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人背到自己站起来,福贵的“起伏”人生有别样精彩

小卒话史 2024-05-26 11:18:01

文|小卒话史

声明: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原著《活着》作者余华老师的深厚功底难以企及,只是表达一下我对小说里的男主角福贵的点滴看法,一家之言罢了。

余华老师的《活着》目前只读了一遍,不过却有强烈的感觉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原因很简单,因为作品里福贵的人生经历让人产生共情,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

你觉得“福贵”的生活经历很遥远吗,其实就在你我的身边,而他的所经历的特殊时代和所经历的起伏人生,在我们看来,貌似不鲜见,其实却透露着独特的宝贵,只不过,有时候代价是巨大的,如芸芸众生中的“福贵”们。

要人背的公子哥,败光祖业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堕落却可以让一个人面目全非。若说《活着》有十分,福贵至少占八分。徐福贵出生在地主家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其身份金贵自不言而喻。福贵当然不例外,他是外人口中的纨绔子弟,好吃懒做,出入门庭从来脚不沾灰——让人背着起落。若说他能安分守己、稀里糊涂地做一个地主家的乖少爷,倒也波澜不惊,但随着福贵慢慢长大后,却养成了一个不良嗜好——赌钱。

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福贵在一次次被精心设计的千术骗局中,从最初偷妻子家珍的首饰和女儿凤霞的金项圈去抵押,到把自己的家业彻底输光,他还是浑然不觉。当债主把昔日自己画押借钱的账本拿到他眼前的时候,他顿时惊呆了。

从被人人“敬仰”的阔少爷,到沦为一无所有的穷酸小子,从出门让人背到落地被人踩,福贵觉得眼前很不真实,不过它确实发生了。他这才想起妻子家珍的种种好。可眼前妻子已回了娘家。事实上,在福贵最后一次豪赌时,家珍曾挺着6个月身孕的大肚子来到赌场,苦口婆心、声泪俱下规劝他不要再赌下去了,但福贵却置若罔闻,甚至当众把妻子给赶了出去。最终家珍在丈夫百般责苛中离开了婆家。

徐家老母曾对家珍说,“男人都是馋嘴的猫”,善良的家珍本以为好吃好喝本本分分伺候着自己的丈夫,哪怕他喜欢嫖和赌,只要不过分,她都能接受。可现实是,赌博犹如刮骨的钢刀,把徐家彻底给毁了,她甚至觉得,丈夫也被“砍”了。

遭受现实的鞭打,幡然醒悟

余华:“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作者在对“福贵”的这句潜台词中熠熠生辉,且充满力量,于福贵而言,得之甚幸。

命值不值钱,自己说了算。祖业被输光,妻子负气离开,福贵遭受一系列打击,生活陷入低谷。当他低声下气向昔日百般讨好自己的龙二“俯首称臣”时,福贵却也心甘情愿人前自贱,似乎让人“大跌眼镜”?这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的血液让他不再人间沉沦,没错,福贵认识到自己从前各样“作”的沉重代价,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突然想起路遥的《人生》,高加林为自己前程拼搏有错吗,没有错。错的是他有投机取巧的心思,对爱情的左右摇摆,尤其是舍弃巧珍对他的痴爱。反观福贵,他在这一点上与高加林最大的区别是他没有抛弃家珍,所以本质上来说,福贵败家但“家”还在,这就为福贵最后还算圆满的结局埋下伏笔。

福贵嫖赌的恶习让人不齿,但有一点值得称道,那便是他对生活的不抛弃、不放弃,尤其是能屈能伸,始终相信自己的家人在等着他、盼着他。读过《活着》不难发现,小说通篇说的都是死亡和命运的悲惨,但为何标题又叫“活着”,其实这便是以福贵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呐喊,给人以力量,催人奋发。

小说中,福贵在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后,他的心智日趋成熟和完善,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纨绔子弟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公民。

无声守护的发妻,福贵之幸

不得不说,家珍是懂福贵的,尤其是她心中的那份执着和善良,让人动容,让人共情。

在过去,尤其像福贵这样的地主家庭,他自己三妻四妾是不足为奇的,但余华笔下的福贵,只有家珍一位正妻,或许这也是小说中家珍最看重福贵的地方,因为福贵的爱全给到了自己,换句话说,福贵心中有家,心中有爱,并非别人口中的“渣男”。

有人不解,家珍为何放着有钱的娘家生活不待,非要死心塌地追随那个让人看着都生厌的徐福贵。这是余华写作中的高超技法,也是让整部小说透露出“励志”底色的关键所在。陈家珍本可以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但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怕福贵有再多不好,她依然不说破,在她看来,她嫁入徐家,哪怕生活一地鸡毛,她凭借自己的温柔、勤劳和善解人意,就一定可以让丈夫有所改变。哪怕在丈夫积习难改时,她也没有发生一丝动摇。因为她始终相信,丈夫是顾家的。

在福贵经历九死一生后,家珍看到丈夫的另一面:勇敢、勇气和对自己的贴心。这不仅仅是对家庭,承担一个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更是丈夫对苦难生活的抗压。如此看来,家珍一开始便“赌”对了,说到底还是家珍的执着。

由于生活所累,家珍最后得了软骨病,可是这个从来不抱怨生活的人,却挺起了脊梁,选择了向阳而生,给福贵以温暖。“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是一个贤淑妻子知性和温存。这么看来,作者给男女主人公取名字的时候,也是做足了功课。

(图片源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7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