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着“寒有三九,热有三伏”的说法,随着今年七月进入初伏,全国各地的温度也居高不下。
如今我们可以依靠冰镇的水果和各色冷饮来度过炎夏,那么古人在三伏天又会吃什么来避暑呢?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西周以来推行的历法便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虽然三伏并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由于其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古人对于这些日子还是十分看重的。
▲古代农民形象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最先将三伏到来的那天定为节日,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不足,因此这天的活动多为祭祀活动,百姓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饮食习俗。
从汉代开始伏天又被称为“伏腊”,其也被作为正式节日,人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用美食来庆祝这一天的到来。
在宫廷里每逢三伏日皇帝都会召开盛大的宴会,百官在饮酒用餐之后还可以领到一块肉作为礼物,在《汉书》中就记载了东方朔割肉送妻的故事。
▲东方朔画像
当时有一年三伏天发肉的时候,由于负责的官员有事迟迟未到,因此分肉始终不能开始。
东方朔见天色已晚就拔剑割下了一大块肉,还和同僚说肉放时间长了就坏了,之后便独自回家了。
第二天汉武帝在朝会上问起这件事,意欲惩罚不守规矩的东方朔,不料东方朔竟说自己不等官员来就拔剑是豪壮之举,没有多割肉是廉洁的象征,而回家后把肉分给妻子则说明自己仁德。
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他没想到东方朔竟能在认错时如此自夸,他也知道东方朔的行为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便免去了他的责罚还让他再带些酒肉回去给妻子。
▲古代祭祀场景
除了宫廷之外,汉代的普通百姓在三伏这一天也会举办酒会,还会专门宰一只羊来庆祝,这种做法可能是先秦祭祀传统的遗风。
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让酒的产量大幅上升,因此三伏天的酒会也变得更加盛大,很多世族子弟不仅仅在三伏到来这天举行宴会,而是在伏天里整日与友人把酒言欢。
比如东汉末年的光禄大夫刘松曾经在袁绍军中任职,当时到了伏天他就整日和袁绍的子侄们一同饮酒作乐,还把这种做法叫做“避暑饮”。
▲东汉末年的宴会场景
此时的王公贵族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在盛夏时节饮酒,主要是当时人们对于高温的危害认识不足。
古人觉得每到伏天就会有一种害人的鬼怪在人间作祟,导致很多人生病,为了驱赶这种邪祟,他们就要多多饮酒。
到了曹魏时期,士大夫们还发明了一种更加具有时令氛围的饮酒方式。
他们在伏天的酒会上用荷叶代替酒杯,这种荷叶在上桌之前会经过专门的处理,用发簪刺穿其叶柄,这样饮酒的时候人们就可以从荷叶柄上的小孔处喝到美酒了。
▲饮用荷叶酒的游客
为了便于饮用,这种荷叶的叶柄还会被弯曲成特别的形状,饮至酣处他们还会在众人间传递一个酒杯,场景颇为滑稽,而这也是魏晋“风流”的一种体现吧。
自此以后荷叶也成为了伏天消暑食品的常见装饰物,比如宋代百姓们在夏天食用的荷叶包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虽然食用肉类制品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适量饮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暑作用,但这些食物显然不足以帮助古人熬过伏天。
而说起降温,冰块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一般会在冬天收集河冰,然后将他们贮藏在特定的冷库之中,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夏天的冰块都是帝王的专属食品。
▲铜雀台复原图
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修建了铜雀台,金台,虎台等楼阁,人们大多只知道文人雅客们喜欢聚集在这个地方吟诗作赋,但其实这些楼阁还是曹操的私人贮冰室。
在东晋时期,石季龙(石虎)在三伏天就会将大臣们召集到这些冰台周边,与他们一同食用冰镇美食,饮冰酒来消暑,这也是后来冰宴的雏形。
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极大发展,王公贵族们的冰库体量也越来越大。
