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十大必吃美食

马食图 2024-04-07 03:39:42

西安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时期,曾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西安的饮食文化,历经千年沉淀,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西安菜更是陕菜中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调技艺而著名于世。

在西安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花样小吃店和餐馆,这些美食精品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当地人为之沉醉。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下面这十大必吃美食,一定不容错过哦!真的太美味了,必须先收藏起来!

肉夹馍,古语“馍夹于肉”,“天下美食,唯肉夹馍不朽。”一口咬下,先是面饼的酥脆松软,再是腊汁肉的肥瘦烂糊,最后是肉汁的渗透和香浓。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口中相交融,仿佛在味蕾上跳舞,咬一口便让人陶醉其中。

肉夹馍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据说当时的肉夹馍被称为“馍夹肉”。到了唐朝,肉夹馍已成为宫廷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宋朝期间,肉夹馍更是风靡一时,成为民间百姓喜爱的美食之一。现如今,肉夹馍已经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老外称作中国版的汉堡包。

肉夹馍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夹”和“馍”。夹指的是白吉馍的切口,通常夹的是用猪肉卤煮的腊汁肉,而回民用的是腊牛肉,馍则是一种薄饼状的面食,半发面的白吉馍。卤至熟烂的猪肉剁碎,浇上卤肉的原汤,夹入刚出炉的白吉馍中,就这么简单,咸鲜中略带卤香,符合大众的口味,深受大众的喜爱。

葫芦鸡

陕西西安汉族传统名菜,陕西十大名菜之一,约始于唐代,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即可完成,金黄美味的葫芦鸡盛盘中,上桌时另带一小碟花椒盐或者麻辣干料,配以佐食。 特点色泽金红,皮酥肉嫩,香烂味醇,筷到骨脱,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饱和脂肪酸,令人回味无穷,因而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现在葫芦鸡这道菜已经成了西安的金字招牌,很多陕菜馆子都在做,但要做到真正正宗且可口,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做到独一无二,更是难得。

牛羊肉泡馍

古城西安特有的清真风味小吃。据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特点肉酥汤浓、馍筋味醇,以及独特的烹制方法而受到西安群众,乃至外地游客的喜爱。

牛羊肉泡馍在陕西被称为“三秦第一碗”“,“三秦一绝”,“天下第一碗”等。牛羊肉泡馍料重味醇、汤鲜味浓、馍筋光滑、营养丰富、回味悠长,连国外的名人到西安也要品尝这款特色美食。

牛羊肉泡馍作为西安的美食代表之一,通常也会招待外国友人和国家领导人。早期也进入了国宴。外国人更是把“羊肉泡馍”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相提并论,到西安不看兵马俑、不吃羊肉泡馍,就不算真正到过西安。羊肉泡馍、兵马俑和秦腔并列为西安新三大宝,一个白馍,一碗羊汤,一把粉丝,却让陕西人、西安人引以为豪、引以为傲。

西安凉皮

凉皮,陕西的一种特色小吃,陕西凉皮又分为大米面皮和小麦面皮两个大类,以大米制作的面皮又称米皮,以白面制作的面皮就是凉皮,一般人们提起的凉皮多指白面做的凉皮,陕西地域凉皮有汉中凉皮、西安凉皮、户县米面凉皮、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汉中热米皮、延安黑面皮等。

凉皮的历史非常久远,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某年在陕西户县秦镇一带有大旱,稻谷枯萎,百姓无法向朝廷缴供大米,有个名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蒸出面皮,献给始皇,始皇吃后大喜,命令每天制作定为御膳,逐步形成了后来的秦镇米皮。

陕西凉皮主要有四大流派,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了现今的四大流派。

流派一:汉中米面皮,汉中属陕南,陕南属于南方,主要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的首先,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皮在陕西、乃至西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卖米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皮、城固米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皮薄透亮,口感爽滑,所以吃的人有很多。

流派二:秦镇米皮,秦镇是以前长安县的一个镇子,距离西安很近,有着悠久的历史。秦镇米皮和汉中米皮看似相同,但主要区别在于面皮的软硬和调味的调料上,尤其在辣椒油的制作上十分下功夫,辣椒油在调凉皮中起关键作用,秦镇米皮之所以有名,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辣椒油的制作很是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热菜籽油中,加入花椒、茴香、桂皮、香叶等香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香,越熬越浓,越熬越红,越熬越亮,熬好的辣椒油闷至一晚,打开更是香飘满屋。

秦镇的米皮比汉中米皮要稍硬,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和口感。在西安,售卖秦镇米皮的经营者也有很多,小到小摊小馆,大到国宾和驻京办,听人说位于南稍门的一家秦镇凉皮已开了好几家连锁店。

