八路军就是有名的爆破英雄马立训。1920年,马立训出生在山东淄川的一个贫农家庭中,家境非常贫寒,常常吃不饱饭,年仅12岁的马立训就到附近煤窑去做苦工。

在煤窑这段时间,他爷爷死在了日军的皮鞭下,为此,马立训恨透了日本鬼子和买办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立下了上阵杀敌、参军报国的远大志向。

1940年,八路军来到马立训家乡附近的博山小田庄开展作战任务,马立训幸得解放,随后参加八路军,成为山东纵队第4支队3营12连的一名战士。

这年10月,马立训跟随部队到沂蒙山区参加作战任务。在面对久攻不下的青驼寺据点时,马立训发现据点附近野草较多,灵机一动决定用火攻。

马立训从当地老乡家借了一只公鸡,并淋上油,点燃后扔到了敌人据点附近。公鸡身上着了火,发疯似地在野草上乱飞。

不一会,多处野草被引燃,熊熊烈火又触爆了据点敌人存放的炸药,青驼寺据点就此被毁。这场战斗使马立训在连队中名声大噪,同时马立训偶然间也见识到了“爆破”的威力。

从此,马立训在上阵杀敌之余,不断研究、琢磨、革新部队中的爆破技术。

1941年春天,马立训连队接到任务:拿下莱芜吴家洼据点。日伪军火力猛烈,战斗陷入胶着,马立训见据点下方有盲区,向连长请示询问能否试一下爆破方式。

连长命令部队掩护,马立训和战友带着炸药包匍匐来到据点附近,安放好炸药包后,马立训退到安全距离内,点燃引线。

只听“轰”的一声,据点被炸开一个口子,连长下令进攻,迅速扭转了战场形势。

这次战役中,马立训炸死了日伪军三十余人。在后来的朱宝庄等几次战斗中,马立训用爆破技术立了大功,被提拔为班长。

在开辟鲁南根据地战斗中,在与当地土匪和谈无用的情况下,马立训“一骑绝尘”,手提炸药包就冲了上去,运用高超的爆破技术,重挫土匪阵。

从此,马立训有了一个新的称号——“鲁南神炮”。

1941年7月,马立训随部队到达蒙山。在随后的岳家庄战役中,日军的碉堡太高,爆破遇到了难题,我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见此情况,马立训一门心思扑在爆破上,他认真研究、配置炸药,在总结前期爆破经验的基础上,用破布和麻袋包紧炸药,再用手榴弹的引信做导火索,把它们捆到木棍上,竖到敌人的碉堡下引爆。

就这样,马立训用这些自制的炸药包,连续3次炸掉了日伪军的碉堡,为部队前进扫清障碍。

岳家庄一战,马立训再次拔得头筹,共歼灭日伪军一百余人。在之后的泗水县孙徐战斗中,马立训又炸毁四座日伪军碉堡,炸死日伪军六十余人。

1943年,马立训在鲁南柱子村战斗中,因执行偷袭爆破任务被敌人发现。他隐匿在防御工事中,挑起军帽吸引日伪军火力,之后迂回近敌,最终炸毁敌人碉堡。

马立训的爆破事迹在抗日战争期间数不胜数。在抗战胜利前夕的几次战斗中,对爆破技术游刃有余的马立训多次完美执行任务,为部队战略大反攻扫除了障碍。

1944年,马立训经介绍入党,在连队中升任二排排长,后来又获得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荣誉。

抗战胜利后,据不完全统计,马立训共参加大大小小战斗四十余次,其中执行爆破作战的就有二十余次,共炸死日伪军五百余人。

马立训不断思考爆破战的打法,灵活运用空爆、飞行爆、偷爆等多种爆破方式,成了八路军中的“爆破大王”。

他的名字也让敌人闻风丧胆,在1945年解放泗水城的战役中,敌人为了破坏马立训的爆破计划,不惜花重金修筑了能够抵御“神炮”的碉堡。可马立训利用碉堡需要留出通风口的漏洞,仍然炸毁了碉堡。

一时间,泗水城内国民党守军人心惶惶,临沂方面国民党司令听闻也十分震惊,下令山东各地国民党守军一定要加紧修筑工事,并发布缉拿马立训的通缉令。

而马立训此时正在沙沟崖据点琢磨怎么运用“空爆法”打掉国民党的炮楼,沙沟崖据点构筑在斜坡上,炸药包无论如何放置都不稳当,最后都会滚落到斜坡下

马立训思考片刻,他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棍先将炸药包吊到炮楼一半位置,待炸药包快爆炸时用力一甩到炮楼墙上,炸药包受重力影响下落,到炮楼底时恰好爆炸,一举将炮楼底部炸毁,炮楼瞬间倒塌。

最终,沙沟崖战役取得胜利。

然而,马立训没有等到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在滕县阎村的战斗中,他在带领执行爆破任务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5岁。

为了纪念这位“爆破英雄”,八路军鲁南军区决定将他带领的排命名为“马立训排”,他牺牲的阎村为“立训村”,并在全军区开展“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学习”。

2 阅读:175

容史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