在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身居高位,生活也非常奢侈,他每到三伏时节就会邀请京城的大臣赴“冰宴”。
杨国忠的冰宴和石季龙不同,在这场宴会上不但有冰镇的食物,还有各色冰雕,在宴会的中间还有一座巨大的冰山,来为参加宴会的人们消暑降温。
▲杨国忠剧照
由于杨国忠家的冰山实在太大,有些与会者为了防止受寒,甚至会穿上一身棉衣,杨国忠的奢侈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宋代,皇室秉持着勤俭的原则,在三伏天不再举行冰宴,而是赏赐给近臣和史官们一些冰块,帮助他们消暑降温,这些官员在夏天一共可以领到二十四匣冰块,还有一些蜂蜜之类的可以制作冰饮的材料。
而宋代史官之所以能够和近臣一样享受这一福利,是因为除了他们之外所有的官员在三伏天都有一些假期,这些冰块其实也是一种补偿。
▲宋代街头卖冷饮的商贩
另一方面宋代民间冰窖已经兴起,在夏天的集市上百姓们就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冰饮,三伏天的冰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稀缺了。所以皇帝赐冰,主要是体现了皇帝对于近臣的关照,而非真的价值连城。
明清时期冰窖在各地更加普及,北京城内的冰窖面积也远比此前的冰库大得多,因此当时所有官员在夏天都可以领到冰块,但这次不是到朝堂上领取,而是由工部给每位官员配发相应数量的冰票,之后再自己到冰库领取。
相较于此前的赐冰方式,冰票的形式更加灵活,官员们可以自由安排领取冰块的时间和数量,这对于冰块这种保存条件苛刻的物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故宫冰窖如今已成餐厅
到了明清时代,百姓们的用冰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在北京街头叫卖冰棍的商贩就有很多,但在更多的小城市中,由于缺乏冰窖,因此当地百姓还是没有办法在三伏天买到冰块。
这种地域差异,也是导致没有全国性“三伏节令食品”出现的重要原因。
在如今的浙江台州,每到三伏天当地的老人就有食用鸡粥的习惯,这种做法也被叫做补阳气。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在盛夏饮用热粥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但事实上我国古代就有在三伏天食粥的传统。
关于这一传统的起源,有人说是东晋时期的名臣谢安,据《风土记》记载,一次谢安在三伏天里喝完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粥,即使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热,这一幕恰好被中书郎郗超看到了,于是其便称赞谢安:
此乃君子所为。
▲谢安画像
这件事后来便被用来描述谢安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心性和毅力,后来的文人也将谢安视作学习的榜样。
在唐朝的时候,韩鄂在《岁华纪丽》中就将三伏天形容为:
谢安食白粥之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三伏天饮用白粥也是非常流行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白粥多为粳米和籼米混合制成,其中不加任何的配料。
这种食物有着益气和调理脾胃的作用,这对于缓解夏天高温带来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对白粥的食疗效果大加称赞,甚至推荐人们每天都要食用白粥,这也让白粥成为了古人消暑的一种食物选择。
而在相对富庶的浙江地区,人们在熬煮白粥的时候会向粥中加入一些鸡肉等配料,来提升其益气的效果,这个风俗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各式各样的冷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三伏天并没有什么独特的饮食习俗,其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恐怕要数贵族阶级的三伏酒宴了。
但这种消暑形式在百姓中并没有任何的基础,因此到了今天已经完全消失了。
而在古人伏天消暑菜谱中,冰块一直都是最佳选择,可许多古人由于没有条件,因此只能通过进补的方式来增强体质。
在如今这个冰箱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再过分强调传统去采用食疗,显然是不科学的。
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心爱的冷饮即可,如果真的要在夏天饮下一大碗热粥来“消暑”,恐怕只会贻笑大方咯。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国古代的“三伏宴”》,刊登于《四川烹调》1999年08期;
《中国古代的三伏饮食文化》,刊登于《食品健康》2009年08期。