流派三:麻酱酿皮,用小麦面蒸的凉皮,有些地方也叫酿皮。吃法跟做法和米皮无差异。但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吃法却与汉民略有不同,它除了放醋、盐、辣椒油等调料外,还要加入浓香的芝麻酱,拌出来的面皮吃起来又是一番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麻酱凉皮,麻酱味浓,劲道爽口,面皮裹上麻酱汁吃着更香浓,同样受大众的喜欢。

流派四:岐山擀面皮,宝鸡岐山的凉皮做法也很特殊,米皮和酿皮是把面粉和成团,再加水揉搓成面水,只留沉淀物,再搅成糊糊,舀一勺倒在特制的凉皮罗罗里,上笼蒸熟。而岐山擀面皮则是先和成面团,再揉成面水,倒进锅里再熬成稠糊糊,揣压成面团,擀成薄面皮,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皮的是,擀面皮口感更硬、更有嚼头,韧度更高,更有筋性,在西安,乃至陕西,也特别流行,特别受大家欢迎。

biang biang面

陕西关中传统面食,特指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再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因在制作过程中拉、扯、甩的时候会发出biáng的声音而得名,陕西八大怪之一,也是陕西西安等地区的特色面食。

biang biang面主要通过揉、抻、甩、扯等工序,面宽而厚,犹如裤腰带。食用前用酱油、香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碗底,捞入面条,撒上辣椒面,泼上热油,口感十分劲道,油泼辣子的香直窜味蕾,再来一瓣蒜,吃着特别美。

陕西有一句老话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即道出了面食的香,又表现了当地人对这款油泼面的喜爱。biangbiang面被中国烹饪协会和陕西省商务厅评选为“中国十大名面”,“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还被陕西商务厅和陕西省餐饮协会评选为“陕西十大名小吃”。

温拌腰丝

此菜由唐代的羊皮花丝演变而来,陕西十大名菜之一,广受好评。该菜主要选用猪腰子,用陕菜独有的烹调方式,温拌的方法制作而成,造就了该道菜与众不同的味道,此菜需要厨师的细致刀工和绝妙的烹调方法,制作出来的腰丝口感脆嫩,堪称一绝,吃陕菜必点菜品。

奶汤锅子鱼

陕西十大名菜之一,是一味历史悠久的长安菜,此菜一般以紫铜火锅为盛器,以彰显其高贵的帝王之气,此菜具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据说自唐中宗时期,大臣拜官要献食给天子,名曰:“烧尾宴”。取“鱼跃龙门”前程远大之意,原名“乳酿鱼”,选用“五大名鲤”之一的黄河鲤鱼熬制而成的汤菜。

自古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清鱼之长”,“鲤为鱼王”的说法,此菜也可选桂鱼或鳝鱼等烹饪,配料选用秦巴山的冬笋和香菇,农家卤水豆腐,鲜嫩的菜心,奶白色的鲜鱼汤,鲜美至极,特别倾心爽口。

金线油塔

陕西特色小吃,柔软筋道又好吃。金线油塔,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特别,但是真的挺好吃的,外形似松塔一样,金线油塔在陕西西安是一道传统名贵小吃,外观层多丝细,口感松绵不腻,形状提起像金线,放下似松塔,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闻一下喷香扑鼻,因此而得名,制作难度略高,但不乏对其喜爱者。

葫芦头

葫芦头也是一款泡馍,历史悠久,西安城内有名的特色小吃。因猪大肠油脂较厚,肠头形状似葫芦,因此叫葫芦头。葫芦头的特点是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浓,肥而不腻,醇香扑鼻。葫芦头泡馍用的饼和羊肉泡馍用的饼稍有区别,质地偏松软一点,掰成的块也相对大一点,吃的时候汤浓味更醇厚一点,油香适口,吃着就是一口浑,爱吃肠头的,绝对是一款佳肴,又是上乘补品。配上泡馍更顶饱、更煎活。

千层油酥饼

西安特色小吃,西安饭庄的传统 “看家” 面食,被誉为 “西秦第一点”。

相传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达千卷时,唐高宗李治曾命御厨专门用清油作成千层油饼赏赐给玄奘,给予表彰。后来长安厨师们又对千层油饼作了改进,取名千层油酥饼,投入市场进行售卖,风靡一时,流传至今。

千层油酥饼的制作过程繁琐,口感酥脆,层次分明,油而不腻。制作原料包括面粉、菜籽油、食用碱、花椒、盐等,制作过程包括制酥、和面、饼胚、煎烤等。成品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西安大众喜欢的面食之一,不管是早餐还是夜市,都有人排队购买,顺便问一句,你吃过吗?

西安美食还有很多,譬如各种夹馍、各种油旋、各种面食、各种砂锅、各种点心、各种小吃等等,简直太多了,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哦!别忘了在你一睹盛世长安美景时,请你不要错过这些西安美食哦!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